一百多年前那場志在維新救國的運動中,康有為“託古改制”,吹響了近代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號角。提及維新運動,大家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康有為“公車上書”、“戊戌六君子”血灑菜市口;但言及維新人士對於孔子的真正態度,讀者們可能瞭解的就比較少了。今天,咱們就來看維新派代表人物梁啟超對孔子認識。
世人印象中,梁啟超是尊孔的,事實上這一說法是不完全準確的。梁啟超不僅有尊孔的一面,也有站在學者立場客觀評價孔子的一面,甚至於有直接批孔的一面。梁啟超對於孔子的認識是一個不斷變化的複雜過程,大體上可以分成早年感性認識、青年時強烈的尊孔傾向、中年時自我矛盾的孔子觀及晚年時理性研究孔子四個階段。梁啟超對待孔子的態度之所以如此複雜,是與他個人的學習經歷、康有為的影響以及當時政治局勢的變化密切相關的。
一、早年對孔子的感性認識
梁啟超出身於“世代耕且讀”之家,幼兒階段即開始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從1885年開始,梁啟超開始了近五年的學海堂生涯。學海棠是當時廣州最好的五大學堂之一,主要教授正規的“乾嘉樸學”,這一經歷為梁啟超日後的學術功底打下了紮實的功底。
學海堂階段梁啟超對孔子的認識可以說是非常懵懂的,限於他所處的環境,梁啟超認為孔子主要是歷史學家,而不是政治家、哲學家。這一階段梁啟超對孔子認識可以界定為他認為孔子只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繼承者,孔子只是一位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的保守主義者。這一階段的梁啟超算不上有濃重的尊孔傾向的。
二、青年時強烈的尊孔傾向
梁啟超的尊孔傾向可以說完全是在康有為的影響之下產生的,當然這與康有為主張“託古改制”的政治理想密切相關。
1890年,梁啟超拜入康有為門下學習,正式捨棄了原本的古文經學方向,開始了他的今文經學學習。這一時期,是康有為“託古改制”的重要階段,《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等康有為主要的成果皆出現於這一時期。受康有為的影響,梁啟超“先生著《新學偽經考》方成,吾儕分任校讎。其著《孔子改制考》及《春秋董氏學》,則發凡起例,詔吾儕分篡焉。吾儕坐是獲所啟發,各斐然有述作之志。”(《南海先生七十壽言》)
這一時期梁啟超主要的著作有《讀春秋界說》、《讀孟子界說》。在這些著作裡,梁啟超非常濃烈的表達了他對孔子的尊崇之意,甚至於呼籲立孔子為教主,即“以宗法孔子為主義”、“孔子之教,非徒治一國,乃以治天下”(《湖南時務學堂學約》)。這一階段可以說是梁啟超最尊崇孔子的階段,在他眼中,孔子由早年的歷史學家變成了政治家、改制的素王和教主。
一百多年前那場志在維新救國的運動中,康有為“託古改制”,吹響了近代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號角。提及維新運動,大家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康有為“公車上書”、“戊戌六君子”血灑菜市口;但言及維新人士對於孔子的真正態度,讀者們可能瞭解的就比較少了。今天,咱們就來看維新派代表人物梁啟超對孔子認識。
世人印象中,梁啟超是尊孔的,事實上這一說法是不完全準確的。梁啟超不僅有尊孔的一面,也有站在學者立場客觀評價孔子的一面,甚至於有直接批孔的一面。梁啟超對於孔子的認識是一個不斷變化的複雜過程,大體上可以分成早年感性認識、青年時強烈的尊孔傾向、中年時自我矛盾的孔子觀及晚年時理性研究孔子四個階段。梁啟超對待孔子的態度之所以如此複雜,是與他個人的學習經歷、康有為的影響以及當時政治局勢的變化密切相關的。
一、早年對孔子的感性認識
梁啟超出身於“世代耕且讀”之家,幼兒階段即開始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從1885年開始,梁啟超開始了近五年的學海堂生涯。學海棠是當時廣州最好的五大學堂之一,主要教授正規的“乾嘉樸學”,這一經歷為梁啟超日後的學術功底打下了紮實的功底。
學海堂階段梁啟超對孔子的認識可以說是非常懵懂的,限於他所處的環境,梁啟超認為孔子主要是歷史學家,而不是政治家、哲學家。這一階段梁啟超對孔子認識可以界定為他認為孔子只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繼承者,孔子只是一位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的保守主義者。這一階段的梁啟超算不上有濃重的尊孔傾向的。
二、青年時強烈的尊孔傾向
梁啟超的尊孔傾向可以說完全是在康有為的影響之下產生的,當然這與康有為主張“託古改制”的政治理想密切相關。
1890年,梁啟超拜入康有為門下學習,正式捨棄了原本的古文經學方向,開始了他的今文經學學習。這一時期,是康有為“託古改制”的重要階段,《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等康有為主要的成果皆出現於這一時期。受康有為的影響,梁啟超“先生著《新學偽經考》方成,吾儕分任校讎。其著《孔子改制考》及《春秋董氏學》,則發凡起例,詔吾儕分篡焉。吾儕坐是獲所啟發,各斐然有述作之志。”(《南海先生七十壽言》)
這一時期梁啟超主要的著作有《讀春秋界說》、《讀孟子界說》。在這些著作裡,梁啟超非常濃烈的表達了他對孔子的尊崇之意,甚至於呼籲立孔子為教主,即“以宗法孔子為主義”、“孔子之教,非徒治一國,乃以治天下”(《湖南時務學堂學約》)。這一階段可以說是梁啟超最尊崇孔子的階段,在他眼中,孔子由早年的歷史學家變成了政治家、改制的素王和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