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元代至今,青花瓷一直是瓷器燒製的主流,大量的碗、盤、缸等生活用瓷,都是以青花瓷這種形式燒製出來的。根據康熙青花瓷器實物及其所具的不同風貌和特點,並結合其干支年款將其發展過程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
圖1 康熙十年 青花八仙爐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早期是康熙元年至康熙十九年(1662-1680年),此時康熙青花瓷仍處在明末至清初的過渡期內,各方面皆有明末瓷器的餘緒,但在繼承中也孕育著發展(圖1)。中期是康熙十九年至康熙四十年(1680-1701年),此時青花瓷器的製作工藝有所提高,有了長足發展,達到了一個新的時代高峰。著名的康熙五彩青花,就是這個時期的產物。晚期是指康熙四十年至康熙朝終(1701-1722年),此期青花瓷器隨著時間的發展又有了相應的改變,從而影響了後世,尤其是雍正年間青花瓷器的風格。
胎釉特徵
總體來講,康熙青花瓷以胎體厚重,質地細膩堅硬,釉面稀薄而著稱。其胎釉精細,結合緊密。這是與後期青花瓷器所不同的。
圖2 康熙六年(丁未)款 瓷片
圖3 康熙 青花纏枝花卉紋小杯“大明成化年制”款
康熙早期的青花瓷器,胎體厚重粗率,釉麵肥潤泛青,有縮釉和黑色小棕眼(圖2)。其中大部分器物口沿往往施一層醬釉(圖3), 底足處理的均粗糙些,且粘有細砂,或呈不光滑現象,有的器底露胎處仍明顯的保留有晚明民窯瓷器上所常見的放射狀跳到痕,個別器物的足牆兩面斜削尖狀(圖4),且圈足的直徑大,許多如瓶、觚、罐、盤及琢器(大件瓷器,如缸)的底足作臺階狀,折角處挺直,俗稱“二層臺”或“臺階底”。雙圈足在此時期內也大量流行,民窯中的大盤居多,官窯中以夔龍折沿洗,印盒等器物居多。這些器物具有裡圈都較外圈矮,兩圈足之間無釉而露胎,圈足相當寬厚等特徵。康熙官窯青花瓷器的底足,在康熙早期這段時間內處理的亦不是很細膩,多有“火石紅”的現象產生,在露胎處能看到一圈細密的旋胚痕跡。
圖4 康熙 青花爵杯紋碗底瓷片
康熙中期的青花瓷器,胎體方面有了一定發展,工藝更為精湛。隨著瓷窯內燒成溫度進一步提高,燒成瓷器的胎體度薄且堅白細膩,即古玩行前輩們常說的“糯米”胎。此期內青花瓷器的質量有了整體提高。器物的釉面也由初期泛青帶有黑色棕眼變為潔白光潤,從而將青花反襯得更加嫻靜美麗。官窯瓷器的胎體亦是潔淨堅硬,少見雜質的“糯米胎”,其胎體薄厚均勻,修胎工整仔細(圖5)。一般瓷質釉面多見有粉白和漿白兩種顏色,粉白釉面稍顯疏鬆,並多伴有細碎開片。另外,還可見一種亮白閃青釉的釉面,但不是很多。到了康熙中期,在早期瓷器底部所見的“二層臺”現象此時繼續存在,底足的切割也與早期大致相同,只有足徑與早期相比略顯偏小。絕大多數器物的底足露胎處潔淨細潤,處理極佳,足端渾圓光滑,此即古玩行前輩在論及康熙青花瓷器中通常所講的“泥鰍背”底足。
圖5 青花纏枝寶相花紋盤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由於瓷器製作工藝的發展,制瓷所需之胎土陶煉得更加精細,原料的提純也有了一定發展。致使器物胎體更加細膩、堅硬、純淨,故此胎體中鐵雜質的含量大為減少,“火石紅”的現象也很少見到(圖6)。除此之外,康熙中期青花瓷器的胎與釉結合緊密,整體釉色渾然一致。此期出現了用淘洗精細的漿泥製作瓷胎,俗稱“漿胎”,它的特點是質地精細,手頭偏輕,製成器物多為印盒、水盂等小件器物。
圖6 康熙 青花花卉款碗底瓷片
到了康熙晚期,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穩定、提高,海內外對瓷器的需求更大量增加,從而導致瓷器的產量大增,瓷器的燒造在充分繼承康熙中期的基礎上,不斷的快速發展,民窯器物的胎體薄厚兼有,但趨向變薄,且瓷化程度較好,看上去胎顯堅緻細硬。釉色多為細潤的青白和粉白色,但以粉白為主,胎釉結合緊密,呈現出一種剔透堅硬的感覺(圖7)。此時官窯瓷器的胎體變的更薄,胎質更加堅硬,釉面也變得更加光潔潤澤,從中期的那種粉白色向清白色逐漸過渡。釉面顯現出一種硬亮青色,光澤自然柔和,與早期釉色給人以青中泛混,色調灰暗的感覺相比,晚期的青中顯綠,予人以清新明快之感, 器物胎釉結合也更加緊密,所生產出的瓷器顯露出如同玉石一般的質感。
圖7 康熙 青花花卉紋碗瓷片
由此可見,這三個時期內的胎、釉及器物底足總的變化是趨向進步、發展的,獨清白色釉面貫穿三期始終。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從元代至今,青花瓷一直是瓷器燒製的主流,大量的碗、盤、缸等生活用瓷,都是以青花瓷這種形式燒製出來的。根據康熙青花瓷器實物及其所具的不同風貌和特點,並結合其干支年款將其發展過程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
圖1 康熙十年 青花八仙爐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早期是康熙元年至康熙十九年(1662-1680年),此時康熙青花瓷仍處在明末至清初的過渡期內,各方面皆有明末瓷器的餘緒,但在繼承中也孕育著發展(圖1)。中期是康熙十九年至康熙四十年(1680-1701年),此時青花瓷器的製作工藝有所提高,有了長足發展,達到了一個新的時代高峰。著名的康熙五彩青花,就是這個時期的產物。晚期是指康熙四十年至康熙朝終(1701-1722年),此期青花瓷器隨著時間的發展又有了相應的改變,從而影響了後世,尤其是雍正年間青花瓷器的風格。
胎釉特徵
總體來講,康熙青花瓷以胎體厚重,質地細膩堅硬,釉面稀薄而著稱。其胎釉精細,結合緊密。這是與後期青花瓷器所不同的。
圖2 康熙六年(丁未)款 瓷片
圖3 康熙 青花纏枝花卉紋小杯“大明成化年制”款
康熙早期的青花瓷器,胎體厚重粗率,釉麵肥潤泛青,有縮釉和黑色小棕眼(圖2)。其中大部分器物口沿往往施一層醬釉(圖3), 底足處理的均粗糙些,且粘有細砂,或呈不光滑現象,有的器底露胎處仍明顯的保留有晚明民窯瓷器上所常見的放射狀跳到痕,個別器物的足牆兩面斜削尖狀(圖4),且圈足的直徑大,許多如瓶、觚、罐、盤及琢器(大件瓷器,如缸)的底足作臺階狀,折角處挺直,俗稱“二層臺”或“臺階底”。雙圈足在此時期內也大量流行,民窯中的大盤居多,官窯中以夔龍折沿洗,印盒等器物居多。這些器物具有裡圈都較外圈矮,兩圈足之間無釉而露胎,圈足相當寬厚等特徵。康熙官窯青花瓷器的底足,在康熙早期這段時間內處理的亦不是很細膩,多有“火石紅”的現象產生,在露胎處能看到一圈細密的旋胚痕跡。
圖4 康熙 青花爵杯紋碗底瓷片
康熙中期的青花瓷器,胎體方面有了一定發展,工藝更為精湛。隨著瓷窯內燒成溫度進一步提高,燒成瓷器的胎體度薄且堅白細膩,即古玩行前輩們常說的“糯米”胎。此期內青花瓷器的質量有了整體提高。器物的釉面也由初期泛青帶有黑色棕眼變為潔白光潤,從而將青花反襯得更加嫻靜美麗。官窯瓷器的胎體亦是潔淨堅硬,少見雜質的“糯米胎”,其胎體薄厚均勻,修胎工整仔細(圖5)。一般瓷質釉面多見有粉白和漿白兩種顏色,粉白釉面稍顯疏鬆,並多伴有細碎開片。另外,還可見一種亮白閃青釉的釉面,但不是很多。到了康熙中期,在早期瓷器底部所見的“二層臺”現象此時繼續存在,底足的切割也與早期大致相同,只有足徑與早期相比略顯偏小。絕大多數器物的底足露胎處潔淨細潤,處理極佳,足端渾圓光滑,此即古玩行前輩在論及康熙青花瓷器中通常所講的“泥鰍背”底足。
圖5 青花纏枝寶相花紋盤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由於瓷器製作工藝的發展,制瓷所需之胎土陶煉得更加精細,原料的提純也有了一定發展。致使器物胎體更加細膩、堅硬、純淨,故此胎體中鐵雜質的含量大為減少,“火石紅”的現象也很少見到(圖6)。除此之外,康熙中期青花瓷器的胎與釉結合緊密,整體釉色渾然一致。此期出現了用淘洗精細的漿泥製作瓷胎,俗稱“漿胎”,它的特點是質地精細,手頭偏輕,製成器物多為印盒、水盂等小件器物。
圖6 康熙 青花花卉款碗底瓷片
到了康熙晚期,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穩定、提高,海內外對瓷器的需求更大量增加,從而導致瓷器的產量大增,瓷器的燒造在充分繼承康熙中期的基礎上,不斷的快速發展,民窯器物的胎體薄厚兼有,但趨向變薄,且瓷化程度較好,看上去胎顯堅緻細硬。釉色多為細潤的青白和粉白色,但以粉白為主,胎釉結合緊密,呈現出一種剔透堅硬的感覺(圖7)。此時官窯瓷器的胎體變的更薄,胎質更加堅硬,釉面也變得更加光潔潤澤,從中期的那種粉白色向清白色逐漸過渡。釉面顯現出一種硬亮青色,光澤自然柔和,與早期釉色給人以青中泛混,色調灰暗的感覺相比,晚期的青中顯綠,予人以清新明快之感, 器物胎釉結合也更加緊密,所生產出的瓷器顯露出如同玉石一般的質感。
圖7 康熙 青花花卉紋碗瓷片
由此可見,這三個時期內的胎、釉及器物底足總的變化是趨向進步、發展的,獨清白色釉面貫穿三期始終。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