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花開浪漫時5322

    《書憤》從回憶過去,塑造了詩人早年的形象:既表現詩人滿腔的愛國熱情, 也表現詩人因中原被金人佔領的氣憤.《書憤》的基調雖然是壯志未酬所帶來的悲憤,然而並不絕望,其中還彙集著豪壯的感情.   附錄:   《書憤》是陸游的七律名篇之一,全詩感情沉鬱,氣韻渾厚,顯然得力於杜甫.中兩聯屬對工穩,尤以頷聯“樓船”、“鐵馬”兩句,雄放豪邁,為人們廣泛傳誦.這樣的詩句出自他親身的經歷,飽含著他的政治生活感受,是那些逞才摛藻的作品所無法比擬的.   詩的開頭寫的是年青時的認識和志向.“那知世事艱”,即不知道世事的艱難.事實上要恢復中原,就會受到投降派的阻饒、破壞.因此,一個“艱”字就飽含著對朝廷屈辱投降的激憤,也包含著報國無門的無奈.然而,在那時,詩人渴望恢復中原的豪氣卻像山一樣.這一比喻非常奇特而貼切,可以從山之高聯想到豪氣萬丈,壯志凌雲,也可以從山之凝重、不可動搖,聯想到堅忍不拔,無可動搖之志.這便是詩人年輕時的寫照.接著兩句便是對抗金英雄的追思,其中雖無一個動詞出現,但在讀者面前就呈現著激烈的戰鬥場面,表現出高昂的戰鬥情緒,極有鼓舞人心的作用.詩人透過今昔之對比,從而突出了對現實狀況的不滿,隱含著一種憤懣的情緒.南朝宋時的名將檀道濟自比為萬里長城,唐朝名將李績也被唐太宗比為長城,因而詩人要效法他們的精神,以“塞上長城”自比,以為能成為一個抗敵的英雄.然而,壯志未酬,已生華髮,這是以沉痛的筆調,抒發了對苟安而不思抗金的投降派的極度憤慨.最後,透過對諸葛亮的讚揚,嘆息南宋朝廷中就沒有一個可以與之相比之人,用以表明對朝廷不思恢復中原的氣憤.對於一個志在立功卻懷才不遇,光陰蹉跎而難以作為者來說,能不幽憤哀傷嗎?此詩雖然沒有用一個“憤”字,但是胸中那鬱積之“憤”在字裡行間仍然表現得淋漓盡致,其愛國之情將永遠感染著每一位讀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各種顏色的英語單詞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