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創新炎黃
-
2 # 行書一點通
當然要臨貼!你傳的圖片是硬筆書法,我說下我的經驗:
臨貼,一般有對臨、背臨、意臨。無論怎樣臨貼,目的都一樣的:吸收前人的書法營養,為我所用!畢竟,你要練字,把字寫好看並得到大家的認可,總不能在沒書法基礎時,就創新、創造新的寫法吧?
通俗講,對臨,就是對著字貼臨寫;背臨,憑記憶臨寫;意臨,不求酷似,學其部分。我沒耐性,對臨作品於我而言,是件痛苦的事情,比著字貼上的字,一筆一畫去臨寫,往往我就寫的不太自然,我喜歡硬筆中的自然舒展與流暢。
而對於欣賞名貼,好字,再對比分析自己的醜字,我倒是很喜歡,這大概屬於意臨吧。拿出來自己的醜字與好字一對比,自己的字醜到哪,一目瞭然!可能是我的筆畫寫的不漂亮!那就再練下這個個字,這個筆畫。練上百十遍!
可能是構架問題,這個好解決,上寬下窄,或下窄上寬,一目瞭然!
又或者是重心寫的不夠穩,寫偏了,等等等等。對比後總結分析,再改進鞏固,隨抄幾十遍,方法簡單見效快。
下圖是隨抄的雞湯,隨抄之前,我看了下,“步”的行書寫法,我不是很熟,於是在書法字典中查了下,發現王羲之寫的寫法好看,學習後,隨抄如下:再傳以前的:上圖中,“富”字重心明顯不穩,等等,很多字細看都有問題,在分析、總結、自我否定基礎上,臨貼學習,再加改進鞏固!好吧,經驗分享,祝你進步!
練習書法臨帖是捷徑,但並不必須
雖然說古訓一直說“臨帖是書法學習的唯一法門”,但是客觀地講,練習書法肯定可以不臨帖,甚至與你能不能成為書法家這樣的問題沒有直接結果。而且也有不臨帖就練好了中華書法功夫的人有的是,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如果機緣不好,當然你可能需要多花費一些時間罷了。
相信歷史上與現時中都有這樣的人才出現過。
什麼是古訓中的臨帖?杳閱資資料,“臨帖”這個概念,大抵這樣解說的:“臨帖是很重要的書法學習方法,將字帖置於案前,觀察字的形態、結構、筆劃,領會其精神,再下筆仿寫”。臨帖,容易掌握字帖的筆意,也可以借重前人的經驗把握字的筆畫結構佈局、筆畫寫法、文字位置章法處理經驗。
從這個概念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們臨帖,學習的是書帖原作者書寫成功的用筆經驗、筆畫布局結構經驗,章法佈局技巧。這是對工筆楷書而言,是都要考慮的技巧技法。而對於行書、草書以及非工筆楷書書法,則完全可能還有黑法的處理技巧(用墨的厚薄濃淡)。
以工筆楷書書法技法為例,讀過臨帖這樣的概念,我們明白,臨帖和重要目的在於培養我們學習者如何書寫筆畫,又如何將筆畫安排得漂亮美觀。如何我們發現了這種美觀筆法書寫原理原則,按這個“法度”來書寫就好。筆畫結構佈局時,我們按照這個結構規則來書寫就好!
在實際生活中,有人長期書寫,比如財務做帳,比如過去的經常書寫的作家,他們很多沒準備在書法上想有個“一技之長”。但是看了他們的字寫得流暢還美觀大方,可一打聽他們邊臨帖這個概念也沒有。相問書寫,他們同樣可以感悟出筆畫怎麼寫了好看,怎麼佈局美觀。
其實規範漢字實際就是最簡潔的漢字佈局美的方法:平等和諧。與歐體特別相似。
道理很簡單,人們都活在同一個世界,好不好看,美不美觀,其欣賞習慣都來源於對大自然各種事物畫面悅目與否的一種反映。很多東西是不是好看,社會大眾主流總會有相似的觀念。也就是說,在書法中這種筆畫美不美,結構佈局的理念欣賞習慣都源於同一個大自然。這有點象仿生學。古帖好看是因為它複合反映了大自然的和諧美感,古人認為好看,我們也覺得養眼。
漢字書法的美學原理還在於“仿生”人們從歐陽詢《九成宮》中抽象出來的結構諸多結構經驗,比如等距原則,避讓法則,無不都在自然的事物排序早有展示。而新中國頒佈的簡體楷書規範漢字更是直接:“橫平豎直”“筆畫等線”“筆畫均衡分佈”,我們眼前見到最多的印刷宋體都是如此。
從自然現象尋找書法筆畫書寫技巧與筆畫布局技巧,肯定可行。只有我們又重新走一回當時簡體規範字的學者的辛苦之路。當然也可能還可以研究整理出一套新的書法技巧,就如啟功體那樣歷史上所有書體完全不同:“中宮收於黃金中心,四肢展在三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