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博士醫學科普
-
2 # 被寫作耽誤的營養師
關於深海魚類對血脂及心血管健康的研究越來多,公認的健康飲食結構—DAHS中就強調過,用海產品來替代紅肉,這樣有利於心血管的健康,地中海飲食中這一說法也被認可,以地中海飲食結構為主的地區,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明顯低於其他地區。
歐美流行病學研究也曾發現,經常吃海產品特別是海魚類,有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海魚對心血管疾病有促進意義的成分,海魚中的脂肪以不飽和脂肪為主,其中歐米伽3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居多,也就是市面上常見的保健產品魚油的主要成分。
歐米伽3在體內會分解為EPA和DHA,DHA對大腦健康有促進意義,而EPA的作用也提現在對血脂方面的好處,它可以幫助抑制“壞膽固醇”,減少其在血管內壁上的沉積,同時幫助“好膽固醇”去運輸清除血管壁上的多於脂肪。
那麼,我們是否可以認為多吃海魚可以降低膽固醇?
從客觀角度來說,吃海魚攝取足量的歐米伽3的確對膽固醇有一定好處,但是具體起到多大作用,並沒有絕對的研究結論,同時我們需要考慮,膽固醇升高,與飲食有關,也與其他很多因素有關,單純的靠吃海魚來達到降低膽固醇的目的並不明智,整體的飲食結構影響更重要,平時高油脂、高糖的食物吃的過多,那麼吃多少海魚也無法控制血脂的飆升不是嗎?
此外,海魚並不是吃的越多越好,一般建議魚類每週3次左右,每次1~2兩為宜,過多也會出現脂肪、熱量超標的情況,同樣不利於血脂膽固醇的控制,同時深海魚可能存在重金屬超標的情況,這也是我們不得不考慮的問題之一。
總之,常吃海魚對血脂及預防心血管疾病有利,但是並不能代替藥物達到控制和降低血脂中膽固醇的作用,在必要時還需要遵循醫囑進行藥物治療,同時海魚的攝入並非越多越好,需要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
同時注意烹調方式,像煎、炸、烤等很容易使有益成分變性,而且這些方法攝入的烹飪油也會增加,以清蒸、燉等低脂的烹調方式為宜。
-
3 # 只有營養師知道
多吃海魚只能說有助幫助調理膽固醇,並不會直接降低膽固醇,多吃海魚是不錯的選擇,不過膽固醇高想要調理的話還要從多個方面共同來抓。很多朋友都聽過深海魚對調理血脂有幫助,也有很多資料推薦大家最好一週就攝入1~2次深海魚,比如帶魚、白帶魚、金槍魚等,深海魚是魚類中脂肪較肥厚的魚類,不過這些油脂多為不飽和脂肪酸,特別是對人體十分有利的ω3,有助改善心腦血管疾病,幾十年的研究都觀察到,魚類飲食地區的人們心臟病和中風的發生機率較低,ω3脂肪酸能調節甘油三酯濃度,能保持15~30%的含量範圍,還有助降低高血壓患者血壓,並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濃度,高密度脂蛋白又叫“好膽固醇”,有助提高膽固醇代謝,調節血清膽固醇,固對調節血脂有不錯的幫助。
ω3還有不少有點,比如有助預防血小板凝集,能避免血塊形成而導致血栓,ω3還有潛在預防血管斑塊的形成,能保持血管平滑,另還有抗炎效果。此外,ω3還是大腦生長髮育的重要成分,如其中的DHA佔腦內多不飽和脂肪酸的40%左右,所以很多嬰幼兒奶粉中都強調新增DHA、EPA等成分,就是為了給孩子大腦快速成長,避免發育遲緩;ω3脂肪酸也是眼睛視網膜的組成部分,它對降低黃斑變性風險有幫助,所以有助改善眼部健康。定期攝入豐富多不飽和脂肪酸的人群還有助預防抑鬱症、焦慮的發生風險。所以日常注重深海魚類,或其他富含不飽和脂肪酸食物的攝入,如大豆類、堅果類,對我們來說是很有好處的。
不過雖說多吃深海魚有助調節膽固醇,不過我們日常的飲食方式還需要多改善,例如愛暴飲暴食,飲食多油多脂,經常在外就餐,愛點外賣等。日常飲食中還應當注意多避免動物油脂的過量攝入,比如豬油、牛油、羊油等,很多朋友都愛吃火鍋、麻辣燙、串串香、但往往這些飲食中新增的動物油脂較高,頻繁吃的話必然會導致熱量、膽固醇攝入超標,很容易影響血脂。日常多以清淡飲食為主,主要是“清淡”在烹飪方式上,比如多用蒸、煮、燉、燜、清炒、涼拌等方式,避免過多油炸、紅燒、燒烤等方式的料理;除了深海魚類的攝入,還可以增加蔬菜、全穀物類食物的攝入比例,它們富含膳食纖維,也有助控糖控脂。日常還應該加強鍛鍊,推薦一週選擇3~5天鍛鍊,每次至少1小時左右,避免久坐久躺。
回覆列表
海魚不能降低膽固醇,膽固醇增高的人群總的來說是要限制飲食,尤其是高蛋白、高脂肪、高糖的飲食。魚蝦你可以吃,但是注意量不要吃的太多,比如一次做多不能超過2兩,而且你適合吃海魚為好。注意魚蝦的蝦籽和魚籽不能吃,因為這屬於高膽固醇食品。建議吃魚蝦的時候不要去烹炸和燒烤,適合清蒸和清燉為好,這樣才會使魚蝦的蛋白質不變性,很好的保留魚蝦身上的營養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