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周金祥
-
2 # 貝殼裡的陽光
所謂360行,行行出狀元,各個領域的巔峰之人都有各自的特質,不過肯定也有共同的方面。我妄自揣測一下。
第一:我並不認為他們都是目標明確且堅定不移的,因為他們曾經肯定也迷茫過,也彷徨過,也否定過自己,但是我相信他們都是堅持向前的,不輕易放棄的。
第二:我也不認為他們都是多麼真知灼見,不會犯錯的人,因為沒有不犯錯的人,這個時代也沒有能看到未來30以後的人,但是他們肯定是有遠見,知錯能改,及時調整方向的人。
第三:我同樣不認為他們是多麼經驗豐富,知識淵博的人,因為經驗是靠經歷累積的,但是他們肯定是主動學習,反省自己,且謙遜有內涵的人。
第四:相信他們也都是逢人生機遇,身懷大運之人。
第五:隨市場,社會和國家政策方針而行,順勢而為之人。
02 讀懂員工:要贏人心,先懂人心
※問題匯入※
章小萬正式入職的第一個月,為了趕進度整個團隊都陷入加班的“魔咒”。周總說:“這個專案時間比較緊張,大家辛苦堅持一下,做的好會給大家發獎金。”章小萬心想:“根本不想加班,也不在乎什麼獎金。”
在西方管理心理學中有一個理論叫“經濟人假設”。該理論認為人的本性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工作動機就是為了獲得經濟報酬。所以,長期以來,管理者在對員工的激勵上,更多的都是採用物質手段。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新生代員工的特點逐漸傾向於“社會人假設”——金錢不再是激勵他們積極工作的唯一動力,心理需求才是影響其工作積極性的主要因素。所以說,他們更需要的是一個“懂”他們的管理者。
許多管理者也想要走進員工內心去讀懂他們,但是付出各種努力之後卻發現結果並不理想。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答案很簡單:你給的不是他們想要的。例如,周總用獎金的方式鼓勵員工加班。這種僅從表面行為“讀”員工的做法顯然容易將管理者帶入誤區。懂心理學的管理者會從員工言行表象的蛛絲馬跡中“讀懂”員工心理層面的問題所在。
以章小萬不想加班為例。章小萬拒絕加班背後可能有很多心理層面的原因:
Ø 章小萬在平時的工作中透露,自己跟媽媽住,媽媽每晚都會等自己回家一起吃飯。那麼,他拒絕加班心理原因可能就是:我想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多陪陪家人。
Ø 章小萬跟同事私下很少聊到工作,渴望工作和生活之間的平衡。
Ø 領導給的獎金太低,沒有加班的動力。
以上這些都有可能是導致章小萬拒絕加班的心理原因。但是很多管理者在面對類似的問題時,只看到了章小萬表面的不情不願,並沒有試著去了解深層次的原因。最終導致管理者和員工之間,因為“不懂”而產生隔閡和矛盾。想要化解這種矛盾,就需要管理者對員工有深入的瞭解,透過對員工行言舉止的觀察,讀懂員工。
金錢不再是激勵新生代員工積極工作的唯一動力,心理需求才是影響其工作積極性的主要因素。
管理者如何才能讀懂員工?
(1)察言觀色:從語言、微表情讀懂你的員工
Ø 察言:透過員工說話的方式,來判斷他的情緒狀態。通常情況下,情緒低落的人說話都比較慢,情緒高的人說話速度比較快。而如果平時說話很溫柔的人,突然很大聲音說話,說明這件事情帶動了他的情緒。具體的還需要管理者就當時的語言環境,作出具體的判斷。
Ø 觀色:透過觀察員工表情、行為的變化,洞察員工心理層面的想法。例如,管理者在跟員工溝通時,如果員工皺眉,那麼表示員工對話題不感興趣或者比較糾結;如果員工突然挑高右眉,就表示員工不同意該觀點。
(2)深入溝通:瞭解員工心理層面的想法
Ø 以員工感興趣的話題切入。要想跟員工透過溝通的方式拉近距離,切忌一味跟員工聊績效,而是以朋友之間聊天的方式進行溝通。例如,跟員工聊熱門的電影或者生活方式等一些輕鬆的話題,讓員工處於一種完全放鬆的狀態。
Ø 對不同的員工使用不用的溝通方式。根據員工的性格、習慣等使用不同的語言,和員工保持同頻。例如,有的員工說話聲音小,比較畏懼跟管理者說話,那麼管理者也要適當降低音調,並表示出友好的態度,讓員工消除緊張、恐懼的情緒。再例如,有的員工在跟領導溝通的時候,每句話都帶有“領導”這種稱謂,說明這個員工對領導缺乏信任感,這就需要管理者放低姿態,營造一個和諧的溝通氛圍,消除不信任。
要想跟員工透過溝通的方式拉近距離,切忌一味跟員工聊績效,而是以朋友之間聊天的方式進行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