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企鵝一號972
-
2 # 獵武信
永修的吳王世系(磨刀)李氏
磨刀李始祖李衜(九十九世祖)是唐太宗李世民(八十八世祖)第三子吳王李恪(八十九世祖)的第十世孫。李恪出身貴胄,是唐太宗與隋煬帝之女楊妃所生之子,父母雙親皆出自隋、唐皇族帝裔。其曾祖母與外曾祖母都是西魏八大柱國之一、大司馬衛國公三朝國丈獨孤信之女;其曾曾祖父亦是西魏開國功勳、八大柱國之一的唐國公李虎;其外曾祖父是隋朝的開國皇帝隋文帝楊堅;其祖父是唐朝的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其祖母是太穆皇后竇氏,竇氏的外公是北周太祖宇文泰;其父是一代聖主唐太宗皇帝李世民。故李恪融楊隋、李唐、北周和獨孤氏四豪門之血脈,身兼兩個大一統皇朝的帝族,在中華歷史中可謂難得一見。
吳王李恪的子孫幫助唐玄宗匡復李唐社稷、平定安史之亂作出了巨大貢獻,於是居住在京城西安,世代為朝廷高官。李衜是唐昭宗李曄的隨侍近臣,官居徵事郎加銀青光祿大夫、太子太傅。衜公所處正是黃巢起義、藩鎮割據、宦官專政、朋黨爭鬥加劇的時代,唐王朝風雨飄搖,岌岌可危。公元904年,朱溫造反篡政,昭宗深知前途難測,便泣不成聲地對身邊的衜公說:“鄙諺雲:‘紇幹山頭凍殺雀,何不飛去生處樂?’朕與諸卿,皆李氏血脈,此去洛陽,恐難保全。念大唐列祖列宗之傳嗣,卿等不必隨侍,可各自逃生,以保李氏血脈而期來日……”在悲泣聲中,李衜得昭宗密旨,攜大唐皇族諜譜南徙,同行的還有其堂弟李術,輾轉來到永修(時稱建昌),定居磨刀村。術公遷大坪,為大坪始祖;自昭宗天佑元年(公元904年)衜公開基磨刀李。磨刀四面環山,素有“楚頭吳尾”之稱,地方偏僻易守難攻,李衜在偏處一隅時還想著匡復唐室,磨刀勵志,勿忘國殤,以期東山再起,故取名磨刀李。
與李衜同朝為官的李克用當時割據河東,仍用唐“天覆”年號,以復興唐朝為名與梁爭雄。因戰爭連年,兵力不足,地盤狹小,常被朱溫牽制圍困,非常悲觀。因同為李唐後裔遺臣,李衜與李克用志同道合,休慼與共,經常商議復興對策,相互鼓勵,與朱溫對抗。公元923年,李克用之子李存勖在磨刀李始祖李衜和術等的參與支援下,聯合各地(路)驍雄志士滅了後梁,建立了後唐政權,為李氏報了家仇國恨!自此李衜歸隱磨刀,經營桑梓,耕耘田園。
衜公娶中書裴公之女裴氏,生下軒、轅、軿、輅四子。太子太傅出身的衜公當然屬教子有方,四個兒子個個相貌堂堂,文武雙全。各自成家立業後,軒公遷至江西瑞昌清湓;轅公守土磨刀村;軿公遷至建昌桂堂;輅公遷至武寧櫻田。各公子孫繁衍,人丁興旺,逐漸遍及神州,遠布海外,尤以贛、鄂、皖、湘、滬、蘇、浙、閩、粵、桂、黔、豫、川、渝等省為盛,至今擁有五百萬之眾。其知名的有:軒公裔湖北麻城季八公,800年前,季八公由南昌領兵入鄂抗金,遂定居麻城,後裔在麻城開枝散葉,如今海內外族裔數十萬眾,皆尊季八公的始居地麻城李家壩為祖籍地。後世有著名醫藥學家李時珍、革命先驅李碩勳及其子李鵬、上將李德生等。轅公裔湖北紅安鞍山始遷祖名李宗一,明洪武二年(1369年)為江西填湖廣移民,由江西饒州府樂平縣遷楚北。至二十五代有李承元,李承元之子李先念曾任共和國主席。軿公裔有宋監察御史李公懋及其侄子楫、子彬兄弟為宋代同榜進士,與公懋同輩的還有公路、以及士實曾孫楹公之後建中,於宋寶祜癸丑登進士,建中長子陽鳳,又於宋丙戌科登進士,還有瓊公、洵直公等亦為同時代進士——僅宋一代,就有如此多科第同出一門,“桂堂”也因此而得名。輅公裔有泰陵公於唐末由江西武寧徙湖南平江南江鎮黃裴村,繁衍數十萬之眾。其後裔知名人物有明代中書左丞相李善長、三部尚書李承勳、國民元老李烈鈞、臺灣前副領導人李元簇等。術公遷大坪,生二子䡚、輈。其後裔有(禮部待郎後拜御史中丞,黃庭堅之舅)李常,原南昌市市長李豆羅等。六公之後還有許多蜚聲中外的達官顯貴、名人政要、商界巨賈(軿公裔李兆基)、文化泰斗(國際奧斯卡金獎獲得者:臺灣磨刀李裔李安)及當今國家領導人、海內外一大批英才俊傑,亦正創造著嶄新的歷史與榮光。
回覆列表
李石崗村發現清咸豐六年,該村李有貴由俊秀在捐銅局捐京錢壹佰玖拾伍吊,在戶部領到捐款執照,從而得到國子監發給的監照,成為監生。兩張執照均為紙質,印刷體黑字,紫紅官印、硃紅批示。監照的全文是:“國子監為請旨給發監照事,準戶部知照,李有貴系直隸順德府沙河縣人,捐年二十歲,身中、面白、無須,由俊秀在捐銅局捐輸,準作監生,相應給予監照,以杜假冒等弊,須至監照者。三代曾祖景倉,祖天義,父得魁。右給李有貴收執。咸豐六年伍月二十六日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