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765375850720

    古箏十大名曲有:《 漁舟唱晚》、《出水蓮》、《高山流水》、《林沖夜奔》、《侗族舞曲》、《漢宮秋月》、《寒鴉戲水》、《東海漁歌》、《香山射鼓》、《戰颱風》。

    第一首:《 漁舟唱晚》這是一首傳統的古箏獨奏名曲。據傳是取自唐代王勃《滕王閣序》中的“舟漁唱晚,響窮彭 之濱”的佳句,表現了夕陽西下,在美景如畫的湖面上,漁民們歡樂歌唱,滿載而歸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美好山河的讚美和熱愛之情。

    第二首:《出水蓮》,是廣東潮州客家箏曲。蓮》樂曲屬潮州音樂 ,形成的歷史非常悠久。從兩晉至南宋,中原地區人因避戰出水蓮在潮傳承路徑亂,大量向南遷徙於現粵東潮州地區時,已有此曲的流傳。

    據清錢熱儲《清樂調譜選》所載,此曲的題解雲:“蓋以紅蓮出水,喻樂之初奏,象徵豔嫩也。凡軟線諸調,均可用此調起板。”曲調平緩,意境深邃,旋律清秀,氣韻典雅,宛若一幅清新韻染的水墨畫,脫俗超凡。

    第三首:《高山流水》是浙江箏派代表作。“高山流水”典故最早見於《列子·湯問》。在人們的用典實踐中,這一典故逐漸發展出七十餘個典形和樂曲高妙、相知可貴、知音難覓、痛失知音、閒適情趣等典義,還存在典故反用現象。

    另一種說法是,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鍾子期竟能領會這是 描繪“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驚道:“善哉,子之心而與吾心同。”

    鍾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生不彈,故有高山流水之曲。也才有後來的“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

    第四首:《林沖夜奔》項祖華先生於1984年創作是一首揚琴曲,以林沖被逼上梁山的故事為背景,作品的題材與構思,從中國文化傳統中的美學深處探求具有民和族氣質中國特色的音樂思維方式

    採用了”起承轉合”的曲式結構,刻畫林沖英雄落難、怒火滿腔、衝風踏雪、戰勝險阻、夜奔梁山的豪情壯舉。為了突出作品的民族神韻與風骨,作者融化了崑曲的音樂基調,使音樂主題帶有悲壯陽剛的氣質,充滿了濃烈的抗爭與膽魄,極具戲劇性與哲理性。

    第五首:《侗族舞曲》由廈門大學焦金海教授創作於1983年。那年,作者揹著古箏去深入生活,到了兩個侗族自治縣——湖南通道侗族自治縣和湖南新晃侗族自治縣。

    在深入生活的過程中,作者有感於侗族的廣大人民群眾對生活的熱愛和他們富有深刻韻味的音樂風格,遂創作了這首箏壇經典作品

    第六首:《漢宮秋月》原為崇明派琵琶曲 ,現流傳有多種譜本,由一種樂器曲譜演變成不同譜本,且運用各自的藝術手段再創造,以塑造不同的音樂形象,這是民間器樂在流傳中常見的情況。

    《漢宮秋月》現流傳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箏曲、江南絲竹等。主要表達的是古代宮女哀怨悲愁的情緒及一種無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第七首:《寒鴉戲水》是潮箏名曲,也是潮州音樂十大套曲之一。此曲旋律優美、格調清新、韻味別緻,被稱為潮汕“州曲”(潮汕,大致指潮州府),是潮洲弦詩《軟套》十大麴中最富詩意的一首。

    全曲以別緻幽雅的旋律、清新的格調,獨特的韻味,明快跌宕,演繹了寒鴉在水中悠閒自得,互相追逐嬉戲的情景。

    第八首:《東海漁歌》是馬聖龍、顧冠仁在1959年所作的一首民樂合奏曲,以東海漁民勞動生活為題材而編創,旋律動聽上口,經常被各地的民樂團所演奏,根據合奏曲改編的同名古箏曲被列為中國十大古箏名曲之一。

    中國香港著名電影演員周星馳在他2004年拍攝的電影《功夫》中,兩次採用了《東海漁歌》的部分旋律作為該片的部分配樂。同時,東海漁歌還是中國東海海域地區漁民所傳唱的漁歌總稱。

    第九首:《香山射鼓》是中國箏演奏家曲雲創作於1980年的一首箏曲,樂曲由西安古樂傳統曲牌《月兒高》、《柳青娘》、《香山射鼓》等曲牌聯綴而成,描繪了陝西關中一年一度的“香會”活動

    並以深沉、內在、具有濃郁陝西地方風格的旋律,表現了香客們的虔誠和高遠空曠虛無縹緲的意境,以及鼓樂陣陣,詠唱轟鳴,進山朝拜的人群熙來攘往的活動盛況。是陝西箏派的代表曲目之一。

    第十首:《戰颱風》是王昌元作於1965年,當時她還是上海音樂學院的學生,在上海港碼頭體驗生活時,有感於工人與颱風搏鬥而作的一首箏獨奏曲。此曲是繼趙玉齋《慶豐年》之後的又一劃時代力作。

    剛開始的時候王昌元女士把作品命名為《搶險》,在後來一次音樂審查的時候改為《戰颱風》,作者認為命名為《搶險》顯得被動,改為《戰颱風》後變被動為主動。王昌元覺得這樣一改的確不同,非常高興,曲名由此改為《戰颱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張德蘭唱覓知音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