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海鏡清

    因為詆譭北洋海軍的人一直陷於一個虛假的前提中出不來——北洋海軍比日本海軍強,既然你強,卻輸了,那麼不罵你罵誰?你看前有船政水師,被法國遠東艦隊打得全軍覆滅;後有民國海軍,被日本海航打得全軍覆滅;為什麼沒有多少人指責呢,因為法國明顯強於船政,日本明顯強於民國,大家覺得是正常的。

    船政水師和民國海軍雖然敗得很慘,但普遍能夠得到諒解,認為非戰之罪

    可實際上北洋海軍強於日本嗎?只要是近些年比較關注這方面研究的就知道,所謂的北洋海軍亞洲第一論早就過時了,北洋海軍弱於日本海軍也逐漸成為共識,現在還堅持詆譭北洋海軍的人,要麼是不懂,要麼是頑固,還在抱著幾十年前的舊論調不放。

    那麼,為什麼會有北洋海軍強於日本這種觀點呢?

    日本海軍雖然信仰新學派,認為快速巡洋艦配速射炮可以對付鐵甲艦,但沒打之前還是心裡沒底的

    這主要是因為,甲午海戰時正好是一個海軍技術更新換代的時期,但新技術好不好用,在沒打之前,日本海軍自己都不知道,所以在戰爭前後,日本海軍都認為自己是以弱勝強,這種觀點也隨之影響了之後的中國史學者。

    其實從當時第三者的觀點來看,就並非如此。當時英國遠東艦隊司令斐利特曼就明確指出,北洋海軍在軍艦數量、總噸位、航速、火力等各方面都不如日本海軍,唯一的優勢只有2艘定遠級鐵甲艦。

    詆譭北洋海軍的人最喜歡拿定遠級出來說事,完全無視該艦隻有六門舊式大炮,火力薄弱的情況

    而恰恰是這唯一的優勢,成為詆譭北洋海軍者最有力的論據,似乎得定遠級則可以得天下,有定遠級還輸就是人的問題。

    戰列艦有先進的測距儀,可以在萬米之外命中目標

    甲午海戰時只有六分儀測距,用於航海還行,對於遠端炮戰無能為力

    這些人其實並不懂近代海軍技術,定遠級和後來的戰列艦有很大的區別,最主要的就是火力方面。在一戰二戰時期,巡洋艦是不可能正面挑戰戰列艦的,因為後者火炮射程更遠、威力更大,可以輕易在巡洋艦射程之外將其撕碎。

    但是,定遠級做不到這一點。

    戰列艦主炮威力巨大,命中一發足以對裝甲防護不足的船隻造成致命打擊(上圖),而定遠級的主炮還是比較原始的架退式火炮,威力非常感人

    十九世紀的海戰,由於觀瞄、測距技術還很原始,雙方的有效射程只有3000米,也就是說定遠級並沒有射程方面的優勢;由於火藥技術的原始,定遠級的主炮威力也不盡人意,與後來戰列艦的同口徑主炮不可同日而語,所以很難重創或擊沉敵艦。唯一的優勢尚且如此,其他的北洋軍艦更弱小,海戰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最能反映定遠級主炮威力的就是日本西京丸號,該艦是商船改裝,防護力比軍艦差得多,但是捱了4發305毫米炮彈,居然沒有大損

    所以,詆譭北洋海軍的人大多數是出於對近代海軍技術的無知。他們認識不到北洋海軍真正值得批評和反思的點,就只能發揮想象力瞎掰了。

  • 2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正所謂“牆倒眾人推,鼓破萬人捶”,誰叫你敗了呢,在東亞的文化圈裡失敗者是沒有發言權,無論是什麼原因失敗者都必須承擔所有的責任,所以這也是東亞文化裡並不會像歐洲那樣在戰敗後可以心安理得的投降,在東亞文化圈裡投降是可恥的,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日本人寧死也不投降的原因之一。而至於說為什麼很多人都習慣性的認為北洋水師腐敗無能,因為教科書以及此前的宣傳、影像資料裡就是這麼說的,所以給他們留下了這樣刻板的形象,那教科書又為什麼這樣寫、影視劇又為什麼這樣演呢?

    可能最常見詆譭北洋水師的謠言就是“定遠的大炮上晾衣服”、“炮口內有灰塵”、還有影視劇當中所說的炮彈發射藥裡摻沙子之類的。在甲午戰爭之後這些謠言就紛紛出現,因為這時要維新變法啊,你北洋必須腐敗無能我才能變法呀,所以為了自己的政治需要什麼髒水都往北洋身上潑。現在不也有大把多的人認為李鴻章是賣國賊嗎,認為李鴻章權侵朝野為自己的利益與外國簽訂不平等條約嗎?可他始終都只是清政府的代言人而已,也不過是作為外交官在協議上簽字而已。

    還有就是很多人認為日本海軍打敗中國北洋水師是屌絲逆襲高富帥,所以北洋水師就是一個沒用的“富二代”,因為北洋水師不是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五嗎?就是這樣的名頭喊的太響打了敗仗之後“人設”崩塌了,很多人認為北洋水師的軍艦比日本的好,但是真相卻是甲午戰爭中日本的武器裝備都比北洋的要先進,速度沒人家快、炮彈沒人家多、威力不夠人家強、射速不夠人家快,除了皮糙肉厚的2艘定遠級扛揍以外,其他的沒有一艘能抗得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些很難避開的沒意義的酒局,有什麼好的推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