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353409071986

    空間站是能載人進行長期宇宙飛行的航天器,又稱航天站或軌道站。1961年4月12日,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坐“東方一號”衛星式飛船環繞地球飛行一週安全返回地面,揭開了載人太空飛行的序幕,宇宙飛船技術迅速發展。前蘇聯相繼發射了東方號系列飛船、上升號、聯盟號;美國也發射了“水星”號、“雙子星座”號飛船。據統計,從1969年7月到1972年12月,先後有6批共12名宇航員乘坐“阿波羅”飛船登上月球,耗資250億美元。由於宇宙飛船體積較小,人在飛船上的行動不便,在太空停留的時間又不長,不能攜帶太多的科學儀器裝置進行科研活動,而且一個接一個的發射也耗費了鉅額資金和大量的人力、物力。這就迫使人們考慮建造體積更大、活動更自由的飛船,以便裝上更多的生活用品和儀器裝置,送上軌道長期執行,就像一個搬到空間去的實驗室。人們稱它為空間站,它是宇宙飛船發展的必然結果。 空間站一般重達數十噸,可居住空間數百立方米。它基本上由幾段直徑不同的圓筒串聯組成,分為對接艙、氣閘艙、軌道艙、生活艙、服務艙和太陽電池翼等幾個部分。對接艙一般有數個對介面,可同時停靠多艘載人飛船或其他航天器,是空間站的停靠碼頭。氣閘艙是宇航員在航道上出入空間站的通道。軌道艙是宇航員進行科研和工作的場所,裝有各種必需的儀器裝置。生活艙是宇航員吃飯、休息和娛樂的地方。服務艙主要用來承裝動力和能源系統。太陽電池翼通常裝在空間站本體的外側,為空間站上各個儀器裝置提供電源。在空間站裡,可以探測天體,研究天文;觀察地球,勘測資源;加工新材料,試製新藥品;為人們在空間長期居住、開展航天活動、開發太空資源提供場所。目前已發射的空間站有美國的天空實驗室,歐洲空間局的空間實驗室和前蘇聯的禮炮號、和平號空間站四個。 美國在1973年5月14日由“土星五號”火箭發射了“天空實驗室”空間站,該空間站重82噸,總長36米,直徑6.7米,工作容積350立方米。有3批(每批3位)共9位宇航員在實驗室分別工作了28天、59天和84天。他們進行空間藥品、人體生理、材料物理等一系列的實驗;拍攝了大量太陽照片和地面照片。“天空實驗室”共運行了6年多,航程14億多千米,於1979年7月墜入稠密大氣層焚燬。 1973年,由法國、英國、前聯邦德國、比利時、丹麥奧地利等14個歐洲國家組成的空間局開始制訂空間實驗室計劃。10年後,耗資17億美元的“空間實驗室一號”,由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運載,在1983年11月28日至12月8日成功地進行了首航。該“空間實驗室”的設計使用壽命10年,可重複利用100次。密封艙內的大氣和地面上的大氣一樣(1個大氣壓,相對溼度70%),宇航員可以不穿航天服而在其中生活和工作。參加這次飛行的4名乘員中,包括1名前聯邦德國的物理學家——U.梅鮑爾德。在10天的飛行中,科學家共進行了宇宙醫學、生物學、天文學、太陽物理、等離子物理、大氣物理、地球觀測、空間加工等70餘項實驗,取得了豐富的資料。 在空間站這個領域,前蘇聯一直保持著領先地位。從1971年4月19日至今,已發射了7個“禮炮號”空間站,目前正在太空工作的“和平號”屬第三代空間站。前蘇聯的第一代“禮炮號”規模較簡陋,居住空間只有100立方米,且只有一個對接艙,宇航員由“聯盟號”飛船來回接送。1977年9月發射的第二代空間站“禮炮6號”,增加了一個軸向對介面。1984年4月發射的“禮炮7號”,重新設計了對接接合器,與“聯盟號”載人飛船和“進步號”供應飛船進行了52次對接,空間停留時間最短75天,最長達237天。在“禮炮6號”、“禮炮7號”服役期間,軌道上45%的時間內有人。1986年2月前蘇聯發射了嶄新的空間站“和平號”。它全長約13米,與“禮炮號”相同,重約21噸,最大直徑4.2米,有6個對介面可同時使用,太陽能電池帆板80平方米(是禮炮號的1.8倍),站內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1987年4月23日,“和平號”空間站、“量子號”天體物理實驗艙、“聯盟 TM-2號”飛船與“進步29號”貨船4個航天器在空間第一次實現對接,這一航天史上的壯舉為永久性空間站的建立進行了有益的嘗試。“聯盟TM-15號”還分別與“和平號”、“禮炮7號”聯接,首次實現了兩個太空站之間的聯絡。穆薩·馬納羅夫創下了在空間站連續工作1年的紀錄,並累計在空間停留時間達515天。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物理教授傑·奧尼爾設想90年代末在太空建造一個有山、有湖、有公園,但沒有汙染和疾病的大型空間站“一號島”,並實現向太空移民,在站中生產藥品、晶體和精密機械零件,逐步發展太空農業,向月球採礦。展望90年代的空間技術,空間站必定成為開發太空的基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銀行卡小額管理費和年費取消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