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635586239613

    寶寶一溢奶(吐奶),很多爸爸媽媽就會很緊張,擔心寶寶是不是生病了,會不會因此而營養不夠……其實,溢奶是4~6月齡小寶寶最常見的生理現象之一,大部分寶寶會在6月齡前後逐漸好轉,少數寶寶可能會持續到學步期前後才有所改善。

    溢奶(吐奶)的常見表現

    1.乳汁順著寶寶的嘴角流出。

    2.乳汁隨著打嗝噴出。

    3.在寶寶情緒很興奮、動作幅度很大的情況下,很多乳汁一下子從口腔、鼻腔噴射而出,呈噴射狀吐。

    最後一種情況常常令人害怕,但從生理結構來說,鼻子和口腔本來就是相通的,從鼻子裡噴出奶液(奶塊)也挺正常。若只是偶爾發生,且寶寶生長髮育不錯,精神好,飲食佳,在溢奶(吐奶)時沒有痛苦和不舒服的表現,家長就不必為此憂心忡忡,但還是要加強看護。

    溢奶(吐奶)的常見原因

    這種情況與寶寶消化器官的解剖特點有關。新生兒的消化系統尚未發育成熟,胃容量小,呈水平位,且胃的出口(下口)幽門括約肌緊,入口(上口)賁門括約肌松,食道或胃內容物很容易逆流到口腔外,尤其在寶寶吃得過快、過飽、吞嚥入大量空氣或吃奶後興奮運動時更常見。

    吐奶的病理性原因

    吐奶確實也可能是一些疾病的伴隨症狀,例如新生兒腹膜炎、腸梗阻、腸套疊、肺炎、食道閉鎖、腸道閉鎖等都可表現為吐奶。如果寶寶吐奶的同時,精神不好,吃奶不香,伴隨腹脹、腹瀉、哭鬧等各種不舒服表現,要考慮儘早就醫。

    溢奶(吐奶)嚴重時的處理方法

    1.適當調整餵奶的時間

    一方面,不要喂得過於頻繁。寶寶吃完奶後,消化排空母乳或配方奶需要2~4小時。如果胃內前一次的母乳或配方奶還沒消化完就喂,就會導致胃容量擴張,加重溢奶、吐奶現象。

    另一方面,不要等寶寶過度飢餓時才餵奶,容易導致他吃得過多而引發吐奶。

    2.嘗試調整餵奶的姿勢

    可以嘗試讓寶寶採用半臥姿勢或豎抱寶寶餵奶,這樣寶寶的身體有一定的傾斜度,乳汁容易透過胃的出口進入小腸。

    3.適時給寶寶拍一拍嗝

    餵奶過程中或者餵奶結束後給寶寶拍嗝,也有助於防止溢奶。

    母乳餵養的寶寶可以中間調整姿勢或者換另一側吃的時候給他拍一拍嗝;用奶瓶餵養的寶寶,可以在他喝完60~90mL的奶水後,就讓他暫停,給他拍一拍嗝;如果寶寶一邊吃奶一邊扭動不安,有可能也是提醒你,想要打個嗝了。

    常用的拍嗝方式有3種,可以自行選擇你和寶寶喜歡並適應的拍嗝方式。

    方法一:媽媽先坐好,在肩膀上墊一條幹淨的毛巾,讓寶寶的身體緊貼在你胸前,頭靠在你肩膀上。一手扶住寶寶的頭和背部,另一手空心掌在寶寶背部畫圈按摩或從下往上輕輕拍打(見圖1)。如果暫時沒拍出氣體,媽媽可以站起來繼續輕輕按摩或拍打,或者保護好寶寶的頭頸部,輕輕地將寶寶上下舉動幾次,再繼續之前的姿勢輕輕按摩或拍打。有時候,重力變化可以幫助寶寶排出氣體。

    方法二:媽媽先坐好,在大腿上墊一條幹淨的毛巾,讓寶寶側面靠著你的胸口坐在你的大腿上,拿一塊口水巾墊在寶寶的下巴處。一手支撐住寶寶的胸部和頭部,另一手空心掌在寶寶背部畫圈按摩或從下往上輕輕拍打(見圖2)。

    方法三:媽媽先坐好,一隻腳踩在一個小矮凳上,並在這條腿上墊一條幹淨的毛巾。讓寶寶趴在你的大腿上,頭部墊在你腳踩板凳的那條腿上,保持頭部高於胸部的位置,用空心掌在寶寶的背部輕輕畫圈按摩(見圖3)。

    需要注意的是:

    拍嗝的目的是把氣體與奶水分開,讓氣體上升後以打嗝的方式釋放出來,所以拍嗝的手法力度要很輕柔,否則太用力會把氣體和奶水一起拍出來。

    如果10分鐘左右沒拍出嗝來,沒必要一直拍嗝,吃奶後拍不出嗝也很正常。因為無論母乳餵養還是奶瓶餵養的寶寶,只要吃奶姿勢正確,通常不太容易吞嚥下空氣。

    4.寶寶採取右側臥位防誤吸

    吐奶並不可怕,但將奶液吸入呼吸道可能發生窒息,這就比較可怕了。解決辦法是:墊高寶寶的上半身(頭高腳底的斜面)或者讓寶寶入睡時採取右側臥位(右側臥位可以有效預防吐奶和誤吸,但是需要成人看護,以免變成危險的趴睡)。

    TIPS :減少寶寶溢奶的補充方案在安靜、輕鬆的環境中餵奶,避免噪音、強光等的刺激。用奶瓶餵養的寶寶要選擇大小適合的奶嘴孔。奶嘴孔過大出奶太快容易嗆奶,奶嘴孔過小吸奶費勁容易吞嚥下過多空氣。餵奶以後不要立即逗寶寶玩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錫紙和鋁箔是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