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曹彬45530801

    我講實話,我個人認為還是火化好,別人肯定講我不好,我來講講真實的事情,我大約六七歲時,已經記事了,那時搞平墳做產,大量的墳地被挖,田野裡有很多人頭,小男孩愛貪玩,那時候沒有玩具,乖乖就幾個小孩,踢那個人頭當球玩,現在我想起來都後怕。很多墳墓被挖。有灰磚砌牆的,有大紅棺材的。有主的撿骨帶走了,沒主的就到處扔。用火燒。本來都忘了,看了這個提問,勾起了我的回憶。從古到今,活人沒有死人多,歷史上這種事不知發生多少次,看看整個世界,有多少幾百年上千年的墳墓,都是新墳。新墳頭上飄白紙,舊墳頭上長青蒿。古今多少英雄漢,最終離不了土一坡。活在當下,別管死後事。

  • 2 # abCd6666和天下

    古人實行土葬,現在都是火葬,我們怎麼為後人留下生物遺蹟?

    火葬是近現代世界公認的相對比較科學的一種喪葬文化。在中國火葬也正在逐漸被華人所接受認可,這是一種不可逆轉的總趨勢。萬事開頭難,在這種總趨勢下,想得通得通,想不通的透過細緻工作也得通,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像我們大江西已經走在全國的前頭,當時人們也是想不通的。透過這幾年的強力推行,在政府的倡導下,再加上專項資金扶持,人們是嚐到了實施火葬甜頭的。簡單、快捷、省時、省工、省錢,講排場鋪張浪費之風得到了有效扼制。厚養薄葬理念達到共識。

    對於說到給後人留下點生物跡象,大可不必為此擔憂。資訊化時代,科技如此發達,什麼不能記錄,如果你願意?美國才兩百來年曆史,他們的先人給留下了什麼?不同樣是世界科技強國?

    不必拘泥支節,發展才是硬道理。

  • 3 # 鴻運良好

    土葬火葬各有千秋。土葬是多少代人的傳統文化,火葬是近幾年國家倡導的文明法制。

    古人實行土葬,入土為安在老一輩心裡已紮根,讓他們火葬一時半會難以接受。土葬屍體入棺土埋,這是對老人們最後的孝心,沒有火葬、在兒女們心裡等於保留了老人們尊嚴和兒女們的面子。相反把老人火葬呢、他們想自己無能連父母的遺體也保護不了,在一些農村大多人都存在這些封建思想。

    火葬是一種文明改革制度。既節約了耕地又減少了農民開支。是個好辦法,不過農村人火化之後讓他們把骨灰盒放到什麼地方?這個大家想過沒有,火化後在土葬這是國家不允許的,也加大開消,買墓地農民沒錢的多、大多買不起,放到家裡誰不害怕,見物思親傷心多對身體不好。農民大多沒有祠堂、骨灰盒不土埋又怎麼安置呢?既然土埋還不如不火葬的好,所以火葬在一些地區難以普及。

    一般人過世留給後人的就是思念。留給兒女記著“他們”的容顏,

    兒女們也老誰還會記著你,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我們留下的只有念想和一些家中過時之物別的還有什麼呢?

  • 4 # 隱居黃山

    土葬才科學,人來自大自然死後迴歸大自然有何不好?土葬可不留墳頭不立碑使用紙板棺材,環保又快速分解。地面上可種樹種草種草,綠化山坡。不佔耕地,有何不好。想作標記在樹上釘個小牌子即可。

  • 5 # 禾宇

    前幾天看了馬王堆辛追墓,覺得人離世後可以給後人留下些實實在在的念想,古代的無論帝王還是老百姓都可以留下一個墳頭,帝王將相可以千年流芳,老百姓至少幾代人留下祖先的位置,知道自己的來地和去處,而現在呢,死後火化,買一個小墓地,幾十年後到期了,不續費也就什麼都沒有了,後代去哪祭奠都沒有地方。

    現在在北京經常晚上有人在路口燒紙,幾乎都是因為工作不便,不能回去親自去祭奠逝去的親人,這樣的祭奠最多能延續到自己老去,對於下一代來說,幾乎沒有什麼實際的宗族教育意義。

    有一次和一個老闆談心,他說,我就一個女兒,也指望不上養老和回老家祭奠,到他們成長起來,宗族觀念,落地歸根的意識幾乎沒有了,所以自己也不打算再要一個孩子,自己就想著老了進養老院,去世了就把骨灰撒個地方就行。

    雖然現在的人思想解放,但一個民族的延續,宗族的思想是不應丟下的,贊同國家提倡火化,但應該進一步採取措施,讓下一代孩子知道自己的跟在哪,知道自己的生命延續在何處,要去哪裡。中華民族文化的延續不斷層,與中國的宗親和死者為大,落葉歸根也是有著深厚的人文關係。不能像有些人所說的那樣,百年後的人們將不知道自己的祖先是誰,自己是哪裡來的,又到哪裡去的。

    土葬其實要說佔地方,可以深葬,或者說提倡園林葬,把墓地和園林結合,都是可以探索的,墓葬佔用的土地,要說是微乎其微的,百年的祖墳一個家族,也就是兩三畝的地方,百年的時間是幾代人的記憶,應該不會空不出兩三畝土地,供自己的先人安息。

    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引起了自己很多深思,古代死者為大,屍身不腐是最好的追求。火葬以後,我們人人都要挫骨揚灰,生死無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水銀體溫計怎樣看度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