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龍哥大炮仙

    初段在大氣層,中段在太空,末段重返大氣層,所以是以卡門線定義,國際航空聯合會定義100公里高度為卡門線,即為大氣層跟太空界限定義

  • 2 # 穿條紋睡衣De男孩

    主要以導彈處於什麼位置來定義的,以攔截洲際彈道導彈為列,導彈從發射到攻擊要經歷這幾個階段,發射初始階段,這個階段導彈速度最慢,紅外特徵最為明顯,而且最重要的是導彈還處於發射國上空,這個時候攔截對己國傷害為零,但是攔截難度也比較大,因為洲際導彈一般都是一個國家的戰略基石,保衛國家的最後武器,因此發射都會非常隱蔽,很好被發現,目前在初始發射階段主要以美國Abl機載鐳射攔截系統最為出名,但是這就需要進入敵國領空,飛機本身生存能力就要大打折扣,攔截成攻略比較低,因此美國已經將此專案下馬然後就是飛行中段,這個時候導彈已經在大氣層外飛行,速度相對來說比較穩定,高度也不會發生太大變化,利用本身慣性飛行,彈道比較平穩,飛行時間20分鐘左右,速度達到10馬赫,這個時候攔截對本國也沒有直接傷害,因此中段攔截是各國主要研究方向,但是這個階段的導彈高度高達1000公里左右,一般的防空導彈根本無法攔截,在各國中段攔截試驗中,只有沒有標準3進行了海基攔截,其餘各國都是進行陸基中段攔截。比如美國部署在阿拉斯加洲的gbi陸基攔截彈,中國這幾年在西北地區也進行了幾次中段攔截,都取得了成功最後就是末端攔截了,這個時候已經是最後階段,導彈處於俯衝飛行,速度相對來說已經非常高高達28倍音速,留給地面反應時間也是相當短的,攔截非常困難,不允許出現一點兒錯誤,因為一旦攔截失敗,那就是人間末日了。這個階段比較出名的就是美國薩德末端高空區域防禦系統,用以攔截末端飛行導彈,俄羅斯的s500也具有攔截末端飛行的導彈。

  • 3 # 強武堂

    嚴格來說,實際上是四段而不是三段。首先是助推段,此時導彈的發動機工作,目標特徵最明顯,而且導彈也沒有實現彈頭分離,只要擊落導彈就能夠一次性摧毀多枚彈頭和誘餌。但問題是助推段時間極短,通常僅有180~240秒(液體火箭發動機)左右,而且如果是陸基彈道導彈,助推段或者說上升段時,導彈一般還處於發射國國境內,想要攔截就難免要侵犯別人的領空。而且此時導彈距離地面高度可能達到200千米,速度已經達到7千米/秒。

    對此的解決方案包括著名的YAL-1空基鐳射計劃以及“王者之劍”計劃,兩個攔截系統都是基於鐳射武器。“王者之劍”的玩法相對要怪異一些,早期考慮過在軌平臺,後來又考慮由美國靠近蘇聯附近的潛艇臨時發射“王者之劍”去攔截蘇聯助推段導彈。近年來助推段攔截最新的發展是美方開始考慮將鐳射武器放上長航時無人機,/建立類似於在軌平臺的東西。

    助推段之後一分鐘內,導彈將釋放彈頭和誘餌,但中段困擾反導系統的“目標雲”尚未形成,這個階段有時被單獨稱為“被動段”或“助推後段”。“被動段”導彈尚有一定的紅外特徵,但相對於助推段導彈“冷”了不少,追蹤難度提升。但如果採用核戰鬥部進行攔截,仍然可能達到一石多鳥的效果。

    此後導彈就進入大家熟知的中段。中段時間長,目標飛行軌跡比較確定,但由誘餌和真彈頭混在一起的目標雲卻很難對付,關鍵在於分辨真假。

    如果中段攔截失敗,彈頭開始再入大氣層,這就是末端,該階段通常比一分鐘更短。一般在60千米以下,會再細分一個深層末端。末端攔截的最大麻煩是目標的巨大動能,以及有限的攔截機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駕遊開房車還是越野車?哪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