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135166414927

    1、Watch:觀看

    即學生觀看微課學習。但並不是隨意觀看,而是根據自身水平和接受程度隨時調整學習進度,充分記憶、理解微課中的知識點。這時,老師最好能提前給學生準備好學習任務單來引導學生:

    1、讓學生了解學習目標,知道自己這節微課影片要學習什麼內容,有針對性地學習。2、讓學生看引導問題,在看影片時要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看。先回答完第一個問題,做好總結,再接著往下看。

    當遇到看不懂的地方,學生要及時暫停思考。如果想不明白再進行回看或重複觀看。

    2、Summarise:摘要

    摘要指的是學生動筆記錄。觀看微課時,如果學生只看不動筆,知識難以內化。因此讓學生養成勤動筆的習慣有助於學生自主整理、思考及消化知識點。那麼具體該記些什麼呢?

    1、回答任務單中的問題;2、記錄影片中提示的易錯點、重點;3、記錄學生自己認為重要的知識點;4、記錄學習日期,讓筆記系統化。

    怎麼記更加高效?洋蔥君強烈向您推薦「康奈爾筆記法」。

    康奈爾筆記法,又叫5R筆記法,是用產生這種筆記法的康奈爾大學命名的,是記與學、思考與運用相結合的有效方法。

    ▲ 康奈爾筆記法

    具體使用方法為:

    1、記錄(Record):在聽講或閱讀過程中,在主欄(將筆記本的一頁分為左小右大兩部分,右側為主欄,左側為副欄)內儘量多記有意義的論據、概念等講課內容。

    2、簡化(Reduce):下課以後,儘可能及早將這些論據、概念簡明扼要地概括在回憶欄,即副欄。

    3、背誦(Recite):把主欄遮住,只用回憶欄中的摘記提示,儘量完滿地敘述課堂上講過的內容。

    4、思考(Reflect):將自己的聽課隨感、意見、經驗體會之類的內容,與講課內容區分開,寫在卡片或筆記本的某一單獨部分,加上標題和索引,編製成提綱、摘要,分成類目。並隨時歸檔。

    5、複習(Review):每週花十分鐘左右時間,快速複習筆記,主要是先看回憶欄,適當看主欄。

    3、Question:提問

    有的老師可能覺得提問很簡單,但實際上,很多提問其實是無效的。比如:“這個影片有幾道例題,每道題大概講了什麼”,這些問題其實並不是學生主動思考的結果,對學習效果作用不大。

    那麼怎樣提問才是有效的?推薦老師用「3W1H」框架來引導學生。「3W1H」即:

    1、為什麼(WHY)為什麼數軸要有這三個要素?2、是什麼(WHAT)軸對稱圖形的定義是什麼?3、怎麼用(HOW)如何求一個數的絕對值?4、何時用(WHEN)解一元二次方程,有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什麼時候用哪種方法更合適?

    老師具體該如何引導學生呢?首先,老師需要先在課上帶領使用這個框架進行提問,教會學生如何提問題;其次,要求學生自學完後必須用這個框架來自問自答,回答不出的問題記錄下來,第二天帶到課堂先小組內討論回答,回答不出再問老師;最後,老師可以利用這個框架來核查學生是否理解了自學的內容,或者在課上讓一個學生提問另一個學生。

    當學生髮現老師一直在用這個框架提問題時,他自己就會有意識地在學習時多給自己提問題,免得被老師叫到回答不出來。

    03

    SCR學習法,透過解題課培養學生“元認知”

    SCR學習法,全稱是“Solve-Check-Reflect”學習法,即:做題-核對-反思。

    1、Solve:做題

    這是第一步,老師挑選洋蔥同步學案上的題目,讓學生自行完成。

    2、Check:核對

    學生處於不同的情況下,要有不同的側重點:

    1、學生做題沒思路:這時,學生需要重點關注解題思路;2、學生做出了題目:這時,學生需要重點關注解題思路的相同點和不同點;3、學生做題思路和影片相同:這時,學生需要重點關注解題推理過程。

    3、Reflect:反思

    在核對之後,學生還要反思自己的解題攻略,培養「元認知」,從而在未來遇到同類型題目時爭取能採用不同解題策略,形成良好的解題習慣。學生在反思時,同樣要注意使用「3W1H」框架,比如:

    當然,培養學生的元認知是很難的,讓學生一開始就能用3W1H框架來提問也是很難的,需要老師有意識且長時間的培養,多在課堂上用這個框架進行提問,不斷地總結和歸納,逐步建立學生的反思意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形容夜裡睡不著白天很早醒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