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亞歷克斯呆萌,搞怪,有些神經質。他長年住在一輛房車裡,生活簡單到再無可減。同樣,他做的無保護獨攀也是這樣,只需要帶上攀巖鞋和粉袋,走到巖壁下開始往上爬就好。沒有什麼儀式,也不需要向人證明什麼,甚至在他出名之前很多次的創紀錄獨攀都是事後才告訴朋友。所幸的是,純粹的人有純粹人的圈子,這個圈子沒有人懷疑他是否真的完成了這些無保護獨攀,有的只是驚歎、膜拜、崇敬、關心與擔心。這點真令人羨慕,互相真誠與信任,是現世的烏托邦所在。
毫無疑問,無保護獨攀的危險性太大,不容許有任何一點點失誤。除了嚴格控制好自身的動作之外,客觀方面還有不可控制的岩石溼滑斷裂、蟲鳥干擾等因素,可以說這是岩石上最極限的冒險,哪怕最輕微的失誤,也可能會帶來可怕的後果。亞歷克斯被問得最多的問題也是:你不怕死嗎?人們不能自抑地會去關心:這傢伙掛了嗎?沒有,這傢伙沒掛,活得好好的,並且還在計劃去挑戰更難的路線。
和這個星球上的絕大多數人相比,亞歷克斯在攀巖這件事情上的天賦是超凡的。超凡的能力是上蒼賦予極少數人的禮物,它是一個綜合的事物,除了一顆堅定的心,出色的體能,還包含了大智慧與獨立的態度。亞歷克斯對待無保護獨攀可能帶來的危險是極其重視的,挑戰任何一次攀爬之前,他都會耐心地規劃、練習與等待,將一個大的挑戰性攀爬目標分解成多個小目標,每一個繩段,每一個抓點都仔細研究,反覆演練,以致閉上眼睛都可以將線路的每一個細節重現,並且在身體條件、天氣條件、環境條件等任何一條不成熟時絕不開始,但他一旦開始便不再躊躇,一往直前。
我想亞歷克斯的攀爬故事,絕不是一鍋雞湯,它不會像現在社會上的許多大嘴販賣成功學一樣去告訴你如何可以用極少的力氣去獲得極大的成功,他告訴你的反而是,他的成就是超凡的天賦加無限的努力得來的,就像泰戈爾的詩句:這是最最遙遠的路程,來到最接近你的地方。這是最最複雜的訓練,引向曲調絕對的單純。
我們生活在一個目的性非常強的時代,一切生活方式的選擇似乎都有一個標準,那就是:別人都這樣,我為什麼不這樣。
但亞歷克斯將特立獨行貫徹得十分徹底,他很坦然,自己當然會怕死,怕得要命。但是,他只是在做他熱愛的事情。考上伯克利,但是學習不能使他快樂,對他來說沒有什麼實質意義,於是退學去追尋自己熱愛的並終其一生都會去做的事情——攀巖。
生命只有一次,亞歷克斯示範了一個活得非常極致的版本。正好這兩天有個朋友和我討論他孩子的問題,孩子現在十來歲了,就是不愛上學,一上學就條件反射般的肩膀疼。但是不代表孩子不愛學習,從三歲起她就開始畫畫、作詩、講故事,請她媽媽用文字給她記錄下來。在媽媽的教育下,她學會了很多知識,並且勤於閱讀,自問自答,能寫很好很棒的文章。我想問,這孩子有“問題”嗎?她應該像別的孩子一樣去“上學”嗎?
我不想去推測這樣的孩子的將來,我只想說,這個世界的精彩,就是因為多樣性。
說回亞歷克斯,如果他僅僅是不停地在無保護獨攀去創造新的紀錄,那他只是攀巖屆的大神而已。在去南非查德攀巖的途中,他見識了當地人極其艱苦而貧困的生活,回來之後他有了新目標,要去幫助這個世界上更貧困的人。雖然名氣與贊助給他帶來的收入已經讓他進入社會中的那1%階層,但是他仍然像以前一樣生活在原來那輛房車中,過著極簡的日子,成立了漢諾爾德基金會,把自己在攀登中建立的財富與名望投入到公益事業中。
如他自己所言,他希望去做的是以一種友好的方式幫助弱勢的人們改善生活,去支援一些既保護地球環境,又幫助人們擺脫貧困的專案。他從一個純粹的攀登界的大神,變成了一個更可愛、更高貴的人。
恰巧在讀這本關於亞歷克斯的書時,我又決定再一次創業了。其實對這次創業內心是蠻糾結的。首先,“高齡”是創業的大敵,再者,這次創業挑戰的是一件蠻難的事,失敗的機率還是挺高的。辛苦倒在其次,萬一失敗,前面多年積累的“薄名”也將隨風而去。現在,心裡反倒坦然了。既然人生只有一次,何不追隨自己的內心,堅決做自己,活到極致。
“我們常常追問自己,生命的意義究竟何在?”從最現實的維度而言,你生命的意義往往就是你把最多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在其中的事。汲汲營營於生存和物質,被生活中的問題和框架推著前進,非我所欲;可完全不功利不媚俗,狠下心去做真正想做的事,又常常非我所能。而更多的情況是,人們常常只是知道自己不想要什麼,卻並不明白自己想要什麼。反之,每一個領域最出眾的人,常常具備一種能力——他們明確知道自己內心的需求,並追隨其召喚,全心全意。”
生活中的亞歷克斯呆萌,搞怪,有些神經質。他長年住在一輛房車裡,生活簡單到再無可減。同樣,他做的無保護獨攀也是這樣,只需要帶上攀巖鞋和粉袋,走到巖壁下開始往上爬就好。沒有什麼儀式,也不需要向人證明什麼,甚至在他出名之前很多次的創紀錄獨攀都是事後才告訴朋友。所幸的是,純粹的人有純粹人的圈子,這個圈子沒有人懷疑他是否真的完成了這些無保護獨攀,有的只是驚歎、膜拜、崇敬、關心與擔心。這點真令人羨慕,互相真誠與信任,是現世的烏托邦所在。
毫無疑問,無保護獨攀的危險性太大,不容許有任何一點點失誤。除了嚴格控制好自身的動作之外,客觀方面還有不可控制的岩石溼滑斷裂、蟲鳥干擾等因素,可以說這是岩石上最極限的冒險,哪怕最輕微的失誤,也可能會帶來可怕的後果。亞歷克斯被問得最多的問題也是:你不怕死嗎?人們不能自抑地會去關心:這傢伙掛了嗎?沒有,這傢伙沒掛,活得好好的,並且還在計劃去挑戰更難的路線。
和這個星球上的絕大多數人相比,亞歷克斯在攀巖這件事情上的天賦是超凡的。超凡的能力是上蒼賦予極少數人的禮物,它是一個綜合的事物,除了一顆堅定的心,出色的體能,還包含了大智慧與獨立的態度。亞歷克斯對待無保護獨攀可能帶來的危險是極其重視的,挑戰任何一次攀爬之前,他都會耐心地規劃、練習與等待,將一個大的挑戰性攀爬目標分解成多個小目標,每一個繩段,每一個抓點都仔細研究,反覆演練,以致閉上眼睛都可以將線路的每一個細節重現,並且在身體條件、天氣條件、環境條件等任何一條不成熟時絕不開始,但他一旦開始便不再躊躇,一往直前。
我想亞歷克斯的攀爬故事,絕不是一鍋雞湯,它不會像現在社會上的許多大嘴販賣成功學一樣去告訴你如何可以用極少的力氣去獲得極大的成功,他告訴你的反而是,他的成就是超凡的天賦加無限的努力得來的,就像泰戈爾的詩句:這是最最遙遠的路程,來到最接近你的地方。這是最最複雜的訓練,引向曲調絕對的單純。
我們生活在一個目的性非常強的時代,一切生活方式的選擇似乎都有一個標準,那就是:別人都這樣,我為什麼不這樣。
但亞歷克斯將特立獨行貫徹得十分徹底,他很坦然,自己當然會怕死,怕得要命。但是,他只是在做他熱愛的事情。考上伯克利,但是學習不能使他快樂,對他來說沒有什麼實質意義,於是退學去追尋自己熱愛的並終其一生都會去做的事情——攀巖。
生命只有一次,亞歷克斯示範了一個活得非常極致的版本。正好這兩天有個朋友和我討論他孩子的問題,孩子現在十來歲了,就是不愛上學,一上學就條件反射般的肩膀疼。但是不代表孩子不愛學習,從三歲起她就開始畫畫、作詩、講故事,請她媽媽用文字給她記錄下來。在媽媽的教育下,她學會了很多知識,並且勤於閱讀,自問自答,能寫很好很棒的文章。我想問,這孩子有“問題”嗎?她應該像別的孩子一樣去“上學”嗎?
我不想去推測這樣的孩子的將來,我只想說,這個世界的精彩,就是因為多樣性。
說回亞歷克斯,如果他僅僅是不停地在無保護獨攀去創造新的紀錄,那他只是攀巖屆的大神而已。在去南非查德攀巖的途中,他見識了當地人極其艱苦而貧困的生活,回來之後他有了新目標,要去幫助這個世界上更貧困的人。雖然名氣與贊助給他帶來的收入已經讓他進入社會中的那1%階層,但是他仍然像以前一樣生活在原來那輛房車中,過著極簡的日子,成立了漢諾爾德基金會,把自己在攀登中建立的財富與名望投入到公益事業中。
如他自己所言,他希望去做的是以一種友好的方式幫助弱勢的人們改善生活,去支援一些既保護地球環境,又幫助人們擺脫貧困的專案。他從一個純粹的攀登界的大神,變成了一個更可愛、更高貴的人。
恰巧在讀這本關於亞歷克斯的書時,我又決定再一次創業了。其實對這次創業內心是蠻糾結的。首先,“高齡”是創業的大敵,再者,這次創業挑戰的是一件蠻難的事,失敗的機率還是挺高的。辛苦倒在其次,萬一失敗,前面多年積累的“薄名”也將隨風而去。現在,心裡反倒坦然了。既然人生只有一次,何不追隨自己的內心,堅決做自己,活到極致。
“我們常常追問自己,生命的意義究竟何在?”從最現實的維度而言,你生命的意義往往就是你把最多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在其中的事。汲汲營營於生存和物質,被生活中的問題和框架推著前進,非我所欲;可完全不功利不媚俗,狠下心去做真正想做的事,又常常非我所能。而更多的情況是,人們常常只是知道自己不想要什麼,卻並不明白自己想要什麼。反之,每一個領域最出眾的人,常常具備一種能力——他們明確知道自己內心的需求,並追隨其召喚,全心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