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66759068971

    1.

    深入生活與實踐相結合,促進聾童對語言的理解

    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聾童學以致用,大膽地、自由地進行語言交往實踐。例如教《交通工具》時,將孩子帶到大街上,看見公共汽車就提問:“這是什麼車?”孩子回答:“這是公共汽車。”老師又問:“公共汽車怎麼叫?”“公共汽車嘀、嘀、嘀。”這時有一個很聰明的孩子看見一輛小汽車開了過來,他模仿老師的樣子問:“這是什麼車?”“小汽車怎麼叫?”老師伸出大拇指對這個孩子說:“你真棒!說得真好!”其他的聾童也積極效仿。孩子們學習興趣盎然,這樣,孩子們學得既新鮮、又愉快。

    在生活中引導聾童隨時隨地說話,隨時隨地同周圍人群交流,感受語言,能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生活及從事其他活動,並體驗成功的喜悅,在精神上得到滿足,從而激起和強化語言,並藉助語言進行交往,從此聾童就能自覺、努力、勤奮、刻苦得學習語言。

    2.創設環境,將教學與生活相結合,促進聾童語言應用能力

    遊戲是一種符合聾童身心發展要求的快樂而自主的實踐活動,將課堂教學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在一起,在遊戲中,聾童可以主動地、充分地參與,透過角色、語言、動作及創新,從中獲得快樂,獲得對語言更深的理解,使思想、行為得到健康發展。例如,在學習《皮球浮上來了》一課時,我讓同學分別扮演“馬龍”、“石宏”、“葉莉”、“朱文”,分角色表演,課文由“死”到“活”,孩子們在輕鬆的活動中,理解了課文內容,並且鍛鍊了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為了給聾童進一步創設寬鬆的學習環境,取得遊戲教學的最佳效果,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和教學計劃,有組織有計劃地安排遊戲,並提供足夠的遊戲材料。例如,認識醫院這一單元,教師可戴上白帽子、穿上白大褂、手拿聽診器來充當醫生,聾童有的戴上媽媽的圍巾、背上媽媽的包充當媽媽,領著孩子來醫院看病。醫生(老師)可以透過給孩子看病時,教聾童說“醫生”、“打針”、“吃藥”、“疼不疼”……這一教學形式,聾童較感興趣,而且在教學中要儘量使聾童獲得新的形象感受,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在愉快、和諧的氣氛中學到知識,深化對語言的理解。 3.

    加強直觀教學,注重語言文字與實物形象的統一,使語言具體形象化

    入學的聾童最小的也在4歲,一般來說,他們見到的具體實物較語言或概念要多幾倍到幾十倍,語言與實際的人、事、物不能結合起來,語言的刺激量太少,也不夠強,要發展語言的理解能力,教師就要首先從直觀教學入手,同時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堅持直觀教學,不斷增加語言的刺激量,使零星、分散的語言,連成句、段、篇,聾童對語言的理解就會大大加深,也會更加全面、更加正確。

    實物的直觀,有些很容易,指指點點很方便,如筆墨紙硯、桌凳黑板、叔叔阿姨等,反覆讀音,配以文字、圖片,學生不難掌握,可是,抽象的一個道理,一件事,就不是隨隨便便拿得出來,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的,既要防止語言文字脫離形象,又要防止用形象代替語言,因此,對於這些,教師必須用實物演示、動作表演、圖片幻燈、書面語言(卡片、板書)以及多媒體合成畫面、錄相等手段,促進聾童直觀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促進語言理解。例如,故事《狼來了》,“放羊”、“突然”、“生氣”、“說謊”、“狼來了”、“不說謊”等一系列的詞語,在播放動畫中讓他們反覆體會、朗讀、講故事理解說謊的害處、教育孩子不能說謊,要誠實,這樣圖文並茂,講讀結合,加深了他們對語言的理解。久而久之,隨著語言刺激量的增加,當他們閱讀語言文字時,頭腦中就會浮現出事物的具體形象,就能讀懂,當他們見到這一事物形象時,就能用語言文字正確地表達出來。

    4.

    提高認識,將培養聾童語言理解能力與聾童康復教育相結合,為聾童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語言理解能力是發展聾童語言能力的關鍵,關係著聾童的康復,關係著聾童對各種知識技能的理解、掌握,有利於智力的開發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有利於他們良好品質的形成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如果聾童一旦在這方面有所突破,他們一生的思想生活、工作將會更為健康地發展,甚至會出現更多的人生奇蹟。周婷婷、海輪·凱勒等不是最好的印證嗎?

    培養聾童的語言理解能力,正是聾兒語訓的難點和重點,教師只有拿出百倍的熱情,百倍的耐心,無私的奉獻,鑽研探索,才能取得突破性進展,取得成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最悲傷的詩句。2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