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如今說

    我老家農村年輕人基本很少有進城打工 的了

    隨著社會的發展,

    城市變了,農村也變了。

    但農村變得更加荒涼,

    沒有了以往的生機。

    導致現在出現了嚴重的“一少三多”現象:

    農村年輕人越來越少

    現在的年輕人要麼去外地讀書,就是出遠門打工。所以現在農村很少有年輕人的身影。

    零星的學齡兒童也在慢慢減少,主要是因為有不少孩子跟隨父母,或進城上學,或在父母打工所在地上學。

    農村因病返貧的越來越多

    在農村因為兒女外出打工,把老人單獨留在家裡的不在少數。 他們缺少關愛,缺少交流。

    再加上老人一直以來節儉,根本捨不得花錢,更不想給兒女增加負擔,有點小病就自己在家裡弄點藥吃吃。

    得了大病不敢聲張,怕連累自己親人的心情。

    就這樣遮著掩著,等到發現,一般都到了晚期。

    到了醫院就應了那句話“辛苦幾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

    農村剩男越來越多

    這最大的後果就是光棍會越來越多,特別是一些農村的經濟不太好的,想娶媳婦簡直難於上青天。

    有好大一部分男性因為找老婆難,就這麼一直單著。

    這已經成了一個很嚴重的社會問題。

    農村離婚率越來越高

    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在家種地根本養活不了一家人,男人只好選擇外出打工。

    外出打工一般一走就是一年,夫妻倆一年難見一次面。

    可以說這絕對是對親情和責任的一種考驗……

    有很多女性因為長期的焦慮和壓抑,開始在網路上找陌生人聊天,最後走上了離婚的道路。

  • 2 # 歲月醉了流年

    現在種地辛苦還不掙錢,如果遇上農產品價格低或者出售難,就會出現種地賠錢……中國人多地少,每戶只有幾畝田,就算豐收糧價高,幾畝田也就幾千塊的收益。現在的年輕人寧可在城市裡吃苦受累也不願在農村的廣闊田地施展手腳,所以農民越來越少是歷史的必然現象,他符合農業機械化集約化的趨勢,符合國家城市化的戰略。

  • 3 # 異域少女小漁

    我記得有一位網友說過一句特別深刻的話:對待知識分子的態度標誌著一個民族的文明程度;對待工人農民的態度,則可考驗這個民族的良心。

    美國從事農業的人口僅佔全華人口的1%,但他們卻不僅養活了4億美華人,還將糧食大量出口到國外。

    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從事農業的人口已經大幅度減少了,但是依然有大量人口從事農業。

    據網友提供的專業資料1978年,中國的農業戶口人數為93383萬人。2010年左右中國農業人口約8億人,其中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約6500萬人。

    目前,中國在城市打工的農民工已達1億人,被徵地農民有4000多萬,還有1.3億農民在鄉鎮企業從事二三產業。

    雖然說中國農業戶口的人數很多,但並不是所有的農業戶口的人都在家鄉務農,現在幾乎大部分農業戶口的年輕人都外出打工。而留在家中務農的多是平均年齡四五十歲甚至六七十歲的人。

    這也是新農民工的特色之一。以前的農民工都會幹農活,農忙時間要從工地或打工的企業請假回家務農,但是現在的新農民工根本就不會種地,他們吃不了種地的苦,不願意學習種菜養殖的技術,嫌棄圖裡刨食賺的少還不穩定,沒有多少文化知識的他們成了城市裡低端服務業的從業者,比如外賣小哥,快遞小哥,美容美髮店員工,餐館打工仔等等。

    大學生們在漂,他們也在漂。這一代年輕人遭遇的同樣是留不下的北上廣和不願回的老破邊窮的故鄉。

    農民越來越少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應該是一種進步的體現。畢竟國家經濟發展,城市化程序,農業等第一產業人口就是應該不斷下降的。

    但是我也有些擔憂,如果種地種菜的人才都斷了層,未來我們吃什麼?

    我們必須要承認,種地是靠天吃飯,靠運氣,靠天氣,而且中國糧食價格是國家控制的,並不是市場化定價。

    種地的風險太高而受益實在低的可憐。如果學點手藝種果樹或者侍弄大棚種蔬菜還會好一些,但是如果聯絡不到銷路,或者遇到大雪封路等極端天氣,那麼不僅是一年的辛勞付之東流不賺錢不說更有可能會賠錢。

    我想國家可以依據各地區農田的具體情況制定幫扶政策,像東北地廣人稀就可以大規模機械化農耕,而華北平原人多地少和南方山地丘陵地帶的不同情況幫扶政策不同。

    但無論國家出臺什麼樣的幫扶政策,都不該讓農民寒了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一個都不能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提眉術和切眉術有什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