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782827204257
-
2 # 使用者6625803566749
原句是:“留得枯荷聽雨聲”,出自唐朝李商隱的《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這句話的意思是:留得滿地枯殘的荷葉,好聽深夜蕭瑟的雨聲。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作者】李商隱 【朝代】唐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白話翻譯: 竹叢裡船塢深靜無塵,臨水的亭榭分外幽清。相思之情啊飛向遠方,可卻隔著重重的高城。 秋空上陰雲連日不散,霜飛的時節也來遲了。留得滿地枯殘的荷葉,好聽深夜蕭瑟的雨聲。
-
3 # 使用者8665029124836
在李商隱的詩中,枯荷好;在紅樓夢裡,殘荷好。
枯荷,是帶著顏色和質地的,雨落在上面,焦彈脆響,那是李商隱所看見的東西,“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雨聲如密鼓,相思隔重城,那種焦慮、不安,惶恐,都表現的很好。
而紅樓夢,我記得黛玉說過,李商隱的詩她都不喜歡,只愛這一句“留得殘荷聽雨聲”。
這其實是很奇怪的,整個紅樓夢如夢似幻的敘事手法與李商隱的寫作手法,其實是有些類似的。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這些或迷惘、或性靈、或真摯的詩句,黛玉卻說不喜歡。
那她獨獨喜歡的這一句,就太重要了,以紅樓夢字字皆有深意的筆法,這一句,就不能太為李商隱的那首詩服務了,而是要在7字之間,尋得一種幽遠的意境,讓這意境成為黛玉這一生的底色。
一片荷葉,依著時光逐漸枯萎,才是枯荷,殘荷,雨打風吹是殘,歲月荏苒是殘,彼時大觀園,繁華中透著腐爛,清寧中泛著疲憊,殘荷如何而來,雨聲如何彈響皆不重要,重要的是雨落不停,殘荷無人收拾,時光速朽,轉眼成空。
殘荷聽雨,寂靜、寥落、不帶活氣,方與那大觀園的命運相稱。
而枯荷,冷靜中帶著焦灼,失望中帶著希冀,確是不適合這裡了。
“把酒祝東風,且祝山河與共的從容,似這清風明月,凌霜傲雪,最清澈雙眼。 ”是在說你吧。好像很久違,又好像每天都在耳邊。你出現了,別人叫什麼名字啊?我什麼都不知道了,只知道你最好了,你是天下第一。
“如何渡一生?山前停馬蹄,綠水揉春風,林間聳翠入眼,崖前無盡深淵。行到星子入夜,白鹿飲溪邊,風聲漸停,萬事都成空。”
經一場大夢,夢中見滿眼山花如翡,如見故人,喜不自勝。
“我們都有很多面啊,陰暗的,沉默的,孤獨悲慟的那些,僅僅是忽爾忽時地抵抗都已筋疲力盡,因而像風,像山月,像野墟炊煙,與夜色相伴。
等時至:‘故人笑比庭中樹,一日秋風一日疏’,人間已別久。”
一瞥之下,過去與未來轟轟然同時並至,我的意識成為長達半個世紀的灰燼,時間未至已成灰。一瞥間五十年諸般紛紜併發眼底,我的餘生盡在其中。還有,你的一生。
把所有的夜歸還給星河,把所有的春光歸還給疏疏籬落,把所有的慵慵沉迷與不前,歸還給過去的我。明日之我,胸中有丘壑,立馬振山河。
漸漸地你會憂愁了。當夜間,你不自禁地去聽竹葉滴雨的微響;當初秋,你勉強念著"留得殘荷聽雨聲",你就模模糊糊地為自己拼湊起一些哀愁了。你愁著什麼呢?你不能回答--你至今都不能回答。你不能抑制自己去喜歡那些蒼晾的景物,又不能保護自己不受那種愁緒的感染。其實,你是不必那麼善感,你看,別人家都忙自己的事,偏是你要愁那不相干的愁。
生命的複雜,就在於不可預期,不容解釋,不能釐清。好像走在迷霧裡,看不見任何方向,沒有人可以判別前面是否斷崖或絕路。生命只能持續走下去,直到霧散了,答案才終得明白。
山川是不卷收的文章,日月為你掌燈伴讀,你看倦了詩書,走倦了風物,你離了家,又忘了舊路。此時此地一間柴屋,誰進了門,誰做主。
你怎麼來了?明明將你鎖在夢土上,經書日月、粉黛春秋,還允許你閒來寫詩,你卻飛越關嶺,趁著行歲未晚,到我面前說:“半生飄泊,每一次都雨打歸舟。
我富有天下名山大川,想起來也沒什麼稀奇的,不過就是一堆爛石頭野河水,渾身上下,大概也就只有這幾分真心能上秤賣上兩斤,你要?拿去。
恍然間,才深刻地明白,茶有茶的宿命,壺有壺的因果,過客有過客的約定,世間萬物,都有著各自的信仰和使命。所有的相聚,都是因了昨日的萍散,所有的離別,都是為了尋找最後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