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刀筆小吏1970

    孫公千古!

    孫公是天啟皇帝的老師,是晚明少數具有清醒的政治素養高超的軍事才能和高尚的道德品質的人,他一手構建了關寧錦防線,這道防線不但氣死了努爾哈赤累死了皇太極還一直撐到了明代滅亡依舊屹立不倒,要不是吳三桂獻關降清還是東北的一道牢不可破的防線。

    孫公不但構建了關寧錦防線還為這道防線配備了一批精兵強將如袁崇煥、滿桂、祖大壽、趙率教等,就是這批人撐起來東北抗清大旗,個個都是大明忠臣。

    孫公一手練就了天下第一精兵‘關寧鐵騎’,這支隊伍後來成為皇太極和李自成都無法擊敗的勁旅,要不然崇禎自毀長城殺了袁崇煥關寧鐵騎不會交給吳三桂手中,也就不會隨吳氏降清。

    孫公退休後隱居家鄉,被清軍破城俘獲後面對高官厚祿和滅滿門的利誘和威逼大義凜然不屈而死,相比較洪承疇、錢謙益之流不知道高明多少倍。

    總之,這是晚明的唯一一位能夠挽狂瀾於即倒的人物,可以多疑的崇禎不能善加利用加之孫公年紀太高。這是那個時代的悲劇也是大漢百姓的悲劇更是大明朱家王朝的悲劇。

  • 2 # Lhclearly

    根據題主關於寧遠城的附註,我將主要從軍事方面來回答這個問題。

    從軍事上面,孫老先生可以稱其為明代傑出的軍事家,明史上面說其為救明第一人其實沒啥問題。但是傑出不代表他就是救世主,第一人不代表他真的有能力救大明。

    孫老先生的遼東的戰略其實很簡單:憑堅城,用大炮。等部隊訓練有素以後再尋求在野戰中擊敗後金。這個戰略思想到底怎麼樣,我覺得應該和當時大明所能想到的方法作比較才能評價。實際上大明最開始的遼東戰略是熊廷弼先生提出的陸上以馬步軍守廣寧(遼寧北鎮),在天津,登等港口布置水軍。在後金攻擊廣寧不成疲憊的時候水陸並進,剿滅後金。這個戰略思想從後世的角度來看是正確的。明朝相比後金最大的優勢在水軍,發揮水軍的機動性襲擾對手可以最大化利用自己的優勢。但是,很可惜,熊老先生的戰略思想還沒完全踐行就因為黨爭夭折了。1622年的廣寧之戰潰敗宣告熊老先生的戰略破產。那麼接下來大明可以實行什麼戰略呢?在經歷王在晉與孫承宗先生的一番辯論後,孫老先生的戰略就被採用了。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場辯論中孫老先生是贏了的。因此有些人指責明廷不用王在晉對國家財政負擔更小的戰略而用塔攻是自取滅亡的言論是站不住腳的。你主官尚且不能使自己的戰略讓人信服,明廷為啥要用你的戰略。

    那麼孫老先生的戰略有沒有用呢?題主提到修築寧遠城等是勞民傷財。但實際上不修寧遠城連關外都出不去。明廷當時對遼西兵的評價是見敵人後一個跑的比一個快。在這種情況下修堡壘堅守發揮火器優勢,等部隊訓練完成再出戰確實是最優解。

    那麼為什麼孫老的遼東戰略沒有就成功呢?第一個原因是孫老的戰略在實施階段只完成了第一部分。也就是修城。修城的目的是為了壓縮後金生存空間,同時為自己練兵爭取時間。但明朝在遼東的練兵收效甚微。除了關寧軍等少量部隊,大部分的明軍直到關外之地全失也不具備和清軍正面野戰的能力。那這能怪孫老先生嗎?我覺得主要責任不在孫老先生身上。明軍當時喝兵血的現象很嚴重。士兵的薪水都握在當官的手裡。虛報名額,扣留軍餉是家常便飯。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想練兵,當官的同意嗎?不同意啊。你練兵不就是要讓我們把我們手裡的錢分下去了嗎。孫老先生畢竟只有一個人,在普遍貪汙的大環境下一個人的力量是很微弱的。那麼在舊官僚不配合的情況下只能擴大軍隊規模招募新軍了。但新軍本來就是無奈之舉,他的壯大受到了舊官僚的極力阻擾。 不過這不代表孫老先生的戰略就破產了。後金被壓到當時沒開發的東北其實也不好受,皇太極甚至有段時間想和明朝講和。真正要命的是第二個原因。孫老先生的戰略是在遼東構築防線,但這道防線是可以繞的。只要借道蒙古就可以繞過去。在孫老先生剛剛開始經營遼東的時候,漠南蒙古其實是和後金敵對的。但隨著時間的發展在明朝官員一波波的作死操作下蒙古倒向了後金。這時候遼東防線才真的完全破產。崇禎2年皇太極繞長城攻北京實際上就宣告了明朝的失敗。但這能怪孫老先生嗎?漠南蒙古的主要負責人從來就不是他。我們更不可能指望一個人能為十幾年後的錯誤提前買單。

    因此,題主關於孫老先生修寧遠城勞民傷財才結果來看是正確的,確實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但我們不能因此就否定孫老先生的功績。至少在明末這個官場黑暗的時代,孫老先生是少有的能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的人,並且遼東戰事在他主持期間也確實是朝著好的方向發展。他也確確實實為大明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誰能給我歌曲《對手》的完整歌詞,就是哪幾句對應是誰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