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俗苗

    大足縣,建於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隸屬昌州。唐光啟元年(公元885年),昌州由靜南縣 遷至大足。至南宋末年(公元1279年),大足一直是昌州州治所在縣。

    現存大足石刻作品中,最早的鑿於初唐永徽元年(公元650年)的尖山子摩崖造像,其後200多 年間僅新開鑿聖水寺摩崖造像一處。

    這兩處初、中唐造像總共不過20龕。直到公元885年昌州遷 治大足後,摩崖造像方漸大興。

    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昌州刺史,充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揮,靜南軍節度使韋君靖,在縣 城北龍崗山(今北山)營建“糧貯十年,兵屯數萬”的永昌寨的同時,首先在北山鑿造佛像。

    此後,州、 縣官吏和當地士紳、平民、僧尼等相繼效法,直到公元907年一965年間營造佛像不斷,形成大足石 刻史上第一個造像高潮。

    源於古印度的石窟藝術自公元3世紀傳入中國後,分別於公元5世紀和7世紀前後,在中國北 方先後形成了兩次造像高峰,但至公元8世紀中葉走向衰落。

    於此續絕之際,位於長江流域的大足 縣境內摩崖造像異軍突起,從公元9世紀末至13世紀中葉建成了以“五山”摩崖造像為代表的大足 石刻,形成了中國石窟藝術史上的又一次造像高峰,從而把中國石窟藝術史向後延續了 400餘年。

    此後,中國石窟藝術停滯,其他地方未再新開鑿一座大型石窟,大足石刻也就成為中國石窟藝術建 設史上最後的一座豐碑。 自公元892年一1252年的360年間,大足先後建成造像區34處,造像數量佔大足石刻總數的 80%左右。

    其中除北山摩崖造像始鑿於公元892年晚唐景福元年外,其餘均為公元1082年一 1252 年北宋元豐至南宋淳佑的170餘年間建成。

    公元13世紀末葉南宋晚期,因戰亂石刻造像中斷。 至15世紀末明代永樂年間,摩崖造像方漸 復甦,一直延及晚清。

    公元15世紀初至19世紀末的500年間共有摩崖造像39處,其中雖不乏佳 品,但多為小型造像區,造像數量也不足今大足石刻造像總數的20 。

    公元965年一1077年的百餘年間,摩崖造像停滯,至今全縣未發現一龕當時的紀年造像,此時 寺院內供養石刻圓雕造像興起。

    今有遺蹟可尋或有文可證,縣東有大鐘寺,縣西有石壁寺,縣北有 延恩寺等多處。至20世紀80年代,僅大鐘寺一處,就出土佛教圓雕紀年造像百多件。

    公元1078—1173年,大足石刻造像掀起第二個高潮。

    自公元1082年大莊園主嚴遜舍地開鑿石 篆山佛、道、儒“三教”造像區起,縣境內摩崖造像此起彼伏,先後開鑿出造像區32處。 南山、石門山 造像區和北山多寶塔均於此間建成。始鑿於公元892年的北山造像區,歷時250多年,亦至公元 1146年南宋紹興十六年建成。

    公元1174—1252年的70餘年間,時稱“六代祖師傳密印”的大足僧人趙智鳳,承持晚唐川西柳 本尊創立的佛教密宗教派,於寶頂山傳教。 他以弘揚佛法為主旨,清苦70餘年,四方募化鑿造佛像 近萬尊,建成了中國佛教密宗史上唯一的一座大型石窟道場,使大足石刻造像達到鼎盛。

    其間,縣 境其他處造像基本停滯。四方道俗雲集趙智鳳座下,石刻高手聚集寶頂山競技獻藝。寶頂山成為 中國佛教密宗成都瑜伽派的中心地。

    公元13世紀末和17世紀中葉,大足曾兩度遭受兵災。 “五山”摩崖造像中,除寶頂山聖壽寺兩 次焚燬、兩度重修外,摩崖造像一直儲存完好。

    “五山”摩崖造像建成後,直到19世紀末至本世紀初年,當地民眾才在造像區旁增刻觀音、山 神、天公地母等少數幾個小龕。現基本上保持了唐、宋時期造像的規模和風貌。1949年中華人民共 和國建立後,一直妥善保護,並對公眾開放。

    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簡稱“五山”)摩崖造像為代表的大足石刻是中國石窟藝 術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世界石窟藝術中最為壯麗輝煌的一頁。

    “五山”摩崖造像以規模宏大,雕刻精美,題材多樣,內涵豐富,儲存完好而著稱於世。

    以集佛 教、道教、儒家“三教”造像之大成而異於前期石窟。 以鮮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在中國石窟藝術 中獨樹一幟。

    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史料,從不同側面展示了公元9世紀末至13世紀中葉間中 國石窟藝術風格及民間宗教信仰的重大發展、變化,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有重要貢獻,具 有前期各代石窟不可替代的歷史、藝術、科學和鑑賞價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問下大家自己家裡裝修,家裝板材十大品牌中哪個品牌最好麼?