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 抵巇第四
【原文】
物有自然①,事有合離。有近而不可見②,有遠而可知。近而不可見者,不察其辭也;遠而可知者,反往以驗來也。
【註釋】
①自然:天然。這裡指有規律之意。
②見:發現、覺察。
④澗:山溝。
⑤息:止息。
⑥得:獲得。
【譯文】
世間萬物都有自然發展的規律,萬事都有聚合分離的法則。雖然距離很近卻互不認識,雖然距離很遠卻能互相瞭解;距離近的所以看不見,那是因為沒有考察對方言辭;距離遠的所以可以知曉,那是因為能經常來往,互相體察。
巇,也就是罅。罅是由小的裂縫開始,像山澗發展成大裂隙一樣。在裂痕剛出現時就要透過“抵”使其閉塞,透過“抵”使其減小,透過“抵”使破裂停止,透過抵的方法而使之消失,透過抵的方法而獲得成功,這就是用“抵巇”之術堵塞縫隙的道理。
①知:覺察。
②因化:順應變化。
④揮:揮動。
⑤施外:施教於人。
當事情有了危險的徵兆時,只有聖人才能覺察出來,而且能夠獨自發揮應有的作用。順應變化分析事物,善於使用計謀,發現細微之處,並提前預防。事情初起時如秋毫之末那樣微小,發展起來就可以形成震動泰山的效果。當聖人德政推行到外方以後,那麼奸邪小人的一切陰謀詭計,都可以利用抵巇之術。抵巇堵塞縫隙,就是一種道術。
天下分錯,上無明主,公侯無道德①,則小人讒賊,賢人不用,聖人竄匿,貪利②詐偽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父子離散③,乖亂反目;是謂“萌牙巇罅”。聖人見萌牙巇罅,則抵之以法。世可以治則抵而塞之,不可治則抵而得之;或抵如此,或抵如彼④,或抵反之,或抵覆之。五帝之政,抵而塞之,三王之事,抵而得之。諸侯相抵⑤,不可勝數。當此之時,能抵為右。
①道德:指通物得理。
②貪利:貪圖利益。
④抵如彼:指上文中的“抵而得之”。
⑤相抵:相互抵制、抵抗。
天下分崩離析,上沒有聖明的君主,公侯喪失道德,那麼進讒言幹壞事的小人就會出現,賢良的人得不到任用,聖人逃跑隱藏,貪圖利益和弄虛作假的人興風作浪,君主和臣子之間出現猜疑,以致國家綱紀土崩瓦解;民眾之間互相攻擊射殺,父子關係離散,甚至反目為仇,這就是國家大亂的徵兆。當聖人看見國家出現裂痕之後,就會採取“抵巇”之術堵塞裂隙。聖人認為:當世道可以治理的時候,可以用抵巇方法堵塞縫隙,當不可以治理的時候,則可用抵巇的方法獲得它。或者堵塞縫隙,或者得到天下,或者恢復天下,或者取代天下。傳說中上古五帝之時,是以抵巇之術堵塞天下,上古三王之時,是以抵巇之術得到天下。諸侯之間互相用抵巇之術爭奪的很多。此時,善於運用抵巇之術者就能成功。
①巇隙:可理解為逆亂事件。
②本句意謂:與天地有離合終始一樣,裂隙逆亂總相伴隨,不能不明察秋毫。
④上合:打擊之後加以堵塞。
⑤檢下:打擊之後得到它。
⑥因:根據。
⑦循:遵循。
與天地有離合一樣,裂隙逆亂總是相伴相隨,不能不明察秋毫。要想考察這些問題,就要用“捭闔之術”,能用此道的就是聖人。聖人,乃是天地所派遣的特使,假如世間沒有裂隙需要抵塞,那麼就深深地隱藏以等待時機;遇到裂隙出現需要抵塞,那麼就為此謀劃。這樣,對上可以合作,對下可以督察。既能有所根據,又能有所遵循,這就是天地的守護神。
【評析】
“抵巇”的謀略就是在裂痕剛剛出現時,就要透過抵禦來使其得以控制或使破鏡重圓,在裂痕不可彌補時就要透過破壞使其徹底瓦解,並重建“完整”。重建“完整”有兩種方法,一是彌補,二是征服。彌補的結果是恢復原樣,征服就是加以改造重新獲得。由堵塞小的縫隙,就可以悟出“防患於未然”的道理。堵塞小縫隙,實際就是治國的謀略。五帝時代可以用彌補的方法,三王時代只能用征服的辦法。至於諸侯之間的征伐更是不計其數。在天下大亂之時,就要靠“抵巇”取勝。所謂裂縫,可指事變、奸計。明察裂縫,可以窺察奸人。另外,明察裂縫,也可指識別敵對陣營中的隔閡,用離間計使敵人的裂縫變大,最終分裂他們。
鬼谷子 抵巇第四
【原文】
物有自然①,事有合離。有近而不可見②,有遠而可知。近而不可見者,不察其辭也;遠而可知者,反往以驗來也。
【註釋】
①自然:天然。這裡指有規律之意。
②見:發現、覺察。
④澗:山溝。
⑤息:止息。
⑥得:獲得。
【譯文】
世間萬物都有自然發展的規律,萬事都有聚合分離的法則。雖然距離很近卻互不認識,雖然距離很遠卻能互相瞭解;距離近的所以看不見,那是因為沒有考察對方言辭;距離遠的所以可以知曉,那是因為能經常來往,互相體察。
巇,也就是罅。罅是由小的裂縫開始,像山澗發展成大裂隙一樣。在裂痕剛出現時就要透過“抵”使其閉塞,透過“抵”使其減小,透過“抵”使破裂停止,透過抵的方法而使之消失,透過抵的方法而獲得成功,這就是用“抵巇”之術堵塞縫隙的道理。
【原文】
【註釋】
①知:覺察。
②因化:順應變化。
④揮:揮動。
⑤施外:施教於人。
【譯文】
當事情有了危險的徵兆時,只有聖人才能覺察出來,而且能夠獨自發揮應有的作用。順應變化分析事物,善於使用計謀,發現細微之處,並提前預防。事情初起時如秋毫之末那樣微小,發展起來就可以形成震動泰山的效果。當聖人德政推行到外方以後,那麼奸邪小人的一切陰謀詭計,都可以利用抵巇之術。抵巇堵塞縫隙,就是一種道術。
【原文】
天下分錯,上無明主,公侯無道德①,則小人讒賊,賢人不用,聖人竄匿,貪利②詐偽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父子離散③,乖亂反目;是謂“萌牙巇罅”。聖人見萌牙巇罅,則抵之以法。世可以治則抵而塞之,不可治則抵而得之;或抵如此,或抵如彼④,或抵反之,或抵覆之。五帝之政,抵而塞之,三王之事,抵而得之。諸侯相抵⑤,不可勝數。當此之時,能抵為右。
【註釋】
①道德:指通物得理。
②貪利:貪圖利益。
④抵如彼:指上文中的“抵而得之”。
⑤相抵:相互抵制、抵抗。
【譯文】
天下分崩離析,上沒有聖明的君主,公侯喪失道德,那麼進讒言幹壞事的小人就會出現,賢良的人得不到任用,聖人逃跑隱藏,貪圖利益和弄虛作假的人興風作浪,君主和臣子之間出現猜疑,以致國家綱紀土崩瓦解;民眾之間互相攻擊射殺,父子關係離散,甚至反目為仇,這就是國家大亂的徵兆。當聖人看見國家出現裂痕之後,就會採取“抵巇”之術堵塞裂隙。聖人認為:當世道可以治理的時候,可以用抵巇方法堵塞縫隙,當不可以治理的時候,則可用抵巇的方法獲得它。或者堵塞縫隙,或者得到天下,或者恢復天下,或者取代天下。傳說中上古五帝之時,是以抵巇之術堵塞天下,上古三王之時,是以抵巇之術得到天下。諸侯之間互相用抵巇之術爭奪的很多。此時,善於運用抵巇之術者就能成功。
【原文】
【註釋】
①巇隙:可理解為逆亂事件。
②本句意謂:與天地有離合終始一樣,裂隙逆亂總相伴隨,不能不明察秋毫。
④上合:打擊之後加以堵塞。
⑤檢下:打擊之後得到它。
⑥因:根據。
⑦循:遵循。
【譯文】
與天地有離合一樣,裂隙逆亂總是相伴相隨,不能不明察秋毫。要想考察這些問題,就要用“捭闔之術”,能用此道的就是聖人。聖人,乃是天地所派遣的特使,假如世間沒有裂隙需要抵塞,那麼就深深地隱藏以等待時機;遇到裂隙出現需要抵塞,那麼就為此謀劃。這樣,對上可以合作,對下可以督察。既能有所根據,又能有所遵循,這就是天地的守護神。
【評析】
“抵巇”的謀略就是在裂痕剛剛出現時,就要透過抵禦來使其得以控制或使破鏡重圓,在裂痕不可彌補時就要透過破壞使其徹底瓦解,並重建“完整”。重建“完整”有兩種方法,一是彌補,二是征服。彌補的結果是恢復原樣,征服就是加以改造重新獲得。由堵塞小的縫隙,就可以悟出“防患於未然”的道理。堵塞小縫隙,實際就是治國的謀略。五帝時代可以用彌補的方法,三王時代只能用征服的辦法。至於諸侯之間的征伐更是不計其數。在天下大亂之時,就要靠“抵巇”取勝。所謂裂縫,可指事變、奸計。明察裂縫,可以窺察奸人。另外,明察裂縫,也可指識別敵對陣營中的隔閡,用離間計使敵人的裂縫變大,最終分裂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