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心智玩家

    要真正理解這句話,要把這句話的三個版本都找出來。

    《郭店楚簡》甲編:聖人居亡為之事。

    《帛書老子》甲本:聲人居無為之事。

    王弼版《道德經》:聖人處無為之事。

    我們直奔主題,這句話,最源頭的版本是《郭店楚簡》甲編:聖人居亡為之事。

    我們先來說,這個「居」字。

    上圖右邊那個甲骨文是「育」字,這字左邊是個「女」字,右邊身下的位置是個倒寫的「子」字,「子」字是嬰兒的象形,嬰兒出生的時都是小腦袋先出來的,這個「育」字是非常形象的女人在生孩子的象形,

    而上圖左邊這個甲骨文是「居」字,這個「居」字與「育」在結構上完全一樣,只是「居」字用了一個「人」字替代了「育」字中的「女」字,所表達的含義是「人,生育孩子」的意思。

    「女人生育孩子」的意思容易理解,「人,生育孩子」的意思就不太容易理解。

    其實,這個「居」字藉助「育」字表達了一個延伸概念:要像女人生育孩子一樣的做事。所以,老子的《五千言》中才會有「居亡為之事」的用法,老子寫《五千言》用了在他當時來說非常古老(正統)的字義。

    我們先來看一下,女人是如何生育孩子的呢?

    沒當媽之前,女孩子不管有多麼的丟三落四、做事不上心,一旦當了媽,就會對孩子特別的上心、用心,會發現孩子的生長規律,按照孩子的生長規律養育孩子,孩子餓了給餵奶,困了哄睡覺,醒了還親親抱抱舉高高。對孩子的來說,老孃的好那是說也說不盡呀,因為人家自打做小娘開始就對你用了一輩子的心……

    有句老話,寧死當官的爹,不死討飯的娘。這話當然是不對的,但是,很有道理。因為任何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離不開媽,媽媽對孩子的養育是最用心的,是最知道孩子的生命節奏,是最瞭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很多人做什麼事,往往能瞞得住別人,唯獨瞞不住自己的老孃,為什麼?因為媽媽對孩子的瞭解是深入內心的,母子天生並不連心,因為媽媽對孩子的一輩子用心,才有了母子連心,孩子的一個小舉動、小表情,當媽的就知道孩子在想什麼。

    甲骨文時代的造字大神,雖然把「重疊結構世界」、「心智系統轉換」這樣高深燒腦的內容刻入了甲骨文中,但是,覺得這些造字大神,不是理科生,而是文科生,對人性有著很深的觀察與感悟,「居」字很明顯是受女人養育孩子天性的啟發而造的字,意思是告誡後世子孫:要像女人生育孩子一樣的做事。

    我們再來看這個「亡」字。

    上圖,左邊是甲骨文「有」字,是一個人在找東西的象形,表示一個人感官看得見、摸得著的意思。

    上圖,右邊是甲骨文「亡」字,是一個人坐在地上,手上也被阻隔的象形,表示一個人感覺都沒有了的意思。

    那麼,這個在「亡」字表示什麼意思呢?

    這裡我們要匯入「重疊結構世界」、「心智系統轉換」的概念,因為甲骨文與《老子五千言》講的都是「重疊結構世界」與「心智系統轉換」的內容。

    中華源頭文化的核心建立在「重疊結構世界」與「心智系統轉換」基礎上,甲骨文造字的時候,就是根據「重疊結構世界」以及「心智系統轉換」造的字。所以,不能用我們現在對文字的定義去認識甲骨文,甲骨文並不是為了記載日常語言、經驗而創造的文字。而是為了向後世傳遞「重疊結構世界」與「心智系統轉換」而創造的圖示。

    1、重疊結構世界:完整的世界,由顯性、隱性兩個性質完全不同的世界重疊而成,其中隱性世界是完整世界的主體。

    2、心智系統轉換:完整的人體,也由顯性、隱性兩個性質完全不同的人體重疊而成,其中隱性人體是完整人體的主體。顯性、隱性人體中各有一套心智系統。一般人只會使用顯性人體的心智系統(下稱:第一套心智系統)。心智系統轉換,就是讓人學會使用隱性人體的心智系統(下稱:第二套心智系統)。

    「無為之事」的含義

    無為之事,就是亡為之事,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解讀過,正體字「無」是對甲骨文「亡」字非常準確的解讀。所以,「無為」就是「亡為」。

    「無為之事」的整體意思就是在第二套心智系統中做的事。

  • 2 # 陳廣逵

    “無為之事”出現在《道德經》第二章,說“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聖人處無為之事”,就是“聖人做不用刻意去做的事”。處,音chǔ,做。無為之事,順應自然而不刻意做事。

    “行不言之教”,就是“施行不用言語的教化”。行,施行。不言之教,不使用語言的教化。

    這正是老子推崇的“無為”思想,老子用假託的聖人給統治者樹立了榜樣,希望統治者不要瞎折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好的婚姻經營方面的書推薦?能提高女生戀愛情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