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咚巴拉娛樂
-
2 # 娛圈人物誌
要說80年代的臺灣電影,有三個人是不得不提的,而且是強烈推薦大家去認真看一下這兩個人的電影。他們分別是侯孝賢,楊德昌。
具體電影當然會推薦,但是請允許我先簡單介紹一下這兩個人分別有多牛。
侯孝賢:在各大國際電影節中,侯孝賢獲得了無數的導演獎,這不是憑藉人脈,而是用實力說話的。文化程度並不高的侯孝賢,偶然的機會接觸到了電影,就一發不可收拾。至今來看,我們能說出名字的各大導演,幾乎全部都受到了侯孝賢的影響。這種影響力,甚至都達到了世界層面。
楊德昌:與侯孝賢一樣,也是出生於廣東梅縣,生長在臺灣。與侯孝賢不一樣的是,楊德昌的眼光集中在了具體的問題上,然後透過電影的語言來表達,往往是一針見血的。這一點,世界影壇上也是公認的。部分人的眼中,楊德昌的評價甚至都高於侯孝賢了。
接下來說說電影吧。當然,按照題主的要求,限定在80年代。
1984年,侯孝賢執導的電影《鼕鼕的假期》正式上映,口碑可以說是一片叫好。但是年輕人,看過這部電影的人很少,為了防止劇透,對電影的故事情節,我就不做任何的闡述了。
1986年,侯孝賢的電影《童年往事》上映,這部電影獲得了第36屆費比西獎、第22屆金馬獎,其中金馬獎上,包攬了最佳女配、最佳原著劇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著音樂、最佳錄音等幾個獎項。
一年之後的1987年,侯孝賢的另外一部電影《戀戀風塵》上線,迄今為止,這部電影還頻繁成為大家首推的最佳電影之一。
楊德昌也不甘示弱。
有一部名為《光陰的故事》的電影,拍攝於1982年,是陶德辰、楊德昌、柯一正、張毅聯合執導的,影響非常大。希望大家有機會可以去看看。
後來的那部迄今無人超越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雖然到了90年代的1991年拍攝。但事實上,這部電影還應該劃在80年代的範疇中。
當然,除了這些,還有很多,就不一一推薦了。真正想看電影,就抽出時間,分門別類,一部一部的看吧,帶來的收穫是巨大的。
回覆列表
1981年侯孝賢拍出第一部長片<就是溜溜的她>,他獨樹一幟,大膽運用長鏡頭而造就出的獨特視覺風格,後來則成了他電影作品的一項重要標記。隨後他又推出了<在那河畔青草青>(1982年)他在這種複述青春與童真的過程中,他仍然沒有放棄其慣有的長鏡頭視覺模式,悠長而沉悶,所以並沒有人給他下過一個肯定的結論。而到了1984年則有了轉機,隨著他拍攝技術的日臻完善,作品<風櫃來的人>推出後,使他獲得了空前的好評,此時輿論界才算是首肯了其固守的電影藝術表現形式,一些國際國內的獎項,也給他的事業帶來了巨大的轉機。
<風櫃來的人>所呈現的是一個平靜、悠閒的漁村景象,主人公阿清和同伴們成天無所事事,他們看白戲、賭博、逞勇鬥狠。終於有一次,他們把事情鬧得太大,而被警方懲戒,於是結伴離開風櫃——這個澎湖列島中的一個小島,他們棲息的家,來到了光怪陸離的高雄,一切都變了,他們對這個城市感到茫然、陌生、焦慮和恐懼。在兩種生活狀態的切換中,侯孝賢的想傳達的心緒是不言而喻的。
對於孩童和少年時代的那種幻夢般的執迷,是這個時期侯孝賢電影的一大創作特點,即使是一些細瑣閒雜的小趣,他都會以一種近乎偏執的距離和角度,去傾注自己情懷與關注。希望——失望,失望——希望,那種沾染著稚氣面對著成長體驗的情結,成為他早期作品裡最重要的基調。也正如他自己所體驗的那樣:“莫如一個俯瞰人世的旁觀者。溫暖,但帶著距離,所以更需要絕對的清醒。”
從<兒子的大玩偶>(1983年)中對寵溺嬌縱的享受,到<鼕鼕的假期>(1984年)裡對自然與社會、生活與現實的初步領悟,侯孝賢總是在利用著孩子們的視覺與思考,來發掘並且披露現實生活背後的一些創痕與陰影。充滿了彷徨與無奈的歲月裡,人們已經越來越習慣於拙劣地過活,然而孩子們卻是無辜的,他們的眼睛中居然也衍生了不知所措的神色。人們都在找尋著奔忙下去的理由,那麼又有誰來為孩子們解釋清楚,那些他們根本看不太懂的林林總總,究竟都是在為了些什麼。
<童年往事>(1985年)中,這種微妙的情結仍舊在繼續著,不同於以往的是這種情結似乎已經有所依託,其實這種依託的端的和源頭,則更多是來自於他自己一些成長經歷。又是一個兀長的鏡頭給過來,我們看到那少年(侯孝賢)精赤著腳站在芒果樹下,整個街道非常寂寥。遠遠傳來腳踏車吃力輪轉聲,聲音如此微弱,分不清腳踏車從哪裡來又要往哪裡去。樹下面是一個獨立世界,有人出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