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是一種語言,同時具有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既然是語言,那麼總是與人分不開的,因此,英語是可以自學的,但是在如今的環境下,自學英語有諸多的不利因素,阻礙著自學者進步。在這裡學習英語的人基本都是在中國的環境下,這種環境的制約,有其特殊性,但大多都與人們對英語的固有印象相關。
針對環境因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就是教學環境。在中國,英語作為主科,是無論各種考試都要必考的科目。在這種條件下,國內的英語輔導機構可謂不計其數。這些機構的流派各不相同,但總體上來說,近年來都在走激勵式教育的路線。這種路線的特點是不追求技術方面,只追求激勵學習者的意志。在發音方面,很多機構都在強調發音的誇張,嘴要張大,試圖用一些非常主觀的詞彙來描述英語的發音,這種路線對於自學者影響很大,使得自學者認為,只有誇張嘴張大才能學會英語發音,這種方法的本質在於模仿,但人的模仿能力有強有弱,很多自學者在這樣的影響下,難免會誤入歧途。而在語法方面,鼓吹不學語法,只是要把句子背下來,要通篇的背誦。這種方法對於年齡很小的學生可能會有些用處,但是對於自學者這個方法並不是捷徑,因為自學者通常都是成年人,成年人的記憶力並沒有普通學生那樣牢固可靠。並且成年人趨於理性思考,在以背誦為基礎的學習過程中,無法實現自我擴充套件、自我延伸,這樣造成了說出來的英語機械化,僵硬,有背誦的痕跡。
第二是語言環境。由於英語不是中國的官方語言,在中國極少有條件與他人交流英語。學習是一個過程,如果沒有條件去實踐,那麼效率是非常低的。一方面,在中國當前的學習環境下,基本都趨於應試教育,很少有人為了真正掌握英語而去學習英語,所以很多人並不喜歡開口說英語。另一方面,即使有一首部分人希望掌握英語這個語言,但說出來的東西難免會有錯誤,而自學者又忽略了對錯誤辨識能力的鍛鍊,因此,即使與其他愛好者交流,也會發現進展十分緩慢。
語言是表達的核心手段,因此,我們如果需要描述一件事物,需要用語言來描述。語言也是一樣的,要想描述語言,就需要用語言來描述,然而,對於語言本身描述的效率並不是很高。這樣對於很多老師來講,會降低要求。在這一方面我們不妨來看一看音樂教育,很多孩子從小練琴,老師的教學也是十分嚴格的,老師的容錯度很差,也就是說,只要一點錯誤,老師就予以糾正,這是因為音樂用語言來描述,可以描述得非常清楚。然而,對於言來說,由於無法描述的十分清楚,學生不容易學會,這樣來講,老師的容錯度就比較高,即使學生犯了很多錯誤,老師也不予以糾正。而這種現象會延續到自學過程,並且由於自學沒有老師帶領,更容易產生得過且過的思想,學習不認真,直接影響學習效果。
自學一門語言,對於自身來講,挑戰是很大的。有的自學者一味的追求口音,認為英語分很多種口音,要學一種流行的,或者學一種優雅的口音,否則學的英語就不正宗不地道。實際上,這是一個誤區,英語有自己的發音系統,要使用英語的發音系統來說英語,而不是其他語言的發音系統來說英語。在學會英語發音之前,先不要急著談口音,只要使用的是英語發音,那麼口音就是一件無所謂的事情。英語的發音實際上只是一個框架,在這個框架內浮動都是正確的。
而對於語法方面的學習,也有很多人片面地追求口語,認為當今流行的都是口語。然而,學習英語要聽說讀寫一同進步,書面語和口語並不矛盾,兩者相互促進,事實上,口語的語法更加複雜,只有學好了英語的語法,才能體會到口語當中語法方面的變化,比如省略、替代等現象。語法和詞彙、發音是基礎,在這個基礎上才可以根據英語的習慣和歐美文化來遣詞造句,說出地道的英語。
在自學英語的過程中,一定要杜絕不求甚解、得過且過的思想。在發音方面,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想一想發音究竟是什麼樣的,單個音素組合在一起,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在詞彙方面,要以歐美人的思維去體會詞彙的意義,不能只看漢語意思。在語法方面,一定要學以致用,不能死學語法也不能不學語法。做到了以上這幾點,我想學習英語還是很輕鬆的。
以上就是阻礙學生自主學習英語能力的幾個主要因素,會使學生迷失方向,在長時間學習英語之後,發現英語水平停滯不前,與真正高手差距仍然很大,由此失去學習英語的信心和動力。
英語是一種語言,同時具有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既然是語言,那麼總是與人分不開的,因此,英語是可以自學的,但是在如今的環境下,自學英語有諸多的不利因素,阻礙著自學者進步。在這裡學習英語的人基本都是在中國的環境下,這種環境的制約,有其特殊性,但大多都與人們對英語的固有印象相關。
環境因素針對環境因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就是教學環境。在中國,英語作為主科,是無論各種考試都要必考的科目。在這種條件下,國內的英語輔導機構可謂不計其數。這些機構的流派各不相同,但總體上來說,近年來都在走激勵式教育的路線。這種路線的特點是不追求技術方面,只追求激勵學習者的意志。在發音方面,很多機構都在強調發音的誇張,嘴要張大,試圖用一些非常主觀的詞彙來描述英語的發音,這種路線對於自學者影響很大,使得自學者認為,只有誇張嘴張大才能學會英語發音,這種方法的本質在於模仿,但人的模仿能力有強有弱,很多自學者在這樣的影響下,難免會誤入歧途。而在語法方面,鼓吹不學語法,只是要把句子背下來,要通篇的背誦。這種方法對於年齡很小的學生可能會有些用處,但是對於自學者這個方法並不是捷徑,因為自學者通常都是成年人,成年人的記憶力並沒有普通學生那樣牢固可靠。並且成年人趨於理性思考,在以背誦為基礎的學習過程中,無法實現自我擴充套件、自我延伸,這樣造成了說出來的英語機械化,僵硬,有背誦的痕跡。
第二是語言環境。由於英語不是中國的官方語言,在中國極少有條件與他人交流英語。學習是一個過程,如果沒有條件去實踐,那麼效率是非常低的。一方面,在中國當前的學習環境下,基本都趨於應試教育,很少有人為了真正掌握英語而去學習英語,所以很多人並不喜歡開口說英語。另一方面,即使有一首部分人希望掌握英語這個語言,但說出來的東西難免會有錯誤,而自學者又忽略了對錯誤辨識能力的鍛鍊,因此,即使與其他愛好者交流,也會發現進展十分緩慢。
學術因素語言是表達的核心手段,因此,我們如果需要描述一件事物,需要用語言來描述。語言也是一樣的,要想描述語言,就需要用語言來描述,然而,對於語言本身描述的效率並不是很高。這樣對於很多老師來講,會降低要求。在這一方面我們不妨來看一看音樂教育,很多孩子從小練琴,老師的教學也是十分嚴格的,老師的容錯度很差,也就是說,只要一點錯誤,老師就予以糾正,這是因為音樂用語言來描述,可以描述得非常清楚。然而,對於言來說,由於無法描述的十分清楚,學生不容易學會,這樣來講,老師的容錯度就比較高,即使學生犯了很多錯誤,老師也不予以糾正。而這種現象會延續到自學過程,並且由於自學沒有老師帶領,更容易產生得過且過的思想,學習不認真,直接影響學習效果。
自身因素自學一門語言,對於自身來講,挑戰是很大的。有的自學者一味的追求口音,認為英語分很多種口音,要學一種流行的,或者學一種優雅的口音,否則學的英語就不正宗不地道。實際上,這是一個誤區,英語有自己的發音系統,要使用英語的發音系統來說英語,而不是其他語言的發音系統來說英語。在學會英語發音之前,先不要急著談口音,只要使用的是英語發音,那麼口音就是一件無所謂的事情。英語的發音實際上只是一個框架,在這個框架內浮動都是正確的。
而對於語法方面的學習,也有很多人片面地追求口語,認為當今流行的都是口語。然而,學習英語要聽說讀寫一同進步,書面語和口語並不矛盾,兩者相互促進,事實上,口語的語法更加複雜,只有學好了英語的語法,才能體會到口語當中語法方面的變化,比如省略、替代等現象。語法和詞彙、發音是基礎,在這個基礎上才可以根據英語的習慣和歐美文化來遣詞造句,說出地道的英語。
一點建議在自學英語的過程中,一定要杜絕不求甚解、得過且過的思想。在發音方面,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想一想發音究竟是什麼樣的,單個音素組合在一起,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在詞彙方面,要以歐美人的思維去體會詞彙的意義,不能只看漢語意思。在語法方面,一定要學以致用,不能死學語法也不能不學語法。做到了以上這幾點,我想學習英語還是很輕鬆的。
以上就是阻礙學生自主學習英語能力的幾個主要因素,會使學生迷失方向,在長時間學習英語之後,發現英語水平停滯不前,與真正高手差距仍然很大,由此失去學習英語的信心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