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DDG的老船塢
-
2 # 聯合防務
華盛頓會議是上世紀20年代初在美國華盛頓召開的一次重要國際會議。這次會議主要針對巴黎和會後的一些歷史遺留問題進行磋商,特別是對各國海軍力量和遠東及太平洋地區的局勢進行談判。在此次會議上,英國、美國、日本、法國和義大利五大海軍強國之間就噸位配額問題成為會議角逐的焦點。
當時的歷史背景是一戰結束後,傳統海上霸主英國開始衰落,在一戰中崛起的美國和日本開始要求更大的話語權,兩國對英國的海上霸主地位進行了挑戰。美國提出了和英國海軍噸位配額相同的條件,而日本也提出了美國配額70%的條件。
美國認為其完全有資格和英國平起平坐。而日本認為唯有保持美國70%以上的海軍力量才能保證太平洋地區取得區域性優勢。因為美國要兼顧太平洋和大西洋兩大洋的海上勢力,70%的海軍力量足以使得日本應付來自太平洋的威脅。
經過美英日法意五國會上會下激烈的“爭鬥”,各國最終達成了妥協。英國和美國達成協議,停止了海軍軍備競賽。而對於日本,美英則聯手對其進行打壓,把日本的海軍主力艦配額壓縮到了美國海軍的60%。隨後美、英、日聯合施壓,把法國的配額壓縮到17.5萬噸,英國想利用義大利制衡法國,所以給了義大利相同的配額。最終,五國達成了5:5:3:1.75:1.75的主力艦噸位配額比例。
日本長門號戰列艦
雖然在英美聯合壓力下,日本最終沒有得到美國的70%配額。美、英達到了限制日本海軍力量的目的。但作為對日本的讓步,規定了美、英、日要維持太平洋西部區域海上力量的現狀。也就是說英、美不得在這個區域建設新的海軍基地以維持在該地區的力量存在。日本實質上獲得了在西太平洋地區海上交通線的實際控制權,大造戰列艦等大型艦隻,為其日後和美國爭奪整個太平洋的控制權提供了可能性。
-
3 # 周洪劍的底層讀史
本來日本艦隊比美國的艦隊強大,現在經過華盛頓會議被英美逼著降低自己的海軍規模,自然是非常憤怒無奈,保持七成是日本一直追求,
-
4 # 紫龍防務觀察
一戰結束後,英國國力下降而美國國力上升,此時遠東的日本在佔領北韓和琉球、臺灣之後,想進一步向南亞發展。然而南亞卻是英美法等西方諸國的殖民地,尤其是面對在一戰後崛起的美國,菲律賓是美國的殖民地,日本往南亞發展必須面對美國。所以在華盛頓會議上,日本謀求達到美海軍噸位的70%。此時日本的想法很簡單,就是美國東西海岸都要有海軍駐守,所以如果日海軍戰列艦達到美國的70%,那麼在兩大洋美國只能各有50%的海軍力量,日本就可以以自己相當於美海軍70%的噸位對抗美50%的西海岸的海軍力量,此時日軍還是勝算很大的。並且最關鍵的是,日本省吃儉用幾十年積攢下來的戰列艦噸位也事實上達到了美國海軍的70%左右。
顯然,英美都看穿了日本的小伎倆,所以一起對日本進行打壓,最終只給了日本60%美國海軍戰列艦的噸位比重。並且出於對日本的防備,英日解除了同盟關係,反而是英美走的更近。作為這次會議最大的贏家,美國獲得了與英國平起平坐的地位,可以和英國建造一樣多的戰列艦,而最為吃虧的則是日本,戰列艦噸位降為60%。由於日本有很多戰艦已經建成,有些則還在船塢內尚未完工。最終日本不得不退役10艘老舊落後的舊式戰列艦,並將長門級三號艦拖到公海自沉。
可以說隨著華盛頓會議協議的簽訂,各國70多艘主力艦立即面臨退役和自沉,但是日本的野心並未就此消滅,跟大的危機卻在醞釀發酵中。
回覆列表
日本在華盛頓海軍軍備會議上爭取70%主力艦配額,是基於其"對美七成論"的戰略思想。
所謂對美七成論,是日本海軍根據甲午戰爭,日俄戰爭決戰定勝負的經驗,機械套用簡化蘭切斯特平方率得出的一個結論,簡化蘭切斯特平方率認為,在雙方單位戰力條件相當的情況下,數量多的一方殲滅數量少的一方後剩餘兵力是雙方兵力之平方差再開方即A1=(A²-B²)½。
日本海軍還認為,美國海軍必須在兩洋保持存在,所以大西洋和太平洋將各部署五成兵力,那麼在平時,七成的日本海軍將對五成的美國太平洋艦隊構成優勢,而一旦開戰,根據蘭切斯特平方率,七成的日本海軍將對五成的太平洋艦隊構成(7²-5²)½=(24)½的優勢,也就是決戰殲滅太平洋艦隊後,日本海軍損失大約二成,這樣還能以五成迎擊從大西洋而來的另外五成美軍艦隊,即可立於不敗之地。
以上即為日本海軍奉為聖典的對美七成論的基本描述,華盛頓會議上要求70%的噸位也是基於此理論而來,因為根據此理論,對美六成的話,擊敗太平洋美軍後日本所剩兵力僅剩三成多,是絕對不足以與另外五成美國艦隊交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