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貓員外

    簡單說一點吧。

    孔子之後先是戰國時期。

    孟子在孔子的基礎上提出了“仁政”的概念,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在倫理上,提出了“性善論”。荀子更進一步的總結了“君舟民水”的觀點。首次肯定了人民群眾的巨大力量。但是和孟子不同的是,“荀子提出了“性惡論”的觀點,主張以禮來規範人民的行為。

    經過孟子和荀子的改造,儒家在戰國後期發展成為百家大宗,算得上no.1。

    到了漢代,漢初為了恢復生產和穩定人心,漢代政府吸取了一定的道家思想,“無為而治”。經過60多年的休養生息,漢代的實力得到了恢復。但是,諸侯內亂和匈奴外患問題,道家思想並不能解決。面對這樣的實際情況,董仲舒對儒家進一步進行了改造,吸取了道法陰陽等觀點,提出了“春秋大一統”,宣揚“君權神授”、“天人感應”,同時還提出了“三綱五常”,旨在透過罷黜百家,來建立一箇中央集權的政治生態,透過強化以皇帝為代表的中央政府的力量,來解決內外部問題。

    他成功了,此後2000年,儒家成為官方哲學。

    魏晉時期,儒學一度走偏了,受到佛教和道教影響,讖諱學興起,差點把儒家帶進玄學的死衚衕。

    到了唐代,佛教和道教一度發起向儒學的挑戰,差點成功,儒學大師韓愈擊潰了這幫宗教狗,主導儒學復興。

    宋代,復興的儒學瘋狂反擊佛教和道教,徹底把佛道二教整服。同時,又吸收了佛道教部分內容反過來加強儒學短板,並形成了新儒學——理學。並形成三教共存的局面。

    理學把天理和人倫進行了統一,認為人的天性生來是符合天理的,但是被後天的慾望給帶歪了,主張“存天理滅人慾”,強調“格物致知”,但是這個格物致知主要是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學之真。

    這個時候,儒家開始流傳,大東亞儒學圈出現雛形。甚至被蒙古人和阿拉伯人傳播到了歐洲。

    南宋時期,陸九淵在理學的基礎上又提出了“心”。認為一切道理都在內心,窮理不必向外探求,反省自身內心即可。這就是心學的奠基。

    明代中期,社會秩序混亂,王陽明認為,社會亂是因為人心壞了,他吸取了佛教“心外無佛,即心是佛”的觀點,炮製了“心外無物”,“心外無理”的觀點。並提出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認識論。要注意的是,這裡的“知行合一”並不包含了我們現在所說的認識和實踐的關係,而僅僅是致良知的拓展。

    明代中期以後,心學成為主導。

    明代後期,社會矛盾尖銳,思想界也空前活躍。以李贄為首的知識分子開始批判理學。批判道學家的虛偽,認為應該正確認識人的慾望問題,不能脫離物質基礎去空泛的談論道德。黃宗羲更是對君主制展開了瘋狂攻擊,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思想。奇妙的呼應了西方的君主立憲思想。主張以“天下之法”代替“一家之法”,呼籲限制君主權力,保障人民的權力。

    此外,儒學大家王夫之更是試圖深入改造儒學的唯心核心,他認為世界是物質的,而物質是不斷變化的。一切事物都是可以透過研究來認識的。還指出靜止是相對的而運動是絕對的。其維物思想和辯證法思想,堪稱劃時代。

    可惜,批判的武器比不上武器的批判。清軍入關了。儒學的進一步發展徹底被屠刀斬斷,回到了理學和心學的老路。

    民國時期,激進民主主義者迫切需要精神和思想的解放,對儒學進行了徹底的批判,在“打到孔家店”的口號中,五四運動形成了批判儒家政治思想的潮流,加上西方的強大,儒學吸引力損失殆盡。梁漱溟、張君勱、馮友蘭、熊十力、賀麟等知識分子,開始重新研究和思考儒家思想。

    改開後,儒學開始所謂的“復興”,開始出現“大陸新儒家”的概念。但是現在在筆者看來,還處於扯淡階段,尚缺乏宗師級人物對儒學進行徹底改造,使之適應當今社會需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柯南和海賊誰會先耗死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