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燈哥的旅行
-
2 # 福州禪武
誰創造詠春拳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有以下五種;
說法一:詠春拳的創始者是福建福清南少林的少林庵五枚師太(原名硃紅梅)。說法二:五枚師太,她在南少林鶴拳的基礎上創立了一套更重技巧的拳術,並傳給嚴二、嚴詠春父女。嚴詠春進一步發展了這種拳術,後稱“詠春拳”。說法三:福建泉州嚴詠春觀蛇鶴相鬥有悟,融合永春一帶拳術和少林搏擊技法而自創 。說法四:詠春拳的創編與五枚師太或嚴詠春均無關係,更沒有什麼蛇鶴相爭,而詠春拳的前身應為詠春拳,是清初反清組織“天地會”的一種鬥爭的武技。說法五:詠春拳應為永春拳,得名於福建泉州少林寺的永春殿,乃當年進殿者所習的南派內拳法,全稱是少林永春,總教習是少林弟子至善禪師。南少林被焚,至善逃避到佛山,曾一度藏匿於粵劇紅船中當伙伕。後因在東莞打抱不平露出行藏,戲班中人便紛紛拜他為師。弟子中有惠州人氏蘇三娘,為戲班中花旦,所學尤精,被人譽為“永春三娘”。後三娘將武功傳於紅船中人黃華寶、梁二娣等人,黃、梁又傳佛山樑贊,使永春拳得以在佛山發揚光大 。 -
3 # 314智
真正的歷史正文:
少林永春拳得名於福建少林寺的永春殿,因當年少林寺所習拳術甚多,故形成了今天流派眾多的少林拳,寺內不同拳術教授地點也不同,其中有羅漢堂、般若室、永春殿、達摩院等多處。當年永春殿所教習的少林拳就是流傳到今的少林永春拳。 公元1795年,帝以賜御酒為名追剿少林弟子,將福建少林寺燒成一片瓦礫,只剩下永春殿後座一角。
至善禪師、洪熙官、黃坤三人當時雲遊兩廣,倖免於難。至善禪師為逃避清兵追捕而隱於廣東佛山、清遠一帶,後匿藏於佛山瓊花會館,並隨戲班坐紅船落鄉當夥工,為紀念永春殿和三人逃生,故把這套拳術取名為永春拳。後因在東莞抱打不平露出行藏,戲班中人便紛紛拜他為師。後咸豐年間李文茂起義,諸弟子為避禍而將“永春拳”的“永”字改為“泳”、“詠”、“詠”,直到清末才正式複名為“永春拳”。弟子中有惠州人氏蘇三娘,為戲班中花旦,所學尤精,被人譽為“永春三娘”。後三娘將永春拳傳於紅船中人黃華寶、梁二娣等人,黃、梁又傳佛山樑贊,使永春拳得以在佛山發揚光大。
梁贊首徒陳華順把永春拳嫡傳兒子陳汝棉,陳汝棉在佛山開館授徒,抗戰時於六都、都城及廣西梧州等地授徒,並將永春拳傳給兒子陳家燊、陳家廉、陳家齊,陳家燊、陳家廉在順德及周邊地區廣傳永春拳術,讓永春拳在順德較為流行,因此較完整地儲存永春拳術的套路、器械及功法。 2013年,永春拳成功讓國家認同,併成為國家級的非文化遺產!永春拳是一個體系,其包羅萬有,堪稱:大至無外,小至無內!要學完起碼要十二年,融會貫通更是遙遙無期……以一個人的能力根本不可能。 以下是永春拳的學習內容,以前是門派秘密,於2017年10公開,以便各武術愛好者同道對照: 永春拳取立偏身拳、小練尋四門、紅砂手三套為幼年拳,乃新陳代謝之義,又立伏虎、沉橋、標指三套為少年拳,乃推陳出新之義,為三三不盡也,又立佛掌、花拳一路、花拳二路三套為中年拳,為層出不窮之義,更立大練三套即三娘手、五雷拳、照鏡為老年拳,為返老還童之義,前之六套出世拳,與後之六套入世拳,為六六無窮,又為十二欄杆,是取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週而復始永珍更新,永遠青春之義,因而拳也隨之以老中青幼年分四段,共十二套拳法,以新陳代謝、推陳出新、層出不窮、返老還童也,因此稱為永春三套而教,而且規定凡學本門必須先學三年三套,學滿者為門徒,不足者為重由,再學三年三套為徒弟,如優良者為次教,又繼學三年三套為弟子,優秀者為助教,此為三三不盡之義,如此三套三套連下九年苦功,若有所成再立最後之三套老年拳,但不知何年何月得以完成,因而世人叫永春最後三首。 而夏季和秋季的每一套拳法,都相對配有一套兵器……冬季的兵器仍然是保密的。 永春派乃武醫兼修的傳統武術派系,武可強身,醫可救人。永春派的中醫以跌打為主,中醫跌打全稱:正骨、跌打、損傷,屬於中醫的專科,對:腰椎間盤突出(滑脫、狹窄)、頸椎病、膝蓋傷病、骨刺、韌帶撕裂(生硬、拉傷)……等一切的軟組織及跌打性筋骨傷病有切底治癒的效果,不用開刀、無痛、無副作用,彌補了現代醫學的一個空缺!
回覆列表
關於詠春拳的起源多多種說法,其中被大家比較認同的說法是清朝的五枚師在南少林鶴拳的基礎上創造的一套拳術。後來傳給嚴二、嚴詠春父女。嚴詠春後來進一步發展了這種拳術,也因此稱為詠春拳。
關於詠春,最為大家所知的人物就是葉問了。葉問小時,體弱多病,後師從陳華順學習詠春拳。最終成為一代大家。其徒弟李小龍在詠春的基礎上吸納中外技擊精華,創立截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