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杜圖圖大美育
-
2 # 媛姐談感悟
現代教育提倡素質教育,素質教育要求孩子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美育則是培養孩子發現美、鑑賞美、創造美的能力。那麼到底怎樣才能提高孩子的審美能力呢?
那麼好多家長就想到給孩子報興趣班這個辦法,舞蹈班、美術班、鋼琴班最為受家長們的青睞。那麼問題來了,讓孩子參加興趣班,真的可以提升孩子的審美能力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耳語目染很重要,只有見過了百花,才能真正知道哪朵最美,也只有聽過了金曲,方能得知韻律。
從小學習舞蹈的孩子深知形體美,長大後很會穿衣搭配,本身氣質也很好。而從小學習美術的孩子,他們對於調色、線條的把握能力很強,而世界正恰恰是五彩斑斕、有形有色的。所以說要想透過興趣班,來提高孩子的審美能力是絕對行之有效的辦法。
-
3 # 葉芸芸飛
學生學習興趣班,如果是他感興趣的輔導班,對孩子提高審美水平和專業發展是非常有用的,特別是體,音,美專業的興趣班,從小打下基礎,一生都有用。小學階段是學習興趣班的黃金時期,當然,前提是孩子喜歡。
課外興趣班,現在是大多數城市孩子的標配,其中又以藝術類居多。老杜家的大寶今年10歲了,也先後報過鋼琴、舞蹈和美術等,目前舞蹈和美術已陸續停掉了,仍在堅持學習鋼琴。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是絕大多數家長給孩子報藝術類興趣班的初衷和目的。
審美能力,也就是藝術鑑賞力,是一個人發現美、感受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它與孩子的成績並無直接聯絡,但是會影響人一生的幸福。因為社會的迅速變化,許多人的生活觀被嚴重扭曲,把手段當成了目的,忘記了美好生活不只是良好的物質條件,更需要具備良好的審美情趣和能力。
和許多家長一樣,老杜有幫助提升審美能力的意願,但是從小就沒有接受過系統的美育教育,所以選擇讓孩子參加藝術類興趣班。家長為此不但要付出金錢,也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可是,參加興趣班,真的可以提高孩子的審美能力嗎?
老杜最近一直在反思女兒的家庭教育問題,在反思課外興趣班給她帶來了什麼,是不是有更好的教育方式。我們沒有太高的期待,參加興趣班的目的就是陶冶情操、提升素質。經過幾年的課外興趣班學習,有進步、有提高,也有遺憾。她四五歲開始學習舞蹈和鋼琴,七歲開始學習美術,舞蹈堅持了5年,一直沒有考級,已經停了;美術學習了2年;鋼琴目前仍在學習,正準備7級考試。透過總結和反思,有以下幾點與各位家長分享和交流:
一、考級是一個兩難問題,考級容易扭曲學習的初衷和目的,不考級則難以堅持下去。一方面孩子需要激勵,家長本身也需要衡量學習的效果。舞蹈和鋼琴,我們大寶基本是同時開始學的。舞蹈一直沒有考級,就是跟著上課,每年會有一次學習彙報表演;鋼琴則是先學習了一段,後來就開始按照考級的路子往前走了。一開始她更喜歡舞蹈些,鋼琴學習起步並不順利(連結:學鋼琴是種怎樣的體驗?五年裡我們所經歷的苦與樂!);但是,舞蹈在平淡的學習中,她自己的興趣慢慢就淡了、停了;鋼琴則堅持考級,隨著學習深入和級別提升,她興趣越來越濃,信心也越來越足。
二、課外興趣班常常偏重技能和知識教育,忽視了藝術素養的實質和根本。讓孩子參加興趣班,並非是要往專業方向發展,審美能力和情趣才是根本。就拿她小有成效的鋼琴來說,彈奏技能和樂理知識確實有所提高,也激發了她對音樂的興趣,但是對音樂的理解力、感受力還有待加強。簡單的說,如果給她一首曲子,她大概很難說出好壞、講出音樂想要表達的意境。繪畫和舞蹈更是如此,而且舞蹈學習好像並沒有明顯提升她的氣質,但經過鍛鍊身體柔韌性還不錯。重技能,既與培訓機構的教育理念有關,也與家長的需求有關。不少家長把興趣班當成了特長班,有一種急功近利的想法。
三、興趣班並不能代替和減輕家長的責任,審美教育還得家長親自參與。受限於各種原因,要想培養孩子的審美素養,還得從日常抓起,多讓孩子耳濡目染、多聽多看。其實,在一二線城市,比如北京,有各種各樣的藝術館、博物館、美術館、劇院,很多時候我們並沒有充分利用起來。法國的藝術教育是全世界做的最好的,他們常常把課堂搬到各類博物館、美術館裡,讓孩子們欣賞、臨摹、討論。這就跟寫文章是一樣的,並非所有人都能成為作家,但是經過大量的閱讀、練習,我們起碼可以知道哪些文章寫得好,知道什麼樣的作品才是好作品。我們的目的無非也是如此,讓孩子能聽得懂音樂、能欣賞各類美術作品等,能讓他們的生活充滿情趣,在遇到苦悶的時候有一種好的排解的方式。我們二寶長大後,老杜估計還會給她報一些興趣班,因為能力也需要以知識為基礎,這些自己都是搞不定的。不過,應該不會再給她報那麼多,會抽出更多的時間來,陪她和大寶多去美術館、劇場、博物館裡轉轉、看看、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