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 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 漸不聞聲漸悄,多情總為無情惱。 此詞為蘇軾於惠州時所作。寫暮春景色與傷春之情,卻不同於一般的傷春詞,惜婉之中有豪語,以超脫的態度淡化悲愁之情,跳出了僅僅傷春的境界。首句“花褪紅殘青杏小”,看似傷盡春花凋落,實則由衰亡中點出新生∶花雖將盡,果卻待熟。生與衰的對立,於 詞人高妙的構思下得以統一,使人在感染幾分悲涼後又意識到生機。二、三句點明時間地點,洗煉而不落俗套。“燕子飛”,本是動態,詞人於其後加一“時”字,即將這“動態”定格,化動為靜;“綠水人家”,本為靜態,詞人卻以一“繞”字使之動態頓生,化靜為動。“枝上”兩句先跌後揚。“柳棉吹又少”以一“又”字,點出絮花飛落,非止一次,傷春之情溢然紙上,餘韻無窮,極盡婉約悽豔。故清人王士禎評曰∶“恐屯田緣情綺靡,未必能過。”然而東坡高絕處,乃是不拘於婉約,於其後以“天涯何處無芳草”另拓出一片空遠意境。頓時盡掃前辭萎靡之氣,使詞意不拘於傷春,而換以灑脫的襟抱。如此傷春情懷,又豈是“花間”等豔詞所及。 蘇軾(一○三六——一一○一)字子瞻,號東坡,北宋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親蘇洵少不喜學,後來雖發奮苦讀,卻屢試不第,於是決心不走科舉之路,而認真研究古今治亂,並精心培養蘇軾兄弟。母親程氏出身於眉山鉅富之家,親自教蘇軾兄弟讀書。蘇軾從小就熟讀經史,文思泉湧,心懷壯志,縱論古今,並在二十二歲時一舉進士及第。 蘇軾一生歷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仁宗朝,是他的政治主張形成的時期。 宋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 ,蘇洵卒於京師,蘇軾兄弟扶父喪返蜀。熙寧二年(一○六九)初,蘇軾守喪期滿還朝,新繼位的宋神宗已經採納了王安石的變法主張,開始了變法。蘇軾首先寫了《議學校貢舉狀》,反對王安石變科舉,受到神宗的接見和鼓勵,神宗對他說:「雖朕過失,指陳可也」。接著他寫了《上神宗皇帝書》,對新法進行了全面批評,並說:「今日之政,小用則小敗,大用則大敗,若力行而不已,則大亂隨之」(《再上皇帝書》)。這就引起了變法派對他的不滿,誣衊蘇軾扶父喪返蜀時販私鹽。蘇軾無一言自辯,只是請求離開朝廷,出任地方官。其後他先後擔任杭州(今浙江杭州)通判,密州(今山東諸城)、徐州(今江蘇徐州)、湖州(今浙江吳興)知州。蘇軾在各地興修水利,救濟災民,為人民做了大量好事,深受百姓愛戴。對新法,他分別採取不同態度,或「因法以便民」,即推行新法於民有利的部份;或公開拒絕執行(如知密州期間,他就拒不執行正在推行的手實法);而更多的則是「託事以諷」,他在《湖州謝上表》中說,神宗「知其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新進」、「生事」等語,刺痛了靠投機新法起家的人,他們群起彈劾蘇軾,結果蘇軾被捕入獄。雖然多方營救,仍被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 元豐八年(一O八五)神宗去世,年幼的哲宗繼位,反對新法的高太后聽政,起用司馬光為相,陸續召回因反對新法而被逐出朝的臣僚。蘇軾先被起知登州(今東蓬萊),到官五日即被召還朝。 蘇軾在朝廷一面繼續反對新黨,一面又反對司馬光盡廢新法,主張參用所長,被舊黨視為「又一王安石」。在新舊兩黨的夾擊中,蘇軾不安於朝,不斷請求外任,先後出知杭州、潁州(今安徽阜陽)、揚州(今江蘇揚州)、定州(今河北定縣),奔波於朝廷和各地之間。「筋力疲於往來,日月逝於道路」(《定州謝到任表》),就是他元佑年間仕途生活的生動寫照。 元佑八年(一○九三),高太后去世,哲宗親政,重新起用新黨,貶逐元佑黨人,紹聖元年(一○九四)蘇軾以譏刺先朝(神宗朝)的罪名貶知英州(今廣東英德),未至貶所又貶居惠州(今廣東惠陽)。紹聖四年(一○九七)朝廷普遍加重對元佑黨人的懲處,蘇軾又遭不幸,遠謫儋州(一一○一)直至徽宗繼位,才遇赦北還於建中靖國元年卒於常州(今江蘇常州),享年六十五歲。 熙寧七年,蘇軾在杭州時,曾收一侍女,名朝雲,時年十二,後收為妾,侍奉蘇軾二十三年,隨他顛沛流離、起起落落直至惠州。朝雲美麗賢惠,長於歌舞,陪伴蘇軾度過了無數艱難,一道承受了無數打擊,是蘇軾至親至愛的患難伴侶。在惠州,一日,蘇軾與朝雲閒坐,“時青女初至,落木蕭蕭,悽然有悲秋之意。”於是,請朝雲唱《蝶戀花》詞。朝雲歌喉將口轉,滿目噙淚,蘇軾問其緣故,答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也。”說罷不禁泫然流涕,不能成聲,自此終日惆悵,不久抱病而終。真是,一闋傷春曲,腸斷多情女。此後,蘇軾亦鬱鬱寡歡,終生不再聽人唱此詞。
蝶戀花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 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 漸不聞聲漸悄,多情總為無情惱。 此詞為蘇軾於惠州時所作。寫暮春景色與傷春之情,卻不同於一般的傷春詞,惜婉之中有豪語,以超脫的態度淡化悲愁之情,跳出了僅僅傷春的境界。首句“花褪紅殘青杏小”,看似傷盡春花凋落,實則由衰亡中點出新生∶花雖將盡,果卻待熟。生與衰的對立,於 詞人高妙的構思下得以統一,使人在感染幾分悲涼後又意識到生機。二、三句點明時間地點,洗煉而不落俗套。“燕子飛”,本是動態,詞人於其後加一“時”字,即將這“動態”定格,化動為靜;“綠水人家”,本為靜態,詞人卻以一“繞”字使之動態頓生,化靜為動。“枝上”兩句先跌後揚。“柳棉吹又少”以一“又”字,點出絮花飛落,非止一次,傷春之情溢然紙上,餘韻無窮,極盡婉約悽豔。故清人王士禎評曰∶“恐屯田緣情綺靡,未必能過。”然而東坡高絕處,乃是不拘於婉約,於其後以“天涯何處無芳草”另拓出一片空遠意境。頓時盡掃前辭萎靡之氣,使詞意不拘於傷春,而換以灑脫的襟抱。如此傷春情懷,又豈是“花間”等豔詞所及。 蘇軾(一○三六——一一○一)字子瞻,號東坡,北宋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親蘇洵少不喜學,後來雖發奮苦讀,卻屢試不第,於是決心不走科舉之路,而認真研究古今治亂,並精心培養蘇軾兄弟。母親程氏出身於眉山鉅富之家,親自教蘇軾兄弟讀書。蘇軾從小就熟讀經史,文思泉湧,心懷壯志,縱論古今,並在二十二歲時一舉進士及第。 蘇軾一生歷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仁宗朝,是他的政治主張形成的時期。 宋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 ,蘇洵卒於京師,蘇軾兄弟扶父喪返蜀。熙寧二年(一○六九)初,蘇軾守喪期滿還朝,新繼位的宋神宗已經採納了王安石的變法主張,開始了變法。蘇軾首先寫了《議學校貢舉狀》,反對王安石變科舉,受到神宗的接見和鼓勵,神宗對他說:「雖朕過失,指陳可也」。接著他寫了《上神宗皇帝書》,對新法進行了全面批評,並說:「今日之政,小用則小敗,大用則大敗,若力行而不已,則大亂隨之」(《再上皇帝書》)。這就引起了變法派對他的不滿,誣衊蘇軾扶父喪返蜀時販私鹽。蘇軾無一言自辯,只是請求離開朝廷,出任地方官。其後他先後擔任杭州(今浙江杭州)通判,密州(今山東諸城)、徐州(今江蘇徐州)、湖州(今浙江吳興)知州。蘇軾在各地興修水利,救濟災民,為人民做了大量好事,深受百姓愛戴。對新法,他分別採取不同態度,或「因法以便民」,即推行新法於民有利的部份;或公開拒絕執行(如知密州期間,他就拒不執行正在推行的手實法);而更多的則是「託事以諷」,他在《湖州謝上表》中說,神宗「知其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新進」、「生事」等語,刺痛了靠投機新法起家的人,他們群起彈劾蘇軾,結果蘇軾被捕入獄。雖然多方營救,仍被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 元豐八年(一O八五)神宗去世,年幼的哲宗繼位,反對新法的高太后聽政,起用司馬光為相,陸續召回因反對新法而被逐出朝的臣僚。蘇軾先被起知登州(今東蓬萊),到官五日即被召還朝。 蘇軾在朝廷一面繼續反對新黨,一面又反對司馬光盡廢新法,主張參用所長,被舊黨視為「又一王安石」。在新舊兩黨的夾擊中,蘇軾不安於朝,不斷請求外任,先後出知杭州、潁州(今安徽阜陽)、揚州(今江蘇揚州)、定州(今河北定縣),奔波於朝廷和各地之間。「筋力疲於往來,日月逝於道路」(《定州謝到任表》),就是他元佑年間仕途生活的生動寫照。 元佑八年(一○九三),高太后去世,哲宗親政,重新起用新黨,貶逐元佑黨人,紹聖元年(一○九四)蘇軾以譏刺先朝(神宗朝)的罪名貶知英州(今廣東英德),未至貶所又貶居惠州(今廣東惠陽)。紹聖四年(一○九七)朝廷普遍加重對元佑黨人的懲處,蘇軾又遭不幸,遠謫儋州(一一○一)直至徽宗繼位,才遇赦北還於建中靖國元年卒於常州(今江蘇常州),享年六十五歲。 熙寧七年,蘇軾在杭州時,曾收一侍女,名朝雲,時年十二,後收為妾,侍奉蘇軾二十三年,隨他顛沛流離、起起落落直至惠州。朝雲美麗賢惠,長於歌舞,陪伴蘇軾度過了無數艱難,一道承受了無數打擊,是蘇軾至親至愛的患難伴侶。在惠州,一日,蘇軾與朝雲閒坐,“時青女初至,落木蕭蕭,悽然有悲秋之意。”於是,請朝雲唱《蝶戀花》詞。朝雲歌喉將口轉,滿目噙淚,蘇軾問其緣故,答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也。”說罷不禁泫然流涕,不能成聲,自此終日惆悵,不久抱病而終。真是,一闋傷春曲,腸斷多情女。此後,蘇軾亦鬱鬱寡歡,終生不再聽人唱此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