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灰太狼44967765
-
2 # 布萊克懷特
如果以固定定居點的出現作為文明出現的標誌,那麼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堪稱最古老的文明,中華文明、希臘文明都要更晚一些。
然而,這些最古老的文明,埃及、印度、巴比倫(中東地中海東岸地帶)都曾經淪為歐洲的殖民地。
反而是更晚一些的中華文明、希臘文明發展的更好一些。近代以來,雖然中國遭受東西方列強的侵略,但是一直保持名義上的獨立地位,目前更是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強國,在技術研發實力、經濟體系的完整性、軍事實力、國際政治地位上已經是標準的世界大國;希臘在擺脫奧斯曼土耳其的統治後,工業化發展比較迅速,成為南歐地區強國,目前雖然經濟不景氣,但是依然是發達經濟體。
比中國、希臘發展更好的,則是歷史更短的歐洲國家,他們在近代發起大航海活動、掀起工業革命,推動全世界走向近代化。自19世紀中期以來,歐洲成為世界的“中心”,出現了令東方人不滿的“歐洲中心論”。
而比歐洲發展更好的,則是歷史只有二百多年的北美、大洋洲國家。這些國家都是歐洲移民建立的國家,談不上什麼悠久的歷史和文明。但恰恰是他們,早已成為世界經濟和科技發展的領頭羊。
由此,似乎存在一種歷史越短、國家發展越好;歷史越悠久,國家發展越差的印象。對此談幾點個人看法:
第一,一些國家,雖然文明史非常悠久,但文明成果並沒有傳承和發展。無論埃及文明的金字塔建造技術,還是中國古代的地震儀、圓周率,都是偉大的文明成就。但是後人並未在此基礎上繼續發展,科學技術要麼陷於停滯,要麼直接失傳(張衡之後,地震儀的技術就失傳了很多年)。技術進步是文明進步的根本,沒有持續積累和傳承,不可能出現技術突破。很多文明古國,就是因為缺乏傳承和持續發展,在近代歐洲爆發工業革命後,就被甩在了後面。
第二,新大陸國家,包括北美國家和澳洲、紐西蘭,作為移民國家,具有更強的創新意識。移民大多是想幹事業的青壯年,創業動力更強;他們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國家,對不同文化、不同意見的包容性更強;新大陸是一片處女地,沒有任何制度和文化傳統的束縛,為創新創業提供了寬鬆的制度環境;新大陸,特別是北美和澳洲,煤炭、鐵礦等資源豐富,這些都是第一、二次工業革命必須的原材料。上述條件,讓新大陸國家,既具備舊大陸歐洲所必須的資源條件,又具有歐洲不具備的制度寬鬆、創新力強、社會文化相容幷包等優勢,因而發展得比舊大陸更好。
-
3 # 爾朱少帥
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古中華、古希臘這些都是公認的歷史悠久的文明。仔細看又會發現,除了中華文明一直傳承延續、希臘文明有過斷層,其他幾個古文化其實已經消亡,跟現在的這些國家沒有什麼文化上的關係。
再看中華文明,雖然經過百年屈辱,經過一些曲折,但是一旦發力,發展起來也毫不遜色,以30多年時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世界經濟低迷的大環境下保持一枝獨秀好多年,這趨勢只能是越來越好。
希臘文明,雖然被奧斯曼土耳其曾經奴役幾百年,但是在近代脫離奧斯曼後,開始與西歐同步發展,早就是發達經濟體,雖然近年表現疲軟,那也是整個歐洲大環境的經濟增長低迷,人家可不算是越來越差。
至於北美近代的崛起則是得益於,沒有歷史包袱,沒有大的戰亂。反而得益於別的地方戰亂,聚集了大量人才資源和資本資源。日韓等小國崛起,則得益於戰後美方出於政治利益的強力扶持和抓住了貿易全球化的機遇,跟歷史悠久與否沒有必然聯絡。
回覆列表
不能下這樣的結論。
歷史越悠久,積累的優秀文化傳統就越多,同時積澱的沉珂也越厚,這就考驗後來者的智慧,如何去粗取精,對歷史進行有效的揚棄。
國家如人,“活”得越久,積累出長者智慧越深厚。這樣的智慧是血與火的經驗和教訓中總結出來的,遠非書本能夠涵蓋。但長者往往又為歷史的包袱所累,缺乏“破”的勇氣,顯得古板,所謂老氣橫秋。
歷史已經無數次的證明,沒有任何一個國家一種文明能長盛不衰,但並不能得出“文明越悠久發展越差”的結論。對於一些悠久的文明而言,有一個重生的過程。
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有的成功浴火重生,有的則永遠沉沒在歷史長河中。
人類歷史上,一脈相承從未中斷歷史最悠久的,是中華文明。從清未開始,華人經歷的所有痛苦和磨難,都是這樣一個重生過程中無法避免必須經受的。大家都在這個過程中付出,也在這個過程中有所收穫。
但中國的重新崛起已經勢不可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