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莫做蓬蒿人

    秦在統一六國中,軍隊總量不會超過百萬!單次最多一次用兵是對楚國的滅國大戰,為王翦的六十萬。秦國作為當時的西部強國,騎兵的總量不會超過總兵力的四乘。所以可大致推斷,騎兵應在20-35萬之間

  • 2 # 樂來經史人生

    秦軍有車、步、騎、水四個基本兵種。其中步兵數量最多,是最主要的兵種。車兵和騎兵都是陸地作戰的重要兵種。戰國後期的騎兵,重要性已經逐漸超過了戰車。

    秦國發源於隴東高原,不宜農耕,但宜牧馬。秦國的先祖就是周部落的馬倌,還當過商王的馬車伕。秦人酷愛良馬,從李斯《諫逐客令》中可看出秦進口了各種良馬。按秦人的性格,這些馬不是奢侈玩樂的,而是用來配種打仗的。因此,秦軍發展騎兵具有良好的基礎條件。

    《史記》記載了張儀說楚懷王:“秦地半天下,兵敵四國,被險帶河,四塞以為固。虎之士百餘萬,車千乘,騎萬匹,積粟如丘山,法令既明,士卒安難樂死,主明以嚴,將智以武,雖無出甲,席捲常山之險,必折天下之脊,天下有後服者先亡。且夫為從者,無以異於群羊而攻猛虎,虎之與羊不格明矣。”由此可見,秦國在戰國後期已經有騎萬匹。秦國統一天下後騎兵有進一步的發展壯大,應有數萬騎。

    從秦始皇陵兵馬俑出土的情況看,秦代的騎兵已經配備有齊全的鞍韉。戰馬都經過嚴格的訓練和精選,高皆1.33米以上。騎士個個精強勇悍,一律穿短甲,手持弓箭。當時尚無馬鐙的出現。由於沒有馬鐙,騎士兩腳懸空,沒有著力點,很不利於馬上格鬥。加之用於斬劈的厚背長刀在當時也沒有出現,不論使用長柄擊刺性兵器矛、戈、戟或短柄的劍,從馬上對敵步兵衝殺都很不便。因此,騎兵的技術、戰術發揮受一定影響,主要是發揮其快速機動、突然猛烈、遠距離射殺敵步兵集團的優勢。

    在秦始皇陵兵馬俑中,騎兵既有獨立的編隊,也有與其他兵種的混合編隊,顯示出騎兵既可獨立作戰,也可在車、步、騎協同作戰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平原曠野和一般丘陵山地中作戰,騎兵更是一支強大的機動力量。

    史書記載,在公元前260年著名的秦趙長平之戰中,秦將白起就使用了騎兵,派遣一支5千人的騎兵部隊插入趙軍與營壘之間,將趙軍主力分割成兩支孤立的部隊,同時切斷趙軍的糧道。

    由此可見,秦軍的騎兵在統一六國中發揮了關鍵性的重要作用,是不亞於主力步兵的骨幹力量。

  • 3 # 史道驛站x

    不知這個問題是問戰國時的秦國,還是秦始皇統一後的秦朝。看問題的下一句‘’在統一六國上發揮了多大的作用‘’?好像是問統一前的秦國,不管前後,在此都回答一下。

    戰國末期,在中原各個戰場上作戰的主要還是車兵和步兵,這些場景,我們在反應那個時代的影視作品裡都可以看到。獨立作戰的單騎兵很少,因為當時還沒有出現馬蹬,沒有馬蹬在馬背上就不穩定,作戰能力大大削弱。當時的趙國騎兵數量相對多一些,但也只是輕騎兵。

    秦國自商鞅變法以後,國力不斷的增強,由於秦王有滅六國的雄心壯志,軍事裝備也不斷的加強,但在秦朝統一六國前,秦國的騎兵數量還是非常有限的,數量不到一萬,都是輕騎兵,主要的任務是偵察敵情,及時傳遞情報,在戰場上騎兵還沒有形成規模。

    秦朝統一六國後,騎兵也成了秦朝重點發展的兵種,雖然在統一之前,秦國騎兵不到一萬的數量,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看到了騎兵流動作戰,反應快的優勢,加大了對騎兵隊伍的擴充。秦末騎兵已發展到30萬左右,在抵禦匈奴上也出現了大量騎兵的身影,慢慢的在各個大小戰爭中,騎兵越來越活躍。定陶之戰中,章邯的手下就有相當的數量,而且一舉殲滅了項燕,項燕戰死。

    秦朝統一後馬鞍開始裝備到了馬背上,騎兵作為特殊的兵種,訓練的要求較高,體力消耗較大,因此騎兵必須要身體素質好。秦朝時期的騎兵,也是剛剛起步階段。但騎兵的地位和作用變得越來越重要了。騎兵在軍隊中有獨立的番號,在戰爭中騎兵編隊可以穿插在其它兵種之中,相互支撐,相互配合,同車兵和步兵相比,騎兵在平原和丘陵山地中作戰優勢更大,而且騎兵的機動性特別好,靈活方便。到了西漢漢武帝時期,騎兵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在衛青和霍去病打擊匈奴時,騎兵凸現出它應有的威力。

    秦國在統一六國的戰爭中,作戰的部隊主要還是以車兵和步兵為主。騎兵的作用還只是侷限傳遞情報,騎兵參加實戰的情況不多,當然情報也是戰爭的關鍵,所以說秦國在統一六國時,雖然沒有什麼騎兵參戰,但騎兵能夠及時的提供戰報,功不可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秋天已到,如何拍出美美的秋色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