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板爺再來
-
2 # 高鰭紅劍
利大於弊,對整個CBA和球迷都是好事。
場次增加俱樂部收入,增加球迷觀看內容,增加球員鍛鍊機會,尤其年輕球員。
另外,外援的單場比賽費用降低。
再次,增加廣告商曝光機會,贊助費用會提高。
-
3 # 新河流水
球迷高興,贊助商高興,本土球員高興。好事,大好事。
2017-18賽季,常規賽為38輪,但季後賽階段隊伍數量提升為10支,第一階段前6名輪空,剩餘的7VS10、8VS9捉對廝殺(3局2勝),等於多打了一輪季後賽;而2018-2019和2019--2020賽季,會根據上賽季球隊最終排名、蛇形排列分為4組,同組四迴圈,不同組雙迴圈。常規賽輪次增加到46輪,季後賽球隊數量提升至12支,常規賽和季後賽的比賽場次再度增加;到了2020-2021和2021-22賽季,常規賽將增加至56輪。
聯賽不僅場次增加,從週二到週日每晚都有比賽進行,球迷有了更多的看球時間。聯賽場次增加,增加了贊助商曝光時間,更有利於CBA聯賽市場化推廣,有利於CBA品牌提升。
由於只打38輪,每一場比賽的勝負,都可能會直接影響最終排名和季後賽名額,所以哪怕很多強隊,也都不敢在常規賽中鍛鍊新人,為了保成績只能過分依靠外援。隨著聯賽場次的增加,比賽週期的延長,就必須有足夠的球員進行輪換,傷病無法避免,那就要求替補輪換隊員差距不要太大,各球隊必須更重視陣容深度,本土球員會獲得更多的上場機會,有利於後備人才的培養。
賽制賽程改變,對球員們的體能、健康是個很大的考驗,對於外援的薪金問題也是考驗,在改革中不斷探索新辦法,總會解決的。
隨著比賽競爭日趨激烈,每個賽季都會出現很多爭議判罰,推行裁判職業化勢在必行。
祝願CBA聯賽越辦越好!
-
4 # 運動長存
CBA發展二十多年,今天這個政策好像回到了當初,當年學習NBA的選秀政策,由於大眾籃球水平所限,選秀並不成功,每年能從大專院校入選的更是鳳毛麟角。
姚明這次改革也是沿用NBA的分割槽賽制,這樣可以增加比賽場次,場次多了,就能增加球員上場的人次,給替補甚至年輕球員更多的上場時間。再有就是,場次多了贊助商給的也多了,球隊收入也會增加。
CBA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試著摸索前進也未嘗不可,祝福姚明吧。
-
5 # 老狼139682377
多年前,cba也進行過分割槽賽,即南北賽區,當時是南強北弱,最具代表的是那年前四名都是南方隊。也是同區打四場,異區打兩場。實行最多兩年就沒有推行了,不知道什麼原因。現在分四組,比賽場次增多,對觀眾來說是件好事,對各俱樂部來說增加了費用,對運動員來說增加了強度,有利於國內球員的成長,只是賽程長,外援想在休賽期回去找工作,各俱樂部就麻煩了。
回覆列表
2018-2020賽季輪次增加的方案
2018-2019賽季由兩週五賽改成一週三賽,常規賽採取蛇形排列將球隊分成四組,同組四迴圈,不同組雙迴圈,輪次增加至46輪。
2019-2020賽季,比賽密度改為三週八賽,常規賽依舊是蛇形排列分四組,同組四迴圈,不同組雙迴圈,輪次保持46輪。
2020-2022賽季輪次增加方案2020-2021賽季以及2021-2022賽季都將是三週八賽,不過蛇形分組將會整合為兩組,同組四迴圈,不同八迴圈,這樣常規賽場次將增加到56輪。
對於球迷和聯賽對於球迷來說輪次的增加是一件好事兒,首先有更多的比賽可以看了,呼籲多年的延長賽程問題也得到了解決。對於聯賽而言,在影響力和活躍程度上也將得到不小的提升,比賽越多,贊助商的曝光率越高,有利於增加營收。
對於球隊和球員對於球隊,雖然只增加了八輪,但是對各支球隊的陣容厚度都提出了更高的的要求,為了緩解主力球員疲勞和避免積累傷病,俱樂部必須增加對年輕球員的使用,對於中國籃球的未來會起到推動作用。
面對的問題:蛇形分組,只考慮到了戰績的公平,但是忽視了路程的問題,廣東、新疆、浙江、山東、四川這一組五個主場幾乎橫跨了整個中國,一週三賽的密集賽程加以路途的奔波很有可能會造成球員大面積的疲勞損傷!甚至影響到2109世界盃的備戰,其次,失去了賽程短的優勢,聯賽對於優秀外援的吸引力也會下降,不過改革就是循序漸進的,在過程中發現問題改正問題,成效如何,還需要時間還檢驗,相信姚明!相信CBA聯賽會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