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漫步世界遺產

    一方面是因為現代藝術教育中完全依靠寫生而獲得造型基礎的教學方法。另一方面,為了改造傳統的國畫,避免因為畫譜的臨摹而出現的陳陳相因的弊端,史無前例地透過政府的號召,讓畫家走出了畫室。

    在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的寫生運動中,畫家們上山下鄉,透過寫生而改變了中國畫面貌,表現出了時代之新的歷史發展。從此,寫生進入到中國畫的教學之中,成為藝術教育中“民族化”過程中的一個環節。

    時至今日,“寫生”已經固化成美術院校中教學的基本課程。

  • 2 # 使用者6280892274499

    一、寫生讓學生感受美術學習的特有樂趣

    當前的美術新課程涉及多個學習領域,如繪畫中的素描、水彩、國畫等,造型表現學習內容,對繪畫技能的學習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範畫臨摹在今天的美術教學是普遍應用的最方便的教學手段,一般都是教師集中在課堂上進行畫法的示範講解,之後是臨摹學習,因為操作起來比較方便,以至於整個學期美術課都可以在教室裡完成。臨摹雖然在繪畫技法的學習上能起到借鑑作用,但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的知識技能缺少實踐和鍛鍊,一貫的臨摹教學很容易把孩子的思維拘束到一種固定的模式中去,學生的畫就是前人作品的複製品,全無個性和創造。

    因此,教師要積極的運使用者外寫生這美術學習特有的教學手段,把課堂知識和寫生學習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寫生中去體會大自然充滿活力、豐富多彩的表現物件,透過觀察、概括等藝術手段進行自主的畫面處理。只有充分發揮視覺的直觀感受,才能使學生去發現自然之美,也只有置身於大自然的山石溪流林木之間,去看、去聽、去感受,才能激發繪畫的衝動,運用畫筆抒發自身的情感。也只有在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交流和對話中才能讓學生感受到美術學習所特有的樂趣。

    二、寫生使學生的觀察能力得以發展

    在美術教育中發展學生的觀察力、表現力及空間轉換能力是美術教育的目標之一。戶外寫生首先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繪畫大師馬蒂斯把“看”當做是一種“創造性的視覺能力”,這裡的“看”就是觀察,是直接領悟事物本質特徵的直覺能力,即所謂在繪畫中的透視力和洞察力。在寫生中就是透過具有透視力和洞察力的觀察,把物件迅速準確的捕捉,將瞬間凝固在畫面使之成為永恆。

    缺少深入的觀察,往往會形成對周圍事物的習慣和麻木,表現在繪畫中的是不假思索和想當然。在學生的寫生練習中我們經常可以發現這樣的問題,如寫生一棵樹,學生由於沒有做到深入的觀察,抓不住物件的特徵,畫面全然沒有表現出物件應有的姿態。藝術源於生活,只有投入到生活中、大自然裡,才能有“風景如畫”的感受,使藝術表現的內容具有真情實感的動人魅力。否則作品就會流於程式化而缺少鮮活的生命力。會正確觀察是美術活動的必要前提,會觀察才會比較、分析、綜合、判斷等,如在水彩畫教學中經常需要學生透過對景物色彩的觀察比較色彩的冷暖,從而表現出畫面的空間和意境。所以必須把培養髮展學生的觀察能力作為美術寫生的首要任務。

    三、寫生讓學生的繪畫構圖能力得到提高

    繪畫的構圖就是通常意義上的景物在畫面上的位置安排,是在畫紙上落下第一筆時就會碰到的問題。初中學生的繪畫構圖意識不強,作畫時往往是隨手落筆,不太會在意景物的位置安排怎樣更好看,有時甚至把物件畫在畫面的邊角上。著名畫家毛文佐先生經常告誡說,要特別注意繪畫的構圖,構圖好了,作品已成功了大半。要培養學生的繪畫構圖能力單靠課堂的臨摹和理論學習是不夠的,藝術美的形成絕不是關在教室裡空想出來的,心靈與自然的脫節,勢必會造成畫意的扭曲,靈感的枯竭。只有面對大自然的真山真水,在理論的指導下,才能感受到繪畫構圖的奧密。

    戶外寫生是對學生構圖的考驗,首先會遇到畫什麼,從哪個角度畫等問題,此時教師可以作適當的示範講解,指導學生取景時選擇自己認為景物中最美最動人的部分。可以用取景框來選擇景物,應該讓學生明確構圖中要有一個吸引觀眾最大注意力的視覺中心。但自然景物並非如靜物寫生可以自行擺設,景物中往往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這就要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感受和構思進行一定的取捨,突出畫面的主題,直到自己滿意為止。取景的過程是一個構圖的探索鍛鍊過程,在學生的實踐過程中教師有意識的滲透構圖的知識,如均衡與對稱、對比等基本法則,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繪畫構圖能力。

    四、寫生提高學生對繪畫空間的處理能力

    空間的表現是繪畫表現的重要因素之一,繪畫的空間是透過一定的藝術手段追求自然深度的幻覺,表現形體的立體形態。繪畫的空間是透過焦點透視、明暗法等手段來實現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和平精英》6月14號封號榜,多個知名平臺的主播上榜,光子怒了!你如何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