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王的釣魚日記
-
2 # 胡人913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窩子裡有魚泡不起魚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氣壓、天氣、餌料、線組等等。具體的還是要分兩種情況,一種是黑坑,一種是野釣。我在黑坑中遇到窩子裡有魚泡,但不起魚的情況比較多。記得一次直接不是去釣魚,而是去看魚泡的。那次是釣鯉魚,因為天氣突然變冷我就比平時的時候多加了點小藥,結果是開始的時候還基本有口,但過來一個小時左右就死窩了。氣泡到處是,就像好多影片裡看見的氣泡直接要把浮漂都頂爛那種,然後魚都是蹭線,不打又有動作打又是都是錨魚,最後是把窩子攪了。當時自己也剛剛接觸黑坑沒多久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後來是一位大師告訴我說是小藥加多了死窩了。現在想想自己當初為什麼那麼傻,就不會有點變通。後來我遇到這樣的情況我是這樣處理的:1.及時調整餌料味型,減輕餌料小藥或是直接用素餌。2.及時更換子線,換成細子線。3.減少拋竿頻率,把散炮變小。4.最後一招換成米飯餌,不行收竿走人當然,也有可能不是上述原因,而是窩子裡進了鰱魚,其他魚不敢進窩。在我野釣的時候也遇到過有魚泡不起魚的情況,特別是釣有青苔的窩子。就野釣我覺得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以下幾個:1.窩子不乾淨,魚找不到餌。2.有兇猛的魚進窩了,目標魚不敢吃餌。3.天氣原因,魚不開口。4.季節原因,魚不開口(比如春季魚產卵)。一般野釣遇到窩子有魚星但是不吃餌的時候我會這樣調整:1.調整浮漂,由釣底改為釣離底。2.在第二次來釣的時候帶一些碎石來撒進窩子,讓石子把雜物壓到底,使魚兒能看見餌。3.及時調整釣點,可以向釣一釣正窩子的邊,可能那裡沒有雜物,魚能找到餌。最後,釣魚不是一成不變的生搬硬套,每個地方的魚情不一樣,大家對問題的理解也不一樣,以上意見僅供參考,如有不妥地方望見諒,謝謝!
-
3 # 八爪娘娘
通常我們在釣魚的時候回發現窩子有泡泡冒起來,有時候是魚,有時候是氣泡,這個怎麼樣區分?那就的看你自己的經驗了,只說一點,魚的氣泡不會很快消失,而正常的空氣氣泡上來就會破掉。
言歸正傳,我們通常在釣魚的時候,無論野釣也好,黑坑也好,窩子來魚了,你能看見是魚的氣泡,但是魚就是不吃鉤,特別是鯉魚和鯽魚,這個是什麼原因呢?其實大多數人都會認為是餌料的味型不對,其實不然,如果魚不愛這個味道的話,它是不會被吸引過來的。那是因為魚在你窩子裡找不到勾上的餌料,因為在水庫湖泊釣魚,水底的淤泥很厚,如果你的餌料比重偏大的話,那麼餌料沉入水底後會落在淤泥裡面,魚兒問到了香味過來,但是找不到吃的,只能在你窩子裡面乾著急,不停的攪動水底的淤泥,這樣就導致了有許多魚泡,並不是說魚不吃啊,是它找不到吃的,著急啊。
分析了有魚泡的不吃鉤的原因,那麼怎麼解決呢?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
第一,就是改變餌料的比重,把餌料調整的軟一點,比重小一點,這樣當餌料落入水底以後,就會停在淤泥的表面,魚兒聞到香味過來,能發現餌料,然後就會順利的吃鉤了。
第二,就是調整浮漂,把浮漂調的靈敏一點,調高目釣低目,使餌料在水底的的狀態是輕觸底就行了。
回覆列表
在垂釣過程中,窩點有泡但無魚就餌是何原因?針對此問題,以個人經驗感覺可從以下幾方面分析:
1.水底為汙泥層,出現的泡泡多為單個或三五個且氣泡大小不均,小如黃豆大如乒乓球。出現間隔時間不定,有時連續出現有時很長時間出現一次。這種氣泡多為沼氣泡,並非魚泡。這時窩點內無魚,即無就餌漂象。
2.水底為汙泥且醬層較厚,出現有規律遊動性氣泡。如米粒大小較多或成片,如花生豆到黃豆大小成串,出現這種氣兩泡多為鯽魚和鯉魚在水下覓食。此時浮漂無就餌動作多因釣的過頓,餌料比重過大,或因風浪、流水,導致餌料陷入醬層。魚被餌料味道吸引卻發現不了魚餌,浮漂此時也就無動作。改善方法:可在餌中加輕麩雪花粉之類改變餌料比重,減鉛釣雙釣離底或一觸一離。
3.水底為沙底或石底及硬泥底,出現2中出現的鯽鯉氣泡時,魚不就餌。這種情況多會出現天氣較悶,魚開口差或釣的過頓出現小魚口浮漂即表現不出來。解決方法為調漂釣靈,還沒口就更換一款清淡型餌料。第二種況盲目相信小藥,加多了而造成死窩。這種情況只能換位。
4.水底如3。出現密整合片或菊花狀小氣泡,多為鰱魚進窩。可調整餌料味形和減輕霧化來解決。如果出現大於花生甚至雞蛋的幾個氣泡切有遊動性,多為鱅魚或草青進窩。可適當等待,如長時間無口,基本確定為鱅魚。解決方法同鰱魚。
以上四種情況為本人在野釣過程中,針對有泡無口的小經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不對之處請指正。
老路子祝廣大釣友:開杆中魚,爆口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