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燈籠果
-
2 # 莫安營
薛寶釵與高士奇
雖然《紅樓夢》是一部大抵言情的小說,角色儘可虛構,但是有考據癖的人決不肯錯過索隱的機會、放棄附會的權利。
魯迅著《中國小說史略》,論及世人對清朝人情小說《紅樓夢》的各種索隱和附會,有的牽出和珅,有的扯到董鄂妃,還有兩種流傳較廣的說法都牽扯到高士奇。
一、《紅樓夢》所述是明珠家事,賈寶玉是明珠家某某,薛寶釵影射高士奇。
二、《紅樓夢》所敘是康熙時政治狀態,金陵十二釵是影射清初江南名士,比如林黛玉影射朱彝尊、史湘雲影射陳維崧、薛寶釵影射高士奇。
蓋敘述皆存本真,聞見悉所親歷,正因寫實,轉成新鮮。而世人忽略此言,每欲別求深義,揣測之說,久而遂多。高士奇是何人高士奇(1645 ――1704),字澹人。是康熙帝身邊的紅人。高士奇出生於浙江餘姚,少年隨父入京,為太學生時已受康熙青睞,後供奉內庭,在南書房行走過。高士奇能詩文,擅書法,精考證,善鑑賞。據說,高士奇頗有手段,曾結交太監以取悅康熙。易宗夔《新世說》:
高澹人以文學結主知,無論何書,聖祖偶詢及,高輒能對大意,益得異寵。帝嘗曰:“在廷博雅,可與道古者,莫士奇若。”其實高以結歡近侍,探宮內起居,報一事,酬金豆一,每入值,金豆滿荷囊,日暮率傾囊以出,以是內廷隱秘事皆得聞。或覘知帝方閱某書,即抽某書翻閱,故能對答如流也。看來,個人資訊及大資料中的道理,古人早就明白。
高士奇極得康熙信任。有一段時間,高士奇因被御史劾參,解職回鄉。後來康熙下江南,兩人又混到了一起,講詩文,評書畫。高士奇隨皇帝回京後,還做了禮部侍郎的官。
-
3 # 季我努學社
高士奇
《石頭記》中對薛寶釵的判詞和林黛玉是放在一起的: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其中,第一句和第四句應該是暗指薛寶釵的。可嘆停機德,說的是寶釵有著令曹雪芹非常欣賞的品德,曹翁筆下的寶釵識大體,顧大局,才華橫溢。就高士奇來說,從才華方面來說,作為康熙皇帝的老師,他好學能武,無論是書法、才學、收藏鑑賞都令康熙皇帝大加讚賞。甚至一度因為因為高士奇的書法特別突出而將他擢為第一,留為翰林院供奉,並用他所獻之賦賜其錦緞,令朝野矚目。在收藏方面,清光緒《平湖縣誌·高士奇傳》中有這樣的評價:精賞鑑,凡法書、名繪、彝鼎、琬琰,經拂拭者,聲價十倍。在作品方面,高士奇也是著作豐富,《春秋地名考略》、《左傳紀事本末》、《春秋講義》、《毛詩講義》、《江村消夏錄》、《金鰲退食筆記》等都是流傳後世的代表作品。在能力方面,高士奇作為皇帝的老師,在宦海沉浮中得以恩禮終,諡號文恪。在杭州西溪高莊有一尊高士奇與康熙皇帝塑像,這裡面有著這樣的典故,據說當年康熙皇帝來這裡遊覽,寺院裡的主持懇請皇帝賜字,康熙情急之下將靈隱寺中“靈”的繁體字“靈 ”上面的雨字頭寫得過大,導致整個字型的下半部分難以展開,高士奇立即上前,將手裡的“雲林”二字故意給皇帝看,以此解決了當時的困局,這種隨機應變的能力和後來的紀曉嵐可以相提並論。所以即使高士奇去世,康熙皇帝懷念起這位老師,對他用了這樣的評價:得士奇,始知學問門徑。初見士奇得古人詩文,一覽即知其時代,心以為異,未幾,朕亦能之。士奇無戰陣功,而朕待之厚,以其裨朕學問者大也。
高士奇和康熙皇帝
其次,“金簪雪裡埋”這裡指的是薛寶釵就像金簪被埋在雪裡,最終的結局令人淒涼。其實就人生結局來講,高士奇和薛寶釵一樣有著悲涼的結局。高士奇一生經歷了少年喪父、中年喪妻、晚年喪子三大人生不幸。在他平步青雲之際,以受賄罪名受到遭到左都御史郭琇參劾,而他則對此供認不諱,他對權力的過度渴望正如薛寶釵對於功名利祿的追求,薛寶釵最終雖然和賈寶玉成親,成為了“寶二奶奶”,但是也避免不了舉案齊眉、孤獨終老的結局,而高士奇離開京城,得到了“文恪”的諡號,而前半生積累的仕途也終不能掩蓋他受賄的政治汙點。
從以上兩點來看,以薛寶釵影射高士奇也是具有可比性的。
《大清相國》中的高士奇
回覆列表
魯迅說: 我沒做過!這鍋我不背!
這句話應該是以訛傳訛賴在魯迅頭上了。看到一封孫犁回柳溪(紀曉嵐後裔)信中提到魯迅對其太祖紀昀的看法。其中有一句駁斥有些影射小說愛好者誤讀魯迅的無稽之談:「有些影射小說的愛好者,說高士奇是《紅樓夢》裡薛寶釵的模特兒。你想,薛姑娘無論如何不好,能做出這種勾當嗎?」
所以,讀書看信都可以斷章取義拿來變成某某名人的觀點。世人悠悠眾口,的確可以爍金。這就是人言可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