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鱗略呈五邊形,寬大於高,從背面可見其上緣:鼻間鱗成對,寬大於長,其和工只及前額鱗的一半;前額鱗一對近方形;額鱗單枚成盾形,瓣緣略寬於後緣,長度於其與吻端的距離;頂鱗一對,較額鱗要長。鼻孔大,呈賀形,開口於大小几相等的前後鼻鱗間;頰鱗1枚,長大於高;眶前鱗2枚,少數為1或3枚,不與額鱗相切;眶上鱗1枚;眶後鱗2枚;顳鱗2=3(或4)枚。 上唇鱗8(3-2-3)枚,第7枚最大;下唇鱗10-11對,第一對在頦鱗後方相切,前5對切前頦片。背鱗在多為25行,少數23行;中段25行,少數23,個別27行;肛前段19行,個別17行;整個背鱗有9行具弱稜。腹鱗性173-193枚,雌性177-189枚;尾下鱗性63-69對,雄性54-60對。 肛鱗對分。背面蒼灰、灰棕或棕黃色。頭頂有黑褐色斑紋三條:最前一條較細或不明顯,橫過鼻間鱗經頰鱗、眶前鱗達眼;第二條弱寬,橫越前額鱗斜向後經眶前鱗上角至眼與前一條相會合,眼為粗大黑紋斜達口角;第三條最寬,橫於額鱗分別沿左右眶上鱗、頂鱗外半後行至枕後,呈“鐘形”兩側聯結,即成一特殊的枕紋。 頭頂諸斑紋在幼蛇時尤為顯著。軀尾背面具三條淺色縱紋;正背中一條窄而模糊,常被黑斑(寬約1-2枚鱗列)隔斷,兩側的二條較寬。腹鱗及尾下鱗兩外側斑點粗大,且斷續綴連如鏈;有的個體腹兩側尚散有棕紅色小斑點。 枕紋錦蛇生活於平原、丘陵、山地和高原的各種環境中,在田野、草原、森林至半荒漠地區都有其活動蹤跡,為中國北方最常見到的一種無毒蛇。 以小鳥及鳥卵、鼠類、蜥蜴和蛙類等為食。為卵生,於7月至8月間產卵於深穴或石縫內,每次產卵10(6-15)個左右,卵殼柔韌,汙白色,卵每項約28-45*15-25毫米。垂直分佈可達海拔3500米。主要分佈於北方諸省區。
吻鱗略呈五邊形,寬大於高,從背面可見其上緣:鼻間鱗成對,寬大於長,其和工只及前額鱗的一半;前額鱗一對近方形;額鱗單枚成盾形,瓣緣略寬於後緣,長度於其與吻端的距離;頂鱗一對,較額鱗要長。鼻孔大,呈賀形,開口於大小几相等的前後鼻鱗間;頰鱗1枚,長大於高;眶前鱗2枚,少數為1或3枚,不與額鱗相切;眶上鱗1枚;眶後鱗2枚;顳鱗2=3(或4)枚。 上唇鱗8(3-2-3)枚,第7枚最大;下唇鱗10-11對,第一對在頦鱗後方相切,前5對切前頦片。背鱗在多為25行,少數23行;中段25行,少數23,個別27行;肛前段19行,個別17行;整個背鱗有9行具弱稜。腹鱗性173-193枚,雌性177-189枚;尾下鱗性63-69對,雄性54-60對。 肛鱗對分。背面蒼灰、灰棕或棕黃色。頭頂有黑褐色斑紋三條:最前一條較細或不明顯,橫過鼻間鱗經頰鱗、眶前鱗達眼;第二條弱寬,橫越前額鱗斜向後經眶前鱗上角至眼與前一條相會合,眼為粗大黑紋斜達口角;第三條最寬,橫於額鱗分別沿左右眶上鱗、頂鱗外半後行至枕後,呈“鐘形”兩側聯結,即成一特殊的枕紋。 頭頂諸斑紋在幼蛇時尤為顯著。軀尾背面具三條淺色縱紋;正背中一條窄而模糊,常被黑斑(寬約1-2枚鱗列)隔斷,兩側的二條較寬。腹鱗及尾下鱗兩外側斑點粗大,且斷續綴連如鏈;有的個體腹兩側尚散有棕紅色小斑點。 枕紋錦蛇生活於平原、丘陵、山地和高原的各種環境中,在田野、草原、森林至半荒漠地區都有其活動蹤跡,為中國北方最常見到的一種無毒蛇。 以小鳥及鳥卵、鼠類、蜥蜴和蛙類等為食。為卵生,於7月至8月間產卵於深穴或石縫內,每次產卵10(6-15)個左右,卵殼柔韌,汙白色,卵每項約28-45*15-25毫米。垂直分佈可達海拔3500米。主要分佈於北方諸省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