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有南獅和北獅之分。近年來,在國家體育總局、中國龍獅運動協會與各地龍獅運動協會的推動與倡導下,尤其是中國龍獅名鎮西樵每年
五一節和國慶節都舉辦“黃飛鴻杯”獅王爭霸賽,有力地打破南、北獅區域界限,促進了南北獅藝交流,推動了中華獅藝發展。如今多個南方地區組建有北獅隊,許多北方地區同樣有南獅隊。
南獅和北獅各有不同的風格和特點。南獅以廣東舞獅最有代表性,而廣東的舞獅則以廣州、佛山較有特色。
南獅外形與北獅外形在造型上有嚴格區別,北獅以寫實為基礎,它的造型、結構、色彩、裝飾和表演以模仿獅子為主。最初北獅在長江以北較為流行,而南獅則流行在華南地區。近年也有將二者融合的舞法,主要是用南獅的獅子,北獅的步法,稱為“南獅北舞”。
南獅表演有采青過程。北獅的“引獅員”不僅是表演者也是指揮者,但沒有采青程式。南獅“獅頭”與“獅被”緊密相連,而北獅是分開的,表演時捆綁在一起。 造型酷似真獅,獅頭較為簡單,全身披金黃色毛。舞獅者(一般二人舞一頭獅子)的褲子、鞋都會披上毛,看起來就像是維、惟肖惟妙的獅子。獅頭上有紅結者為雄獅,有綠結者為雌性。北獅表演注重靈活的動作,與南獅著重威猛不同,舞動是以撲、跌、翻、滾、跳躍、擦癢等動作為主。
北獅一般是雌雄成對出現,由裝扮成武士的主人前領。有時一對北獅會配一對小北獅,小獅戲弄大獅,大獅弄兒為樂,盡顯天倫。北獅表演較為接近雜耍。配樂方面,以京鈸、京鑼、京鼓為主。 又稱醒獅,以神似為基礎,同武術相結合,以塑造一個誇張、浪漫的獅子為藝術形象,其形象不如北獅細膩,但重在輕靈敏捷,剛柔相濟。
南獅造型較為威猛,舞動時注重馬步,主要是靠舞者的動作表現出威猛的獅子形態,一般二人舞一頭。獅頭以戲曲面譜作鑑,色彩豔麗,製造考究,眼簾,嘴都可動。南獅的獅頭還有一隻角,傳聞以前還用鐵做,以應付舞獅時經常出現的武鬥。傳統上,南獅獅頭有“劉備”、“關羽”、“張飛”之分。三種獅頭,不僅顏色、裝飾不同,而且舞法根據三者的性格而異。南獅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白鬚獅舞法幅度不寬,花色品種不多,但沉著剛健,威嚴有力,民間稱為“劉備獅”。黑鬚紅面獅,人稱“關公獅”,舞姿勇猛而雄偉,氣概非凡。灰白鬍須獅,動作粗獷好戰,俗稱“張飛獅”。
南獅的舞動造型很多,有起勢、常態、奮起、疑進、抓癢、迎賓、施禮、驚躍、審視、酣睡、出洞、發威、過山、上樓臺等,舞獅者透過不同的馬步,配合獅頭動作把各種造型抽象地表現出來。為了增加娛樂性,有時還會用上特技動作,例如,上肩(舞獅頭者站在獅尾者肩上)、疊羅漢、上杆(爬上竹杆)、過梅花樁等。舞動中主要表現獅子喜、怒、哀、樂、動、靜、驚、疑等八種神態,以採青為己任,隨著鑼鼓的節奏,歷盡艱險取得勝利。
隨著鼓樂節奏,獅子從“沉睡驚醒”、“搔頭擺尾”、“仰視低顧”、“探測方向”,到“出洞”、“見青”、“碎青”、“狂歡”、“翻滾”等,動作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很富有人情味,時而威風凜凜、怒視邪惡。時而謙恭有禮,憨厚善良,逗人喜愛。
舞南獅時還會配以大鑼、大鼓、大鈸,擂動起來也更是振聾發聵,使人警醒。獅的舞動要配合音樂的節奏。舞南獅有時還會有一人扮作“大頭佛”,手執葵扇帶領。舞獅之前通常還會舉行“點睛”儀式,就是把硃砂塗在獅眼上,象徵給予其生命。可以說,南獅是集觀賞性、藝術性、競技性為一體的具有強烈吉祥、喜慶色彩和氣氛渲染能力的中華民族傳統體育專案。
“佛裝”和“鶴裝”
傳統的南獅分為“佛裝”和“鶴裝”兩種。
佛裝獅,由叫佛山獅,外形口大高身,步法闊大,舞動起來較為威武、有霸氣,但獅頭有七八斤重,舞起來不夠靈活。
鶴裝獅,又叫鶴山獅,則獅嘴扁圓,獅頭比“佛裝獅”要輕得多。其外形較扁身,嘴橢圓形、長扁。
清朝道光年間,鶴山越塘鄉名醫馮庚長,將獅藝帶回原鄉發揚,在佛山獅頭之基礎上將獅頭稍加改良,使鶴山獅更加不怒而威,獅頭主框較橢圓形,長扁。此外,鶴山獅的舞法較為輕靈,活潑。
佛鶴獅
南海大瀝葉四牛師傅將這兩種獅的優點結合起來。他設法對傳統的“佛裝獅”進行改進,把“鶴裝獅”鶴眼、長嘴的特點與“佛裝獅”虎眼、闊嘴的特點相融合,製作出了鶴眼、翹嘴的“佛鶴獅”,改裝後的獅頭不但保留了原來“佛裝獅”威武勇猛的特點,同時也具備了敏捷靈活的能力,這種獅子被稱為“佛鶴獅”。
2009年,“佛鶴獅”獅頭扎制被列入了南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政府的重視也讓四牛師傅看到了南獅扎制工藝傳承和發展的希望。
獅有南獅和北獅之分。近年來,在國家體育總局、中國龍獅運動協會與各地龍獅運動協會的推動與倡導下,尤其是中國龍獅名鎮西樵每年
五一節和國慶節都舉辦“黃飛鴻杯”獅王爭霸賽,有力地打破南、北獅區域界限,促進了南北獅藝交流,推動了中華獅藝發展。如今多個南方地區組建有北獅隊,許多北方地區同樣有南獅隊。
南獅和北獅各有不同的風格和特點。南獅以廣東舞獅最有代表性,而廣東的舞獅則以廣州、佛山較有特色。
南獅外形與北獅外形在造型上有嚴格區別,北獅以寫實為基礎,它的造型、結構、色彩、裝飾和表演以模仿獅子為主。最初北獅在長江以北較為流行,而南獅則流行在華南地區。近年也有將二者融合的舞法,主要是用南獅的獅子,北獅的步法,稱為“南獅北舞”。
南獅表演有采青過程。北獅的“引獅員”不僅是表演者也是指揮者,但沒有采青程式。南獅“獅頭”與“獅被”緊密相連,而北獅是分開的,表演時捆綁在一起。 造型酷似真獅,獅頭較為簡單,全身披金黃色毛。舞獅者(一般二人舞一頭獅子)的褲子、鞋都會披上毛,看起來就像是維、惟肖惟妙的獅子。獅頭上有紅結者為雄獅,有綠結者為雌性。北獅表演注重靈活的動作,與南獅著重威猛不同,舞動是以撲、跌、翻、滾、跳躍、擦癢等動作為主。
北獅一般是雌雄成對出現,由裝扮成武士的主人前領。有時一對北獅會配一對小北獅,小獅戲弄大獅,大獅弄兒為樂,盡顯天倫。北獅表演較為接近雜耍。配樂方面,以京鈸、京鑼、京鼓為主。 又稱醒獅,以神似為基礎,同武術相結合,以塑造一個誇張、浪漫的獅子為藝術形象,其形象不如北獅細膩,但重在輕靈敏捷,剛柔相濟。
南獅造型較為威猛,舞動時注重馬步,主要是靠舞者的動作表現出威猛的獅子形態,一般二人舞一頭。獅頭以戲曲面譜作鑑,色彩豔麗,製造考究,眼簾,嘴都可動。南獅的獅頭還有一隻角,傳聞以前還用鐵做,以應付舞獅時經常出現的武鬥。傳統上,南獅獅頭有“劉備”、“關羽”、“張飛”之分。三種獅頭,不僅顏色、裝飾不同,而且舞法根據三者的性格而異。南獅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白鬚獅舞法幅度不寬,花色品種不多,但沉著剛健,威嚴有力,民間稱為“劉備獅”。黑鬚紅面獅,人稱“關公獅”,舞姿勇猛而雄偉,氣概非凡。灰白鬍須獅,動作粗獷好戰,俗稱“張飛獅”。
南獅的舞動造型很多,有起勢、常態、奮起、疑進、抓癢、迎賓、施禮、驚躍、審視、酣睡、出洞、發威、過山、上樓臺等,舞獅者透過不同的馬步,配合獅頭動作把各種造型抽象地表現出來。為了增加娛樂性,有時還會用上特技動作,例如,上肩(舞獅頭者站在獅尾者肩上)、疊羅漢、上杆(爬上竹杆)、過梅花樁等。舞動中主要表現獅子喜、怒、哀、樂、動、靜、驚、疑等八種神態,以採青為己任,隨著鑼鼓的節奏,歷盡艱險取得勝利。
隨著鼓樂節奏,獅子從“沉睡驚醒”、“搔頭擺尾”、“仰視低顧”、“探測方向”,到“出洞”、“見青”、“碎青”、“狂歡”、“翻滾”等,動作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很富有人情味,時而威風凜凜、怒視邪惡。時而謙恭有禮,憨厚善良,逗人喜愛。
舞南獅時還會配以大鑼、大鼓、大鈸,擂動起來也更是振聾發聵,使人警醒。獅的舞動要配合音樂的節奏。舞南獅有時還會有一人扮作“大頭佛”,手執葵扇帶領。舞獅之前通常還會舉行“點睛”儀式,就是把硃砂塗在獅眼上,象徵給予其生命。可以說,南獅是集觀賞性、藝術性、競技性為一體的具有強烈吉祥、喜慶色彩和氣氛渲染能力的中華民族傳統體育專案。
“佛裝”和“鶴裝”
傳統的南獅分為“佛裝”和“鶴裝”兩種。
佛裝獅,由叫佛山獅,外形口大高身,步法闊大,舞動起來較為威武、有霸氣,但獅頭有七八斤重,舞起來不夠靈活。
鶴裝獅,又叫鶴山獅,則獅嘴扁圓,獅頭比“佛裝獅”要輕得多。其外形較扁身,嘴橢圓形、長扁。
清朝道光年間,鶴山越塘鄉名醫馮庚長,將獅藝帶回原鄉發揚,在佛山獅頭之基礎上將獅頭稍加改良,使鶴山獅更加不怒而威,獅頭主框較橢圓形,長扁。此外,鶴山獅的舞法較為輕靈,活潑。
佛鶴獅
南海大瀝葉四牛師傅將這兩種獅的優點結合起來。他設法對傳統的“佛裝獅”進行改進,把“鶴裝獅”鶴眼、長嘴的特點與“佛裝獅”虎眼、闊嘴的特點相融合,製作出了鶴眼、翹嘴的“佛鶴獅”,改裝後的獅頭不但保留了原來“佛裝獅”威武勇猛的特點,同時也具備了敏捷靈活的能力,這種獅子被稱為“佛鶴獅”。
2009年,“佛鶴獅”獅頭扎制被列入了南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政府的重視也讓四牛師傅看到了南獅扎制工藝傳承和發展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