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Tech數碼科技愛好者
-
2 # KB俠
在建築設計階段,採用BIM技術,透過三維效果圖、渲染圖和三維實時漫遊,更加直觀的展現了工程整體。對三維模型進行空間分析、體量分析、效果圖分析,重複利用三維模型中的資料,透過對資料資訊的整合分析,不斷最佳化施工方案。BIM帶來的資訊整合,透過大量資料引數,對成本、資源進行整合,在大量資料的支撐下,最佳化設計方案。一方面,透過最佳化最大程度減少了資源浪費,另一方面,減少了設計失誤,避免返工,有效降低了由於設計修改引起的建築垃圾。
透過BIM進行的碰撞檢查不僅能實現建築與結構、結構與暖通、機電安裝以及裝置等不同專業圖紙之間的碰撞,同時也加快各專業管理人員對圖紙問題的解決效率,有效的節約工作人員的時間。由於其數字化特點,BIM在解決碰撞方面比傳統CAD的排誤率提高30%,耗時縮短50%,所以在施工之前進行碰撞檢測模擬可以最大程度上減少施工失誤量,進而減少建築垃圾的產出。
而BIM的表達方法“所見即所得”,更有利於施工人員直觀領悟,BIM視覺化交底不僅僅是利用BIM技術,還可以利用影片短片、小型動漫等方式向廣大勞務工人進行交底,生動又形象的介紹瞭如何去操作,從源頭上解決了工人不願看、看不懂、記不住的問題。使施工的準確率及施工質量大大提高,避免了因施工錯誤導致的返工,減少了建築垃圾的產生。
建築業所造成的環境汙染,一直是比較嚴峻的問題。而建築垃圾中80%以上都是廢混凝土、廢磚瓦、廢舊裝修材料、揚塵物等建築材料,且產生量巨大。中國目前對建築垃圾的無害化處理能力較低,大部分還是送至填埋場,或者非法填埋。這不僅佔用了大量的土地資源,還導致了垃圾填埋地區的土壤和水受到汙染。我們不能立刻就改變建築垃圾的處理方式,但卻可以從源頭減少建築垃圾的產生。
開啟APP,檢視更多精彩資訊現在建築越來越複雜,在設計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或多或少的設計失誤,如結構柱、梁、板等結構構件的空間位置及截面尺寸等發生衝突碰撞,或者是多專業間的設計圖紙衝突。設計失誤造成返工不僅會導致專案工期拖延和資金的浪費,已完成的部分工程還需要拆除重建,形成大量額外的建築垃圾。BIM應用可以有效較少設計失誤,從源頭上減少建築垃圾的產生。
設計最佳化
在建築設計階段,採用BIM技術,透過三維效果圖、渲染圖和三維實時漫遊,更加直觀的展現了工程整體。對三維模型進行空間分析、體量分析、效果圖分析,重複利用三維模型中的資料,透過對資料資訊的整合分析,不斷最佳化施工方案。BIM帶來的資訊整合,透過大量資料引數,對成本、資源進行整合,在大量資料的支撐下,最佳化設計方案。一方面,透過最佳化最大程度減少了資源浪費,另一方面,減少了設計失誤,避免返工,有效降低了由於設計修改引起的建築垃圾。
碰撞檢查
透過BIM進行的碰撞檢查不僅能實現建築與結構、結構與暖通、機電安裝以及裝置等不同專業圖紙之間的碰撞,同時也加快各專業管理人員對圖紙問題的解決效率,有效的節約工作人員的時間。由於其數字化特點,BIM在解決碰撞方面比傳統CAD的排誤率提高30%,耗時縮短50%,若未進行多專業前期BIM碰撞檢查,工程在後期施工中將因為碰撞衝突,產生額外的建築垃圾。
施工質量不過關而導致的返工,同樣是產生額外建築垃圾的原因。因為行業特點,一線的建築施工作業人員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面對傳統的、枯燥的交底單,往往反映不願看、看不懂、記不住,交底流於形式,相關的措施規定不能有效傳遞至工地現場。這就導致了施工容易出現錯誤,導致返工,增加建築垃圾的產生。
視覺化交底
而BIM的表達方法“所見即所得”,更有利於施工人員直觀領悟,BIM視覺化交底不僅僅是利用BIM技術,還可以利用影片短片、小型動漫等方式向廣大勞務工人進行交底,生動又形象的介紹瞭如何去操作,從源頭上解決了工人不願看、看不懂、記不住的問題。使施工的準確率及施工質量大大提高,避免了因施工錯誤導致的返工,減少了建築垃圾的產生。
雖然建築業還沒有擺脫在人們心中髒亂差的形象,但我們可以努力去改變。工地也可以是綠色,看不到廢棄的鋼筋混凝土塊,各種破碎的砌塊、模板,沒有材料包裝膜滿天飛。雖然BIM還不能直接改變這種現狀,但為了建築業有一個更好的形象,為了保護環境去出一份力,同樣是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