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284825556109

    杜甫的浪漫並不比李白差。

    傳統的說法認為李白的詩“高”,杜甫的詩“大”。那麼“高”則要氣衝牛斗,“黃河之水天上來”;“大”卻需要海納百川,“不盡長江滾滾來”。然而不管是“高”還是“大”,都需要“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胸懷和“俱懷逸興壯思飛”的想像力,李杜二人身上都有這些特質,於是他們就都成為了偉大的詩人。而想像力,又恰恰是浪漫主義的根基,杜甫的想像力無人可以懷疑,所以他的詩歌中自然就有浪漫主義的成分。退一步講,既然是詩歌,就不可能完全實打實,即便是“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當中也一定要有飛揚的神采和天馬行空的想像,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浪漫主義”。翻翻杜詩,隨便就可以看到含有浪漫主義色彩的句子,人們經常提及的那句“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就極為典型。其實,即使是現實主義色彩極為凝重的《春望》也有浪漫主義的句子,比如那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用花和鳥來描摹自己的處境,就因其傳神的擬人而加深了浪漫主義色彩。再隨便舉一個例子——《兵車行》。《兵車行》也是杜甫現實主義的力作,是對戰爭的血淚控訴,然而這種控訴如果只停留在平淡的表達,就不能產生深入人心的藝術效果,也就會失去它的作用,這個時候,詩人的浪漫主義思維就派得上用場了。“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孃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前幾句都是寫實,用實實在在的白描手法表現了父母、妻子送別兒子、丈夫出征的慘景,讀來似乎那些場景就在眼前。可是到了“哭聲直上幹雲霄”,詩人便用有分寸的誇張、用一個廣角鏡頭把慘狀突出,誇張和廣角鏡頭就是浪漫主義的手法,它不再是寫實。然而,這種浪漫主義在杜甫用來卻就是在寫實,“哭聲直上幹雲霄”,雖然讀者看不見,卻完全可以想見。所以說,浪漫的手法在杜甫的筆下卻仍是為了描寫現實,換句話說,杜甫絕不是不會運用浪漫主義,而是他的浪漫主義最終還是為現實主義的主題服務的。這一點其實是非常難得的,這既需要詩歌的意境,又需要詩人關注現實的胸懷。其實這比李白那種逃避現實夢想成仙的浪漫主義難得多也更有意義。《兵車行》的結尾也是這樣一種用浪漫手法書寫現實的特色:“新鬼煩怨舊鬼哭,天陰雨溼聲啾啾。”杜甫用鬼來寫現實,更突出了悽慘、悲涼。

    李杜二位都遊歷過名山大川,也留下了許多傳世名篇。李白寫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寫得很瀟灑,卻僅停留在瀟灑,讀後不知道這個瀑布到底什麼樣子;杜甫寫泰山:“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讓人讀來很豪邁又有身臨其境之感,後面還有更厲害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二句,可不是一般人可以寫得出來的,如果是一個只知道現實的柴米油鹽的傢伙,是無論如何也沒有這個境界的。

    除了謳歌祖國的大好河山,感情也是詩歌裡永恆不變的主題,杜甫的感情詩雖然不像李商隱的情詩那麼纏綿悱測,但也絕不缺少浪漫,甚至我們也可以從杜甫的情感詩裡感受到他本人的浪漫氣質。李白的情感詩浪漫卻略顯輕浮,李白會問“但見淚痕溼,不知心恨誰”,杜甫沒有這樣的疑問,他筆下的感情也都清楚簡單:就是懷念家人妻子,當然,杜甫也寫過《佳人》,但寫得沒有一絲浮華之氣;而他的《麗人行》則直接把矛頭指向了楊貴妃,對比他的“炙手可熱勢絕倫”,李白的“名花傾國兩相歡”又有著多少的奴顏媚骨?話說回來,杜甫的《佳人》和《麗人行》都不是感情詩,完全不是,杜甫的真正的感情詩都是懷念自己的妻子——當然,古代漢語裡的妻子包括“妻”和“子”兩個方面,但即使是這樣,像杜甫這樣頻繁地把妻子寫進詩歌裡的也是不多見的,至少唐詩中不多見。杜甫被困長安,除了憂國憂家憂己的《春望》之外,還有一首《鄜州月》是懷念遠方的妻兒的,這首詩杜甫的手法比較奇特,他是從對方——即他的家人的角度來寫月夜的,這種手法本身就是極具浪漫主義色彩的:“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杜甫想妻子,是為妻子設身處地地去想,於是就更容易投入自己的全部感情,詩人甚至想到妻子“香霧雲鬢溼,清輝玉臂寒”,這樣的句子,是需要何等的深情和憐愛才可以寫得出來,換句話說,這是一種怎樣的浪漫?號稱杜甫生平第一快詩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裡也有“卻看妻子愁何在”的句子,值得一說的是,所謂“杜甫生平第一快詩”絕不是孟效因為考取功名之後的“春風得意馬蹄疾”,而是因為國家有了一件大喜事,當然,我們不能否認這件喜事對於杜甫個人來說也有著深刻的影響,他終於可以回家,可以“青春作伴好還鄉”,但這首詩的總體背景還是因為官軍的勝利,而在這個勝利面前,杜甫的妻子也是“漫卷詩書喜欲狂”,看來,他的這個妻子也是和他志同道合之人了。而前面提到過的那句“青春作伴好還鄉”,又是多麼浪漫的意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遊園驚夢》的所有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