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知其然耶
-
2 # 豔豔于飛美樂逗
面對這個問題,我的回答:
1、一個有愛好的孩子,是收到上帝禮物的幸運兒。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熱愛,才會用心。因為用心,才會做好。
2、那麼問題又來了,孩子熱愛廚房,或者熱愛別的與學業無關的事情,那與學習如何起到帶動作用。
有愛好的孩子,學習更容易學好。
有愛好的孩子,投入到愛好當中,一定是更專注的,專注力好的孩子,學習才能更投入。
所以我們要做的是,引導孩子將他投入廚房的專注力用到學習上。
並且讓孩子在自己愛好上獲得成就感和快樂之後去好好學習。
適當的和孩子說,你學習好了,就獎勵你去廚房玩,學習不好扣除時間。
同時,輔導孩子學習時,以孩子感興趣的話題,他愛好的東西打比方,讓孩子將兩者聯絡在一起,愛上學習。
3、輔導孩子學習,家長一定要有耐心。
一到學期末,各種段子手就會出來說輔導孩子學習多麼不容易。
其實家長一定要有耐心,不要用你的標準去要求孩子,你要想到他就是一個孩子,你會的,他不會是非常正常的。
我們要幫他解決問題,而不是批評孩子,質問孩子。
最後,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他們還是孩子,他們還是孩子,他們還是孩子。
不要用我們的標準衡量孩子,我們要幫孩子解決問題。
-
3 # 陳玉華親子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我們家孩子也一樣啊,非常喜歡踢足球,不喜歡寫作業。非常喜歡讀課外書,對學校的書本作業沒什麼興趣。
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換位思考一下,就豁然開朗了。
我們大人也是這樣的,對帶有強制性的、任務性的東西,心理上是牴觸的。對天然的、隨性的事物,總是懷著美好的嚮往。
這孩子喜歡做飯做菜,我覺得也是很美好的。他可以做出一頓美味的飯菜,供家人,供親戚細細品嚐,是一種分享,也是一種勞動成就感。還有一種可能,未來成為美食家也未可知。做超級飯店的超級大廚。
讓孩子保持自己的興趣,這個很重要。當然,學習同樣重要。
那麼,如何平衡好兩者,或者說如何讓兩者和諧,極為關鍵。
我想,以防顧此失彼,我們是否可以將他的學習和他的夢想架起一道橋樑。
絕不是“有你沒我”,而是互通的。
以此為標尺,我想我會這樣做:
“孩子,發現世界精彩,一是我們走出去,一是透過廣泛閱讀,這個階段要走很遠不太可能,那我們就透過閱讀來發現吧!你知道袁枚嗎?那可是個很會做菜的美食家呢!我們要讀他的《隨園食單》,學習他如何做菜;你知道東坡肉嗎?我們要多讀蘇軾的書,看他如何吃出精彩!大仲馬除了是個大作家外,還是個美食家呢!”
“孩子,這個世界很精彩,因博大而精彩,因多樣而精彩!如果你要成為一個美食家,除了走遍中國,還要去到域外,你瞭解國外的美食,你就一定要好好學好外語,先從書本中瞭解,然後出國,然後,自在地吃,自在地玩,自在地去發現!”
......
大概就是這樣:
我會透過這種——在尊重他夢想的基礎上,勸導他學習,讓學習跟他的夢想銜接起來。
這樣的話,孩子就比較容易接受好好學習吧。
-
4 # 日影如梭
最好分清楚天賦和興趣的區別。
如果是確有天賦,重點在這個方向上培養,保不齊孩子能成為廚屆的朗朗和丁俊暉。
但是如果僅僅是孩子的興趣,家長是可以鼓勵的,但是興趣不能成為不努力學習的藉口。鼓勵的同時還是要引導孩子學習。
個人認為在學習上不存在天賦這一說。哪怕孩子真的不善於學習,家長也要盡力糾正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對於一個人一生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對於孩子確有天賦和興趣的版塊,多引導孩子去探索和體驗。時間分配上二八開或者三七開就好。
考慮到學廚的興趣其實每天都能進行,家長也可以多讓孩子接觸其他方面的興趣,多種選擇多種可能。孩子在成長的每個不同階段,心理、認知、學習需求都不一樣,很可能過些時間在廚房學到想學的,就要對其他的事物感興趣了。
作為家長其實不用刻意去幫孩子決定什麼,不要事無鉅細的把控孩子。只需要控制好孩子興趣的安全邊界,在孩子不知道選擇什麼的時候給他們選項,在他們困惑的時候給他們解答就好了。
回覆列表
行行出狀元。關鍵是看你的孩子多大了,要是太小就要告訴他學習的重要性,興趣不能影響學習,合理的分配時間,也不會影響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