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養眼觀察
-
2 # 澄城櫻桃郭家莊基地
我認為,目前的農家模式種植應該向農場式轉變,整合土地,聘請有知識,有膽識,有技術的年輕人,技術人前頭,走規模化,機械化,自動化,形成有機綠色通道。提高我們產物的品質,性質,從而達到高效高收入。
-
3 # 老時養羊經
怎樣的種植膜式畝產才能超萬元?
對於廣大農民來說,普通的春種秋收單_膜式種植畝產是很難達到萬元收入的。
因為氣候,地域,城市的消費水平也農產品的價格起著很大作用。
辣椒也儘可能早育苗,選擇線椒品種,只在瓜行上栽培,兩棵瓜之間栽一珠辣椒苗,只要水肥充足的情況下,紅薯產量也會達到4千斤,按0.8元/斤產值3幹元。
辣椒栽培因為只有600珠左右,線辣價格高買1000元是不成問題。
-
4 # 大別山鷹
畝產收入超萬元模式應該說各地都有,關健是你要有一個適合畝產萬元的土地。
下面我就來介紹一個適合我們這裡畝收入過萬元的生產模式:中藥材天麻種植專案。
天麻,寄生性菌體,其主要藥用成份是菌體內的蜜環菌,具有清熱去頭火,治頭暈目眩的效果,應用範圍十分廣泛,市場銷售經久不衰。天麻分兩種:一是野生天麻,又叫花麻,在春末夏初時節地下莖抽生花莖開花而得名。二是人工培植的天麻,又叫家麻,家麻不易開花,藥用莖是寄生在菌材上生長,靠菌絲吸收菌材營養來生長。
天麻生產首先是要選好場地,天麻適宜於沙壤土或麻礫土層中生長,而過於粘性的泥土層裡生長不良或不生長。培植天麻前要先培育菌材,天麻菌材必須是無油脂的烏桕樹、楓樹和櫟樹等樹木為主,秋後砍伐菌材,並鋸成一尺到一尺五寸長的帶皮木段,放陰涼處堆成井字形晾乾,到第二年三月初開始在選好的天麻培植田裡挖窖培育天麻,窖挖50x100x100釐米,即寬50釐米,長深各100釐米。然後,一根老菌材夾一根新菌材排好後,再在菌材周圍和上面撒一些天麻籽(即未長大的手指粗的小天麻),然後依次例推一直將菌材碼到離窖口30釐米處即可,用細沙土覆蓋菌材與田面齊平,天麻種植工作算初步完成。天麻是怕熱喜冷涼但又需要一定溫溼度的真菌體,因此,天麻在大田種植後,還需在種植窖上搭涼棚或在地上加覆蓋物,同時要搞好開溝排水,否則地下滲水過多會導致菌材腐爛而生產失敗,與此同時,還要防治白蟻對菌材的危害,方法是在地下菌材窖周圍施放滅蟻藥,用來毒殺白蟻。
天麻日常管理工作比較簡單,主要是觀察土壤溼度和白蟻活動情況,以及窖田下雨天的積水清除工作。從春季天麻下種到秋末收穫天麻,時間不到一年的時間,只要中間管理得當就會豐收在望。按目前的藥材市場收購價,一畝天麻生產除去材料和人工費,畝收入過萬卓卓有餘,關健是要天時地利人勤,只有這樣才能獲得豐收。
回覆列表
現在傳統種植業競爭激烈,如果想提高收益就要想辦法提高畝產量或者改良品種,甚至更換種植作物,有一個地方的農民不但將品種進行了改良,還創新了種植方式提高了畝產量,種植出來的作物不但市場受歡迎單價高,畝產量還高,讓種植戶們獲得了很大的收益,你們能看得出記者手裡面拿的是什麼嗎?顏色是紫色的,看起來像是山藥但是跟山藥顏色不一樣,而且比山藥粗很多,其實熟悉山藥的朋友們可以從後面的葉子看出來,這就是山藥地,記者手中拿著的呢,也正是紫色的山藥,俗稱紫山藥,可為什麼這種山藥這麼粗壯呢?其實並不僅僅是品種的原因,這裡的種植戶跟其他地方的種植戶種植方式也不一樣,一起來看看吧!
這裡是廣西玉林的山藥種植地,圖片上也是剛剛採挖好的紫山藥,跟我們平常見到的山藥採挖場景很不一樣,最大的不同就是沒有了普通山藥地裡面的溝溝壑壑,大家都知道山藥長得很長,有很多都在一米以上,要想把山藥挖出來,需要在山藥地裡面挖出一條條的深坑,接近半腰深才能將山藥完整無缺的挖出來,種植山藥,最費勁的就是採挖那段時間,真是非常費工夫,一個人工一天的時間,最多也就能挖2分地,可是圖片上卻完全見不到那種深坑,因為這裡的種植戶創新了種植方法,將豎著長的山藥改為橫著長,用手輕輕一扒拉就挖出來了,一個人工一天可以挖兩畝地,將採挖效率提高了十倍以上!一起來看看玉林的種植戶們是怎麼將豎著長的山藥變為橫著長的。
看到圖片上這個塑膠殼了嗎?這個就是種植戶們專門為山藥定製的定向槽,種植戶們首先將定向槽挖地2-3cm,放下去後再在定向槽中施放有機肥,然後將山藥種子放進去,再覆蓋上薄薄2-3cm一層土,山藥就會在這裡面橫向生長。由於受到的壓力非常小,所以山藥可以長得很粗,不但賣相好,還增加畝產量。而普通山藥長到一米多深,其實在那個情況下山藥受到的壓力是非常大的,所以我們見到的普通山藥都非常細。橫向種植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控制山藥的賣相,這個定向槽只有1米長,山藥長得超過這個定向槽就會被人工截斷,讓山藥橫向生長,所以採挖出來的山藥都是整整齊齊一米長,還非常粗的山藥,看起來賣相非常好!
紫山藥不但外皮是紫色的,削了皮之後裡面也是紫色的,山藥有益腎氣、健脾胃、對血壓也有一定的調節作用,可以軟化血管,因此非常受到消費者的喜愛,平常都喜歡用山藥熬粥或者作為主菜,感覺每天一盤山藥人身體會更健康,而紫山藥除了這些作用外還有一些是普通山藥所不具備的,一來紫山藥可以生吃,口感像水果一樣甘甜,第二紫山藥的花青素含量比普通山藥高出60倍,花青素有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因此也更受消費者的喜愛!
看看記者手中拿著的這兩個山藥,一個是玉林種植的紫山藥,還有一個是普通山藥,這一比效果可真明顯啊!紫山藥真的比普通山藥粗了好多,實際上這個普通山藥重量是1.1斤,而紫山藥是5.1斤,重量差了差不多有5倍,因此紫山藥畝產也非常高,畝產能有5000-6000斤,在超市裡面,普通山藥零售價是6元一斤,而紫山藥由於是新品種,在很多地方還沒有普及,不過部分大城市超市裡面已經有銷售,價格是12元1斤,零售單價比普通山藥高了一倍,那地頭價格如何呢?
普通山藥的地頭價也就2元到2.8元,最好的鐵棍山藥也就是3.3元一斤,而紫山藥地頭價最低是4元一斤,最高能到5.5元一斤,即使按照4元一斤的最低地頭價,按照畝產5000斤的最低產量算來,畝產值也能達到2萬元了,4月份種植11月份採收,也只需要7個月的時間,真可謂是時間少見效快了!玉林李師傅種植紫色山藥已經有3年多時間了,現在種植紫山藥有15畝,畝產2萬元,毛收入30萬,除去各種成本,一年也淨賺小20萬!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