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梵蒂岡

    一、德dé

    組詞:道德 品德 德馨 醫德 積德 功德 德行 德性 美德 缺德 正德 德望 私德 德政

    1、<名>道德;品德。《勸學》:“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意思是積累善行提升品德。

    2、<名>恩德;恩惠。《垓下之戰》:“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動>感激。《史記·信陵君列傳》:“趙孝成王德公子之矯奪晉鄙兵而存趙。”意思是趙孝成王感激公子說服了晉國不攻打趙國。

    3、<名>德政;功德。《餚之戰》:“吾不以一眚掩大德。”意思是我不會因為一次錯誤,而掩蓋了功德。

    4、<名>福。《禮記?哀公問》:“百姓之德也。”意思是百姓的福氣。

    德化:道德教化,道德影響。

    二、徳dé

    亮徳行動 徳藝雙馨 以徳報德

    徳,古同“德,含義是直視“所行之路”的方向,遵循本性、本心。

    三、得(de,dé,děi)

    組詞:得力 心得 得到 捨得 所得 記得 取得 顯得 覺得 值得

    [ dé ]

    1、得到(跟“失”相對):取得。得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件事辦成了你也會得些好處。

    2、演算產生結果:二三得六。五減一得四。

    3、適合:得用。得體。

    4、得意:自得。

    5、完成:飯得了。衣服還沒有做得。

    6、用於結束談話的時候,表示同意或禁止:得,就這麼辦。得了,別說了。

    7、用於情況不如人意的時候,表示無可奈何:得,這一張又畫壞了!

    8、助動詞。用在別的動詞前,表示許可(多見於法令和公文):這筆錢非經批准不得擅自動用。

    9、用在別的動詞前,表示可能這樣(多用於否定式):水渠昨天剛動手挖,沒有三天不得完。

    [ de ]

    用在動詞後面,表示動作已經完成(多見於早期白話):出得門來。

    [ děi ]

    1、助動詞。需要:這個工程得三個月才能完。修這座水庫得多少人力?

    2、“得”的否定是“無須”或“不用”,不說“不得”。

    3、助動詞。表示揣測的必然:快下大雨了,要不快走,就得挨淋。

    4、舒服;滿意:這個沙發坐著真得。

    四、徵(zhēng)

    組詞:征衣 遠征 特徵 征途 徵兆 徵募 徵象 徵候 徵兵 徵調 徵召 征戰 徵求 徵集

    1、走遠路(多指軍隊):征途。長征。

    2、征討:出征。南征北戰。

    3、政府召集人民服務:徵兵。應徵入伍。

    4、徵收:徵稅。

    5、徵用:徵地。

    6、徵求:徵稿。徵文。

    7、證明;證驗:文獻足徵。信而有徵。有實物可徵。

    8、表露出來的跡象;現象:徵候。象徵。特徵。“徵”

    擴充套件資料

    一、得dé

    ①<動>獲得;得到;取得。與“失”相對。《魚我所欲也》:“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意思是一簞食,一豆羹,得到就能生存,得不到就會死。

    ②<動>貪求;貪得。《論語·季氏》:“戒之在得。”意思是拒絕貪婪。

    ④<形>得意;滿足。《蘭亭集序》:“暫得於己。”意思是為自己感到滿意。

    ⑤<動>領會;理解。《朝三暮四》:“狙亦得公之心。”意思是狙也理解公的心思。

    ⑥<形>合適;恰當。《六國論》:“此言得之。”意思是這個言論合適。

    ⑦<動>實現;達到。《信陵君竅符救趙》:“欲求報其父仇,莫能得。”意思是想要去為父親報仇,沒有成功。

    得非:同“得無”,莫不是。

    得無:副詞。⒈莫非;該不會。⒉能不;怎麼能不。

    二、徵

    zhēng

    ①<動>出征;遠行。王昌齡《出塞》:“萬里長征人未還。”意思是萬里的出征沒有人回來。

    ②<動>征伐;征討。《赤壁之戰》:“挾天子以徵四方。”意思是挾持天子去征討別國。

    ④<名>賦稅。《孟子·滕文公下》:“去關市之徵。”意思是去市集徵收稅。

    征夫:1、行人;旅人。2、從役之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王安石變法為什麼會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