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904734601350

    社交恐懼症要怎麼辦?心理學家教你三招克服

    “社交恐懼症是恐懼症中最常見的一種,患者主要表現為對社交場合和人際接觸過分擔心、焦慮、害怕。

    他們害怕自己會在公眾場合做出一些難看的行為而被他人看不起,也不願意在公眾場合與人接觸,害怕目光對視,認為別人都在打量自己,發現自己內心的不安窘迫和深藏的秘密。

    為此,患者出現明顯的緊張、焦慮、害怕社交場合,甚至對幾周後的社交情境畏懼不已,而在社交場合也表現的更差,形成惡性迴圈。

    社交恐懼症主要表現為患者畏懼在公眾場合與他人交談或者當眾發言。”

    那麼,得了社交恐懼症要怎麼辦?難道只能懦弱謹慎地躲在所有人的背後,避開一切需要與人交流的場合,擔心害怕一輩子嗎?

    當然不!

    Q1:認識不一樣的我

    認知心理學認為,認知過程是情感和行為的中介,想要適應不良行為和情感,首先要找出不良認知,然後像打倒小怪獸一樣打倒它們。

    因此,想要克服社交恐懼,首先要明白你恐懼的是什麼。你是害怕在公眾場合下講話,還是擔心與人交流溝通,或者僅僅是他人不經意間的目光就會使你非常難受?

    亦或是,你看著他人在社交場合面前遊刃有餘,光芒萬丈的樣子,再看看懦弱膽小,無能的自己,兩相對比之下,越來越焦慮,越來越自卑,最終只想躲在一個安全的小角落裡,蒙上自己的雙眼,不想看見別人的優越。

    這時,你需要知道的是,你的想法不總是正確的。你需要學會對自己不合理的觀念進行挑戰式的追問、質疑,從而動搖它們;

    或者可以透過向別人詢問,瞭解他人眼中的你是怎麼樣的一個人,興許他人的評價會大大動搖你原有的認知。

    同時,你還可以開啟一張紙,想想你有什麼優點,和過去的你相比,你有什麼進步,列舉與自己評價相悖的事實。

    如果你想不到,可以請你的親戚朋友幫助你,他們眼中的你可能非常棒。例如:

    “我在今天的聚會上表現的真實糟透了,像一個木頭人一樣一動不動。”

    “可是也有朋友和我講話了呀,他好像也蠻開心的。”

    “而且今天的衣服是我精心挑選的,有人誇我好看呢。”

    “雖然我還是大部分時間都窩在角落,可是比上一次,我和更多的人打招呼了呢。”

    “我在一點點克服自己的恐懼,我很努力,不是嗎?”

    Q2:多一點社交鍛鍊,提升交往能力

    社交恐懼症患者,通常表象為交往經驗、交往技巧的缺乏,他們大都不是不會社交,而是不知道如何更好地與人交流,簡而言之,就是“尬聊”。

    因此,加強社交鍛鍊,學習各種社交技巧,有利於提升自己的交際能力。你可以請你的親人、朋友做你的交流物件,假裝在一個陌生的地方初次見面,讓他們告訴你哪裡做的不夠妥貼。

    常見的交往技巧有:

    ü 在交往中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發現別人的優點和價值。如果你真的不會說話,那做一個貼心的傾聽者也很不錯。

    ü 善於讚美他人。恰到好處的讚美可以拉近彼此的關係,畢竟人們不會討厭一個喜歡自己的人。

    ü 在交往中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舉止。如果你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表情,那就面帶微笑吧。笑容是溝通的橋樑。

    當然,這些都很不容易,很有可能你的恐懼會迫使你不能交流,這時,你需要專業的心理諮詢師的幫助。

    Q3:尋求心理諮詢,給自己一個放下恐懼的機會

    由於社交恐懼症是一種較為嚴重的心理障礙,一般很難自愈,需要藉助他人的力量,需要專業的心理諮詢師的幫助。心理諮詢有很多種方法,較為常用的就是行為主義的系統脫敏。

    這主要包括三個步驟:

    首先,學會使肌肉完全放鬆,這可以透過音樂或他人暗示下實現。

    其次,將恐懼的刺激和情境按照引起恐懼體驗的強度大小排成等級,等級最低的一段幾乎不能引起恐懼,等級最高的一端引起極強的恐懼。

    最後,逐步想象不同等級的恐懼刺激,當出現恐懼反應時,結合前面學會的放鬆訓練,逐漸放鬆,直至恐懼感消失,然後接著想象下一等級的刺激,直到不再出現恐懼反應。

    除了系統脫敏外,還有暴露療法也較常見,簡單而言就是強迫患者直接暴露於引起恐懼的情境中,充分體驗恐懼情緒,然後逐漸適應。

    當然,這些方法都需要專業人士的指導與幫助。

    最後,願你不再被恐懼環繞,勇敢邁出全新的一步,我們會一直陪伴你。

    Talkroom-更快更靠譜更省錢的心理諮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能長高的維生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