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搞軟研
-
2 # 溫房網
我就在加拿大溫哥華,留學生活了有10年多吧,其實在加拿大,華人挺少被歧視的,基本上沒有很赤裸的被歧視過,因為加拿大本就是個移民國家,更具有包容性,而且加拿大人普遍很nice,即使對陌生人都很友好並且有禮貌,我和身邊的朋友都親身經歷,很多加拿大的人都會在出入電梯時主動打招呼,say hello,出去的時候會說祝你有美好的一天,進門出門也會幫著後面的人把住門,上車下車的時候,都會讓坐在輪椅上的人或者推著寶寶車的人先上先下,公交車上靠近司機的位置也會有殘疾人和嬰兒車的專用位置,不論是哪華人,大家都很禮讓,有一次我在公交車上座位旁邊的人主動找我聊天,問我是哪裡的人,我說我來中國,他聽到後說,oh I love Chinese, you guys are so smart,and make Vancouver is better than before,意思就是說他喜歡華人,華人到來後把溫哥華都變好了,聽到後我還是挺自豪的。不過也不是百分百都是這樣的,還是會有些隱形歧視存在,當然也有個別的白人至上歧視別的種族的人存在,但也都是極少數。也是我的個人經歷,在上學期間,課堂上要小組討論寫作業,也是因為我當時本身很內向,所以小組組團本地人都不會選我,後來和一個日本人兩個本地人組成一組,討論期間,我想表達自己的觀點,兩個本地人根本不讓我插上話,所有的決定都是她們一起做的和我一點關係都沒有,反倒那個日本人還好一些,但是她們並沒有明顯的表現出歧視,所以就算我告到老師那裡去也沒有證據,不過加拿大對歧視懲罰的很嚴重,如果學校裡有發現會被警告或者開除的,其他的中國同學也多少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其實華人很少能真正融入當地的生活圈,而且CBC也就是華裔出生在加拿大的華人完全不講中文的人也很少融入老外的圈子,CBC也都只和CBC的人抱團。這麼多年在溫哥華的生活經歷,我個人感覺,加拿大人很少歧視別的人種,至少在明面上不會感覺出來,歧視性行為肯定也有,但也是少數的,真的遇到歧視性的行為或者語言,我們可以儘量留下證據比如錄音或者影片,然後舉報,那對方就會被嚴厲處罰的。
回覆列表
種族歧視、性別歧視、年齡歧視、興趣歧視、地域歧視……也許動物之間也有歧視吧。不管怎樣在這個星球上,無論哪裡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歧視的發生,在加拿大也一樣,歧視暫時消除不了,那如何對待和處理歧視問題呢?我今天給大家講一位朋友面對歧視發生的時候,看他是怎麼處理的。
這位朋友叫大明,移民到加拿大後,帶著兒子小明一起參加了一個空手道社團。社團裡有一個助教叫喬治,一天上課的時候,集體進行手部動作訓練,沒有聽清的大明先行一步跨出佇列。喬治看見後立刻抬腿從背後踢了他一腳,這一腳把大明踢的有點懵,回過頭時發現喬治傲慢地看著他,並大聲說:“不服從指令,這很危險。”這時包括小明在內的學員都低著頭,一言不發,神色不安。
事情過後大明越想越覺得不對,大明覺得這次事件是一個可貴的契機,要讓小明看到應該如何處理類似的情況,大明給社團負責人寫了郵件,講述了訓練當天發生的情況,並堅決要求除了道歉,大明還要在下一次訓練的時候公開講述這件事。很快大明得到負責人回信並允許。
以下是大明在社團的發言:教練和各位學員,我希望佔用大家下課前的幾分鐘,簡單說一下上週課上發生的事。在上週課程訓練中,喬治助教在沒有任何提醒警告的情況下,從背後踢了我一腳,不管是出於提醒也好,糾正錯誤也好,這樣的方式顯然是不可接受的。當事情發生的時候,我看到在場學員都感到不安,但沒有任何人說話,包括我自己在內!錯誤的行為第一次發生時沒有被指出,沒有被糾正,如果所有人只是模模糊糊地覺得不對,卻沒有大聲說出來,那麼類似的情形還將再次發生!作為父母,我們一直教導孩子,每一個人都應當受到尊重和平等的對待,當你感覺遭遇不公,就應當站起來捍衛自己的權利。我們作為學員,作為父母和孩子們一起踐行著社團的準則:求至高人格,守忠誠之道,養努力精神,重尊卑禮儀,戒血氣之勇。以上準則不僅僅是規則,也是信仰,我希望在場的每一位也能一起遵守。之後喬治站起來向大明道歉,他們鞠躬,互相行禮。一時間所有人鼓掌。
從上面的事例我們分析
1.大明沒有立刻回擊、反抗,因為出於自身安全和對小孩的影響,立刻回擊是比較愚蠢的做法。
2.沒有私下進行報復,這會產生違法行為。
3.大明沒有忍氣吞聲的選擇不迴應,而是寫信給社團負責人從中處理,並說出自己的訴求。
4.正面的說出問題並讓所有學員見證,即捍衛了自己的權益又給所有人展示了正確捍衛自己權益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