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歲乙肝患者查出肝癌,哭訴:早知道這是肝癌症狀,我就去檢查了
一個多月前,湖南47歲的江先生因醉酒不慎從樓梯上摔下,導致肋骨骨折和硬膜外出血。
在當地醫院住院期間,腹部B超顯示他肝臟內有個5公分的佔位,當地醫生懷疑江先生體內有惡性腫瘤。為進一步治療,江先生來到三甲醫院肝膽外科,經進一步檢查,江先生果然被確診為肝癌。
聽到這個結果,江先生覺得天都塌了,向醫生哭訴道:“我早就知道自己有大三陽的,但一直沒當回事,也沒去體檢過,老酒也天天喝,早知道我就去醫院體檢了……”
目前,江先生仍在住院治療中。
一、乙肝變為肝癌的機率有多大?
大部分人一出生,都會被打上一針乙肝疫苗。乙肝可以透過血液和體液傳播,而最有效的預防方式,便是接種乙肝疫苗。乙肝作為一種肝臟病變,不少人擔心一旦患上乙肝,是不是也就離肝癌不遠了?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胡風山主任表示,乙肝病毒攜帶者有25%的人群會發展成為慢性肝炎,經過幾年或者十幾年的發展,當中又會有5%-20%左右的人轉變為肝硬化,肝硬化患者當中又有50%的人會轉變為肝癌。所以說,從慢性乙肝需經過肝硬化,最終才會病變成肝癌,並且還有一定的機率。
案例中的江先生本就患有乙肝大三陽,但他自身並不注意,沒有注重定期體檢和及時治療,還有喝酒等不良習慣,最終引起免疫系統的功能異常,導致肝細胞發生癌變。
二、肝癌症狀你忽視了嗎?
肝癌的發展速度非常快,一旦早期症狀沒有引起注意,後期的預後效果就會大打折扣。早期肝癌會有哪些表現呢?
1、消化不良,食慾不振:肝臟的作用之一就是幫助人體將營養物質轉化成可被血液吸收的養分,肝臟一旦出現問題,轉化速度就會變慢,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出現噁心嘔吐,反胃燒心的感覺。
2、頻繁發熱、渾身沒勁:隨著營養吸收不良,身體狀態變差,人就會明顯消瘦,渾身使不上力,此時身體免疫力低下,很容易引起感冒發燒、發熱。如若一定時間頻繁的發燒、發熱有可能是癌症早期釋放熱源體引起的,也就是“癌性熱”。
3、肋骨、胸腹上方疼痛:肝臟位於右上腹部、肋骨下方,當腫瘤變大時,就會累及肝臟表面黏膜,產生疼痛感。若一段時間右上腹出現疼痛,就要注意有可能是肝癌引起的。
三、肝癌高危人群應定期複查
肝癌早期症狀有跡可循,但以下高危人群也要注意定期進行檢查:
·有乙肝或丙肝病史,家族裡有患有肝癌的親人,患者有肝硬化病史;
·男性大於40歲、女性大於50歲,尤其是長期加班、熬夜、勞累者,每半年複查一次肝臟相關檢查。
除常規體檢,慢性病毒性肝炎或肝癌高危人群還需定期複查以下專案:
若有慢性肝病史,應進行甲胎蛋白檢查,如果異常升高就要有所警惕。定期複查肝臟超聲,可以明確肝臟有沒有(新發)病灶或舊的病灶出現異常,方便掌握肝臟病情變化。肝功能、HBV-DNA、乙肝兩對半常規的肝炎檢查,也是評估肝癌風險參考指標,建議進行這類專案的檢查。
除了檢查,平時養肝護肝還要多喝水少喝酒,以茶代酒,在水中加點雪菊,減輕肝臟負擔,對肝臟有很大的好處。
雪菊中具有豐富的硒元素、膽鹼、類黃酮等物質,可提高肝臟免疫力。
硒元素:提高肝機能,輔助修復受損細胞,日常適量補充深海植物硒;
膽鹼:保肝利膽,可減少肝的溼氣熱氣,疏肝理氣;
類黃酮:可減少自由基對肝臟的傷害。
早期肝癌來臨時,身體一定會出現一些細微變化,只是被我們“粗心大意”所忽略,通過了解症狀,定期檢查,及時發現及治療,就能夠大大降低肝癌致死率,提高癌症治癒率。
47歲乙肝患者查出肝癌,哭訴:早知道這是肝癌症狀,我就去檢查了
一個多月前,湖南47歲的江先生因醉酒不慎從樓梯上摔下,導致肋骨骨折和硬膜外出血。
在當地醫院住院期間,腹部B超顯示他肝臟內有個5公分的佔位,當地醫生懷疑江先生體內有惡性腫瘤。為進一步治療,江先生來到三甲醫院肝膽外科,經進一步檢查,江先生果然被確診為肝癌。
聽到這個結果,江先生覺得天都塌了,向醫生哭訴道:“我早就知道自己有大三陽的,但一直沒當回事,也沒去體檢過,老酒也天天喝,早知道我就去醫院體檢了……”
目前,江先生仍在住院治療中。
一、乙肝變為肝癌的機率有多大?
大部分人一出生,都會被打上一針乙肝疫苗。乙肝可以透過血液和體液傳播,而最有效的預防方式,便是接種乙肝疫苗。乙肝作為一種肝臟病變,不少人擔心一旦患上乙肝,是不是也就離肝癌不遠了?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胡風山主任表示,乙肝病毒攜帶者有25%的人群會發展成為慢性肝炎,經過幾年或者十幾年的發展,當中又會有5%-20%左右的人轉變為肝硬化,肝硬化患者當中又有50%的人會轉變為肝癌。所以說,從慢性乙肝需經過肝硬化,最終才會病變成肝癌,並且還有一定的機率。
案例中的江先生本就患有乙肝大三陽,但他自身並不注意,沒有注重定期體檢和及時治療,還有喝酒等不良習慣,最終引起免疫系統的功能異常,導致肝細胞發生癌變。
二、肝癌症狀你忽視了嗎?
肝癌的發展速度非常快,一旦早期症狀沒有引起注意,後期的預後效果就會大打折扣。早期肝癌會有哪些表現呢?
1、消化不良,食慾不振:肝臟的作用之一就是幫助人體將營養物質轉化成可被血液吸收的養分,肝臟一旦出現問題,轉化速度就會變慢,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出現噁心嘔吐,反胃燒心的感覺。
2、頻繁發熱、渾身沒勁:隨著營養吸收不良,身體狀態變差,人就會明顯消瘦,渾身使不上力,此時身體免疫力低下,很容易引起感冒發燒、發熱。如若一定時間頻繁的發燒、發熱有可能是癌症早期釋放熱源體引起的,也就是“癌性熱”。
3、肋骨、胸腹上方疼痛:肝臟位於右上腹部、肋骨下方,當腫瘤變大時,就會累及肝臟表面黏膜,產生疼痛感。若一段時間右上腹出現疼痛,就要注意有可能是肝癌引起的。
三、肝癌高危人群應定期複查
肝癌早期症狀有跡可循,但以下高危人群也要注意定期進行檢查:
·有乙肝或丙肝病史,家族裡有患有肝癌的親人,患者有肝硬化病史;
·男性大於40歲、女性大於50歲,尤其是長期加班、熬夜、勞累者,每半年複查一次肝臟相關檢查。
除常規體檢,慢性病毒性肝炎或肝癌高危人群還需定期複查以下專案:
若有慢性肝病史,應進行甲胎蛋白檢查,如果異常升高就要有所警惕。定期複查肝臟超聲,可以明確肝臟有沒有(新發)病灶或舊的病灶出現異常,方便掌握肝臟病情變化。肝功能、HBV-DNA、乙肝兩對半常規的肝炎檢查,也是評估肝癌風險參考指標,建議進行這類專案的檢查。
除了檢查,平時養肝護肝還要多喝水少喝酒,以茶代酒,在水中加點雪菊,減輕肝臟負擔,對肝臟有很大的好處。
雪菊中具有豐富的硒元素、膽鹼、類黃酮等物質,可提高肝臟免疫力。
硒元素:提高肝機能,輔助修復受損細胞,日常適量補充深海植物硒;
膽鹼:保肝利膽,可減少肝的溼氣熱氣,疏肝理氣;
類黃酮:可減少自由基對肝臟的傷害。
早期肝癌來臨時,身體一定會出現一些細微變化,只是被我們“粗心大意”所忽略,通過了解症狀,定期檢查,及時發現及治療,就能夠大大降低肝癌致死率,提高癌症治癒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