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風悍馬

    “春”字與堯山特別有緣,歷史上,堯山周圍的人代代都有叫李春的,名字帶有“春”字的更是不乏其人,如:老春、小春、大春、二春、逢春、遇春等,通常都叫作春子。南北朝時期,柏人(北魏末年改為柏仁)是李氏望族,所以叫李春的甚多,相傳東魏末年,柏仁縣境內的唐山腳下誕生了一個神奇的男兒,名叫李春,父親是一名石鑿技術很高的石匠。李春童年時聰穎過人,鄉民們閒玩劃地遊戲,如“走四子”、“九子圍葫蘆”等,誰也贏不了小李春,都說這孩子將來肯定是個奇才。李春父親看著精明的兒子,便把他送到鄰村的李學究家去讀書,因為李家先生的名字也帶有春字,所以李春就改名李通(後來有叫他李通的,也有叫他李春的),李春不同其他的孩子們,他在用功識字的同時,非常喜歡算術,有一次先生出了一道算術題:“一夥老頭去趕集,半路碰上一堆梨,吃仨長仨,吃四短倆。”意思是老頭吃梨,每人吃三個還剩三個,每人吃四個就差兩個,問誰能算出來?李春回答是五個老頭十八個梨,李先生嘆為奇才。

    李春年歲稍長,家資漸漸接濟不上,於是,李春便放棄學業跟著父親上山鑿石,由於他對算術的偏愛,算起數來得心應手,所以村裡人分地、蓋房都少不了找他去計算,李春根據所學知識編出了好多算題,諸如:“一塊高粱紅丹丹,一夥短工圍著扦,扦七壟長七壟,扦八壟短十三。”求多少個短工?多少壟高粱?“二十塊磚,二十人搬,漢子搬仨,婦女搬倆,兩個孩子抬一個。”求幾個漢子?幾個婦女?幾個孩子?“一百一十一根針,一夥婦女圍著分,只許把針分均,不許折斷針。”求針和婦女各多少?這些算題一直流傳至今。

    當時李春父親每次出去承攬石頭活,也都由李春編造預算。按他編造的預算,每項工程所備的材料都與實際不缺不少,不剩不餘。李春心靈手巧,胸有城府,他做出來的石活和設計的造型,總比別人的新穎奇特,人們都稱他是活魯班,從此,他的名字越傳越遠。

    李春在山上為幾家莊主做榨油的石碾,休息間在山凹閒步,腦子裡濛濛蘢蘢進入了石藝境界:他在坐在一塊石頭上計算著石碾的重量,一位老人站在他的面前好久,老人慾走時他才發現,老人邊走邊說:“徑自乘二五乘,圓天周子使二歸……”意思是圓周率為2.5乘以2.5除以2等於3.1425。李春起身到老人前施禮,老人笑著說:“你這小子,剛才老朽站在你跟前,你連看一眼也不看,老朽要走你又前來施禮。

    ”李春:“老先生剛才說出魯班的圓天周子率,定是個數術家,只是……”老人只是看著李春不語,良久問只是什麼?李春說只是魯班的圓天周子率已經有些過時了,現在已有新率使用。老人很高興,問他新率是什麼?李春答道:“橫十一豎十一,橫豎合和分為七。”意思是11+11除以7約等於3.142。老人點頭稱李春後生有為。二人談了好長時間,最後贈給了李春一軸畫卷就走,李春問老人貴姓,老人說:“我的名字已被人家搶了去。”老人走了後李春才清醒過來,原來是魯班神師,李春向著老人走去的方向磕頭三拜。從此之後,魯班便成了李春的代名詞,人們很少再有叫他李春的了。

    隋文帝楊堅統一全國後,疆域遼闊,經濟發達,中外文化交流頻繁。被譽為“四通之域”的趙州,北上可通涿郡薊縣(今北京市),南下可達東都洛陽(今河南洛陽),東至冀州,西通太行。陸路車旅絡繹不絕,水運船隻晝夜繁忙,發源於井陘封龍山的洨河流經趙州城南,每逢夏季,雨水山泉順流而下,洪濤洶湧,給兩岸車輛行人帶來極大不便,當地人們渴望建橋,爭相捐資。為了建橋,組織者先後到贊皇、獲鹿、柏仁等地勘察石質,尋找工匠。經過對比,最後決定用柏仁境內的唐山、幹言山的石頭。“修了趙州一座橋,吃掉唐山半架山”的民謠一直流傳至今。那時,當趙州橋修建組織者得知名匠李春的情況後,專程邀請李春為修建大橋的總指揮。

    李春經過周密考察,根據水陸交通的需要和自然地理環境的特點,繼承前人建橋經驗,發揮了高度智慧和創造才能,他精心繪製圖紙,詳細計算用料,挑選高技術石匠,既當指揮官,又親自上陣,成功地在洨河上建造了一座舉世聞名的趙州大石橋。有人傳說李春在修建趙州橋的時候,是按著魯班的石橋畫卷計算修建的。趙州橋的建成,反映了隋代唐山石匠的智慧和敢為天下先的膽識

    。唐中書令張嘉貞所作的《趙州大石橋銘》,開宗明義的第一句話就是:“趙州洨河石橋,隋匠李春之跡也”,又據北京大學所編《金石匯目分編》卷三《補遺》中一項紀錄,在趙州橋下曾有一塊唐山石工李通題名石,上有“開皇十(?) 年”字樣,證明了李春是趙州橋的修建主持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AUTOCAD的命令輸入的方式有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