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顆蘿蔔啊

    上次公司請了幾個IBM的AI大牛博士來演講,有幸聽了一下。

    先給個結論吧:是的,AI是大勢所趨。

    其實,AI的發展已經好久好久了,從圖靈設計最初的德國密碼破譯機器,就是奔向AI而走的。

    而AI技術從最初的窮舉型學習,到現在的神經網路深度學習,AI的發展可以說從來沒有停止過。

    可是為什麼最近好像AI這個話題很多人談論,連我爸媽都知道AI了,最重要的一方面,是深度學習理論被證明是AI發展的一個轉折點,因為這個技術,可以讓AI從弱智變成一個真正像點人的強智慧型AI。

    我們這個時代,目前還處在弱強轉換的初期階段,透過不斷的完善AI深度學習技術與演算法,未來可期的時間內,強智慧型AI肯定會出現。

    這個時間,很多AI博士歸國創業,最佳的行業就是工業機器人AI,這也是這個時機最好的可以實現創收的行業。

  • 2 # 微科技啟示錄

    AI是大勢所趨,而且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必然產物,並最終會替代人類,這不是危言聳聽,請容我細細分析。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縮寫為AI。它是研究、開發用於模擬、延伸和擴充套件人的智慧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換句大白話,就是讓機器用人的思維模式來思考和處理事情。

    為什麼說人工智慧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必然而且最終必將取代人類?這個話題還得從人類的起源說起,人類從動物而來,因為學會使用工具從動物中脫穎而出,進而一步步發展出複雜的語言、文字、思維、情感、倫理以及社會關係。為了同惡劣的自然環境搏鬥,人類必須讓拓展自己的能力,比如透過機械製造讓自己的力量更強大,透過交通工具讓自己速度更快走得更遠,透過資訊傳輸讓自己視野更加開闊等等,每一種新技術的出現,都讓人類變得更高更快更強。

    當計算機出現時,人們第一次發現可以透過機器來輔助自己思考和處理事情,因為它有幾乎無限容量的記憶功能和超乎想象的運算能力,此時的計算機,透過程式化的設定,就像人類大腦的延伸器,但它並不具備人類的思維模式,也就是說這個階段他尚無獨立思考和生存的能力。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神經網路和互連網的出現,讓計算機在機器學習能力上得到飛速的提升,IBM公司“深藍“電腦擊敗了人類的世界國際象棋冠軍是一個里程碑事件,他顛覆了人們長久以來機器是人類製造的所以機器不可戰勝人類的慣性思維。

    當人工智慧第一次以獨立人格展現在世人面前的時候,人類陷入了人工智慧亦敵亦友巨大的矛盾和恐懼中:人類之間激烈的競爭逼迫人們競相使用人工智慧來贏得人類之間的遊戲,因為你不用人工智慧,別人用,就搶得先機,贏得資源;但同時,人們漸漸發現,自己已經深陷人工智慧漩渦,人工智慧就如同鴉片,不斷侵襲進入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直至最後已經辨不清到底是人類在利用人工智慧還是人工智慧在奴役人類。

    從本質上講,人類和人工智慧的關係應類似於父子關係,早先父親是兒子崇拜的偶像,父親自認為可以掌控兒子,但青春期之後,逐步擁有獨立人格的兒子脫離了父親的掌控,這個過程可能會有激烈衝突,並最終實現長江後浪推前浪的結果,雖然從個體角度看,實現了個體地位的迭代,但從基因和家族延續的角度看,兒子是父親使命的延續。

    腦洞大開一下,幾百年之後,當人類消失後,會否出現一個純機器的人工智慧社會,生命以另一種物理形式出現?或者人與機器網路實現完美的結合,比如人類透過植入晶片讓自身原始軀體的能力得到飛躍性的提升,每個人在雲網絡中都有一個備份從而實現不死人生?

    更有甚者,整個文明體系中都有一箇中央雲計算中心運營著每個“公民”的人生,而現實中的每個物理軀體——不論他是生物意義上的軀體還是純機械製造的軀體,都只是中央系統程序中的一個邊緣計算,每個“公民”的邊緣計算甚至可能不止一個,同時可能有好幾個軀體出現在不同場景,比如小明A正在學校學習,小明B正在遊樂園玩,小明A和小明B都是中央雲中心中“公民”小明的末端軀體,末端軀體同時將不同場景中接和處理的資料上傳至中央雲中心進行整合,中央雲中心的“公民”程序向不同末端軀體分別下達高等級指令,並在不同末端軀體間共享資訊,這樣“公民”小明就實現了同一時間不同空間的兩種人生,學習娛樂兩不誤,是不是有一種人生巔峰的趕腳?

    總而言之,人工智慧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必然趨勢,這個趨勢不以我們意志為轉移,就像幾十億年前從無機物演進到有機物,再到幾億年前出現脊椎動物,再到幾百萬年前人類誕生一樣,不可逆轉,人工智慧統治地球,或許在不久的將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Animage最受歡迎的人氣女角色是哪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