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新手52448717
-
2 # 不要追我啊啊啊
婉約詞派起源於唐末、五代的花間派,盛行於宋代詞壇,成為詞家的主要流派之一。婉約詞派的詞人既有文學素養,又都洞曉音律,每填一闋,往往錘鍊字句,審音度曲,把如畫的意境、精煉的語言和美妙的音樂緊密結合起來,既表情達意,又悅耳動聽,具有感人的藝術魅力,兩宋期間,婉約詞派空前繁榮,風靡全國。
婉約詞派起源於唐末、五代的花間派,盛行於宋代詞壇,成為詞家的主要流派之一。婉約詞派的詞人既有文學素養,又都洞曉音律,每填一闋,往往錘鍊字句,審音度曲,把如畫的意境、精煉的語言和美妙的音樂緊密結合起來,既表情達意,又悅耳動聽,具有感人的藝術魅力,兩宋期間,婉約詞派空前繁榮,風靡全國。
該派之詞,內容多寫兒女情長,離愁別緒,詞風含蓄,隱喻曲折,寄情委婉,文辭綺麗。代表人物自溫庭筠始,繼之有歐陽修、晏殊、晏幾道、柳永、秦觀、賀鑄、李清照等。 。“花間派”因後蜀趙承祚所編《花間集》而得名,它的鼻祖是晚唐詞人溫庭筠。他是著名詩人,與李商隱齊名,號稱“溫、李”,但他在文學史上的貢獻卻不在詩而在詞。他是第一個真正致力於創作詞的文人。他性格倨傲又浪漫放縱,儘管文才敏捷,卻屢試不中,終生沉淪。他經常與歌妓為伍,並投入正統文人所不恥的“豔情”題材創作中,而能配合樂曲、節奏多變的長短句比詩更能傳達柔媚香豔的情思。他的詞音聲繁會,針縷細密,深婉密麗,達到了相當高的藝術水準,對詞體的確立有著奠基之功,開創了婉約詞的先河。繼溫庭筠之後,“花間派”詞人中成就最高的是前蜀的韋莊。“南唐詞派”的代表人物是後主李煜,其早期作品多寫宮廷生活,後期作品大多是抒寫對往昔生活的追憶和悔恨,詞風也由早期的風流倜儻轉為後期的哀怨憂患。
總的說來,唐五代文人詞產生於歌舞享樂的社會環境下,多把眼光盯在深閨繡房、秦樓楚館,只留心身邊花間月下淺斟低唱的生活,作詞的目的多為娛賓遣興、抒發情愛。與民間詞相比,其社會內容、題材遠遜一籌。但文人詞畢竟將藝術上、體式上還比較稚嫩的民間詞發展到一個成熟的階段,使處於自由不定型狀態的民間詞上升為有嚴格體式要求的定型化詞體。需要說明的是,燕樂比起前代那類“中正和平”、“樂而不淫”的雅樂、清樂來,屬於一種“俗”樂,而且多在酒宴歌席上由歌妓舞妾唱奏(故也稱宴樂),因而多屬“豔歌”、“豔曲”、“女音”。配合燕樂歌唱的“詞”,也就帶著明顯的“俗”氣。花間派以來詞主豔情,柔媚婉約,實在與“倚聲填詞”、協樂歌詞的性質分不開。
在唐五代、宋初文人士大夫心目中,詞不過是流行於街頭巷尾的俗曲子而已,與可以抒情言志的正統詩文絕對不同。他們對填詞多半都很輕蔑,認為文各有體,“詩莊詞媚”,“詞別是一家”,因而只把填詞聽歌當作一種賞心悅目的消遣性娛樂。北宋仁宗朝以前,詞壇基本處於沉寂狀態。稍後的晏殊、歐陽修等不過是承襲五代餘緒,詞調仍以小令為主,詞風、詞體均無新的成就。直到以柳永為代表的“市民詞”興起,慢詞、長調登臺亮相,宋詞才真正進入繁榮發展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