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56305030586

    最好聽古詩詞是音韻與意境的完美碰撞,印象裡最好聽的古詩詞的每一次出現,都是一次穿越時光的感動,是耳畔熟悉的音韻,是腦海中熟悉的畫面。古典的美人和古典的詞曲交相輝映,讓人切切實實的感受到了詩歌的音韻美和意境美。

    《洛神賦》帶著一種繾綣的情思,短短几句描繪洛神之美的文字令人讚歎,不僅傾倒於洛神出塵的風姿,更感動於曹植浪漫的深情,任文字在唇齒間流淌,醞釀出縹緲迷離的獨特感受: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榮曜秋菊,華茂春松。

    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

    飄搖兮若流風之迴雪。

    遠而望之,皎若太陽昇朝霞;

    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

    世間一切最美的事物都抵不上她萬分之一,搜腸刮肚所有動聽的語言也只能描繪出她幾分的美,像如水的月色又籠上了一層輕紗,像燦爛的朝霞絢麗了整片天空,驚鴻是她,春華是她,輕盈的雪是她,婀娜的荷是她。

    同樣忘不了的還有嬌慵的《菩薩蠻》,把女兒家起床梳洗時的情態刻畫得活靈活現,寂寞春閨,一片柔腸,對鏡梳妝,細細勾畫眉目,一舉一動皆含情:

    小山重疊金明滅,

    鬢雲欲度香腮雪。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

    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在古詩詞獨特的韻律之美中,能看到那個剛起床的慵懶的女子,她髮絲散亂,眉妝暈染,卻掩不住那晶瑩如雪的肌膚。如畫美人,本來無心打扮,此時卻又換上新衣,貼上衣飾,難道是女為悅己者容嗎?

    古詩詞的音韻之美,在於它極強的審美價值,在於它獨特的藝術感染力,在於誦讀時的如嚼珠玉之感。那時不懂得李清照《一剪梅》所寫的是哪些意象,讀到了花,讀到了水,讀到了一封永遠寄不出去的書信,對意境的把握總是朦朧的。可在聽到“紅藕香殘玉簟秋”時,能體會到一種無力感,在聽到“花自飄零水自流”時,只覺得有滿腔的哀愁難以言說,在極具節奏的吟詠聲中,我彷彿看到了清照一個孤獨消瘦的背影。或者是南唐李後主,似乎他的一些詞作都是蘸滿了哀愁寫出來的,“春花秋月何時了”的《虞美人》是經典,不僅在當時被人們廣泛傳唱,如今也是不可或缺的抒情詞曲。雖然被他一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泣血之聲所震撼,可我更喜歡的,還是他另一首詞作《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

    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李煜在音韻上造詣極高,他不是個好君王,守不好江山百姓,可他卻是一個真正的藝術家,一個集書法、繪畫、音律、詩文於一身的文人。深夜難眠,獨自聽雨,這世間太苦了,唯有在夢中能取得幾分清甜,自然也就不願醒來。可還是要告訴自己,早已失去了大好的江山,曾經擁有的一切榮華富貴,都已是落花隨流水的消逝。如此悽美,如此沉鬱,卸下了家國的擔子,他又給自己背上了另一副沉重的枷鎖,一種再也放不下的負擔。

    李煜懷著對故國的無限思念寫下了無數的詞作,元代的馬致遠懷著對於故鄉的深切想念邂逅了一場揮灑在風中的秋思,一人一馬一道夕陽,寒鴉數點,老樹幾棵,小橋流水旁,是淒涼的一片思念: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同樣是思鄉思親,馬致遠是一幅冷冷清清的工筆畫,只有黑白兩色,不見一點溫度,蘇軾的思念則帶著融融的暖意,三分惆悵,三分釋然,餘下幾分,是帶著酒香的琴和月色:

    清夜無塵,月色如銀。

    酒斟時、須滿十分。

    浮名浮利,虛苦勞神。

    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

    雖抱文章,開口誰親。

    且陶陶、樂盡天真。

    幾時歸去,作個閒人。

    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蘇軾的作品可不是隻有一首《水調歌頭》唱著好聽,這首《行香子》也絲毫不遜色。在清冷的夜色中,對著月輪,思緒萬千。飲酒,飲的是思念,敬的是過往,什麼世事蒼茫,什麼浮名半生,都是夢,是幻,是指間握不住的光陰。

    把古詩詞的音樂美和意境美結合起來,在吟誦古詩詞的朗朗書聲中,能感受到古詩詞更動人的魅力,是語言節奏之美,是古典情愫之美,是一種被髮揮到極致的獨特審美體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麵包的保質期過了之後一天還能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