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黑鼠鼠
-
2 # 泡麵菌
感謝邀請。你喜歡動漫音樂和別人有什麼關係呢?別人喜歡看綜藝和你又有什麼關係呢?各自喜歡各自的唄,還能怎麼辦?難道覺得自己是動漫作品中的主角,別人都隨時隨地來關注你喜歡什麼麼?其實沒有的朋友,個人的興趣愛好都是都是自己私人的事情,自己喜歡就喜歡得了嘛。
我自己也本身喜歡日本動漫,喜歡聽日本動漫音樂,喜歡JPOP,在我中學的時候,身邊基本上沒有同好,就顯得比較特立獨行,不過沒關係啊,我自己喜歡自己的東西嘛,本身愛好這種東西就是很私人的事情,如果有同好,那麼大家平時可以互相交流分享,一起討論喜歡的東西,如果沒有,那麼又有什麼關係呢。
中學時候網際網路還沒這麼發達,但是到了大學之後,一方面學校裡同好更多了,還有了動漫社,另一方面,網路發達了啊,大家跨越了時間空間的限制,在社交媒體上啊,QQ群裡啊,論壇啥的可以進行同好交流,雖然可能身邊的朋友們不喜歡動漫,但是在全國各地有著千千萬萬的,同樣喜歡動漫音樂的人可以一起在網路上交流,那麼,身邊沒有人喜歡動漫,又有什麼關係呢?
喜歡動漫,一直被大家認為是“小眾愛好”,但是我們國家有十多億人,再小眾的愛好,其人數都是相當恐怖的,而現在,透過網路為媒介,這些愛好其實並不孤單了,作為動漫愛好者,我們已經被連結了起來。
-
3 # 動漫愛好者阿東
根據題主的描述,我覺得有兩點建議一定給題主,也是給更多因為覺得自己的愛好與其他人格格不入感到苦惱的人。1.學會包容
根據題主的描述,自己不喜歡流行歌曲,甚至還有厭惡反感明星訪談等綜藝節目的趨勢,我覺得這種狀態是不可取的。就像題主描述的,自己曾經也覺得動漫歌曲很瘮人不喜歡聽,後來才慢慢接受並喜歡。其實極可能不喜歡流行音樂也是當下的一種感覺,慢慢聽多了反而覺得也蠻有趣。即使真的不喜歡,也至少應該用包容的心態去看待流行音樂和綜藝,因為文化是多元的,可以不喜歡,但是應該做到尊重。
2.堅持自我題主說自己好像和其他人格格不入,其實這完全不用感到苦惱,因為文化也分為大眾文化和小眾文化,你可以看到《中國有嘻哈》這麼冷門的綜藝,今年造成了多大的轟動,喜歡動漫歌曲可能身邊人找不到共鳴者,但是請相信你並不孤獨,在世界上還有很多人和你一樣喜歡動漫音樂,因此才能形成了一種文化,請題主堅定自己的信心,不要因為自己喜歡的東西身邊喜歡的人少而動搖。
不過與此同時,也應該注意和身邊人的交往,題主也可以嘗試接觸其他一些能引起共鳴的文化,比如籃球,電子遊戲,美食等等,做到生活和興趣的平衡。
以上是我的一些小建議,希望對題主和同樣困惑的人有幫助吧。
-
4 # 橙心社
儘管因為種種原因,我們在生活中有著這樣那樣被“out”的機會,但實際上,對待流行,我們的心中總是可以有自己的堅守之地的:一切流行的要麼在將來成為經典的,要麼在將來成為過時的,要麼加入一支迴圈往復出現於人前的隊伍之中。更多時候,我們可以確信成為經典的總是少數,我們也可以確信如果追在流行後面,那最多隻能真的追到流行的尾巴。可能大部分自以為處於流行之中的人群,實際上只是踩著流行的尾巴一路前行而已,也就是我們所謂的“趕”流行。那麼,對於別人發表的“你out”了的言論,很多時候我們自然不必過度在意,你大可以在心中回一句“你也未必in”,當然更為實在的想法或許是“out不out又怎麼了”“out不out又不是某些人說了算的”,更重要的是“流行”的和“精華的”從來並無什麼必然聯絡,如果正在流行的東西真的是一團糟,那麼當別人對你說“out”的時候,理直氣壯地回一句“bad”又合成不可呢?
當然了,流行的事物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尚可被流行,多少還是可能具有某些普遍的優勢的。
但如果本身對正在流行的事物並不感興趣,那麼勉強自己花精力和時光在這上面顯然會是更奇怪的舉動,不過可惜的是,有些人開始陷入一種誤區,就是認為如果自己不融入流行圈,社交活動或人際關係會受到影響,對於某些圈子來說或許這種影響確實存在,但多數時候,這樣想真是過慮了。何況多數自詡趕上流行的人對所謂的流行元素,恐怕也只是一知半解照葫蘆畫瓢吧。
當然了,在這方面我們也不必要過於劃分清楚界限,因為一個人永遠做不到在所有領域的in,這意味著如果你願意,你也大可以以你的堂妹堂姐不瞭解二次母音樂為根據,說她們在二次元文化領域中“out”了。一個人在這裡out,在那裡in,outoutinin,到最後就淪為形式化的問題,且很多時候這就像一朵黃花和一朵白花開在那裡,有些人覺得白花美有些人覺得黃花靚一般,花本身又有什麼絕對的高下呢。因此,別人說我們out的時候,或許有他們的過度自以為是在,但反過頭來當我們認為別人自持的in不值一提的時候,又何嘗不是一種變相的自以為是呢?或許雙方都用寬容的心態對待,尊重彼此的喜好與in and out,抱著開放的心態相互交流,才是最舒暢的狀態吧。
文:JOJO
回覆列表
作為一個聽著韓流入坑網際網路時代,吹著“GD”(權志龍)看著“miss a”的四人組的大長腿。後來我逐漸又迷上了歐美流行音樂“Backstreet Boys”(后街男孩)“Avril Lavigne”(艾微兒)迷上歐美流行,然後讓我在聽韓流“這tm都是什麼鬼玩意”。之後又接觸日本動畫,好賴還是分得清的,日本動漫音樂跟歐美流行音樂整體比還是差那麼一截。作為一個過來人我很明確的可以告訴你,並不是你審美觀出現了問題,而是你根本沒有其他精力關注其他的流行文化了。
如今的我,也就偶爾看看歐美流行音樂top100排行榜,大部分的時間都磕動畫片上了,不是不想看,是沒時間看了,有時間也想不起來,而且我還有好多番沒補,好多工作沒做啊!
而現實中,能聊動漫的話題的人實際上並不多,就我個人而言,我班級裡面雖然有不少人看動畫,但是能聊得起來的基本沒有一個,大部分都是現充話題,唯一一個稍微能聊聊的,他能把“講談社”(日本版權出品公司)說成製作商。而一般地方的流行文化,實際上是比較鄉村或地方化的,或者說比較落後也可以,實際上接觸網際網路比較多的一批人,尤其是二次元這批人,是比較“潮”的,諾讓我舉個例子來說的話,我曾經有一次在世界單曲榜聽到“Justin Bieber”的《What Do You Mean?》而大約在半年之後,我才看見有同學在聽這首歌。
至於綜藝節目的話,你不能看國內那些綜藝,國內的那些綜藝與國外比實際上有非常大的差距,我甚至都可以說,山寨貨就是學不到核心,不過說句真的,綜藝節目都是假的,看不看都無所謂的。我曾經看過《百變大咖秀》《天天向上》這麼說好呢,圖個樂而已。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強求不來”
現實中感覺自己格格不入,首先要明確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我們是沒有錯的,我只是說話的態度思想與別人不一樣,但。。。。。社會實際上就是這樣,總會有那麼一些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